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3,(12)
除襄阳市和十堰市外,鄂西北区域的交通条件普遍较差,影响了鄂西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具有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每年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受观念落后以及监管不到位的影响,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对构建鄂西北旅游经济圈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鄂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产生重要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兴亮  郝少波 《华中建筑》2005,23(5):141-144
鄂西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文化的多元性。鄂西北民居更是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冲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更多的表现在建筑的象征文化上,是对它那特有的文化内涵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结合鄂西北的地理位置,以十堰地区为例,从平面布局、立面山墙、装饰艺术等方面探讨了鄂西北传统民居多样性的表现,进而阐明了鄂西北民居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为相关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3)
为了密切配合旅游标志设计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好地实现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宣传,进一步提高旅游标志的设计水准,有效实现旅游标志设计中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十分有必要加强对旅游标志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调查研究和结合分析。文章以旅游标志设计与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结合为探讨对象,通过打破常规,寻求旅游标志设计新的切入点,宏观把握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展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元素和精神内涵,进而宣扬中国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地域性文化有很强的联系性。通过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现状和地域性文化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旅游纪念品的一些设计因素。  相似文献   

6.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旅游大热的当今社会,城市文化多以旅游的形式宣传。文章在分析基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传统博物馆参观式旅游的不足和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优点。通过城市设计的研究探讨泛博物馆式文化旅游开发的应对策略,分析设计片区功能结构和方案生成,试图为旅游区的文化旅游开发创造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是城镇旅游竞争的核心之一。本文基于城镇旅游文化形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空间关联,以六安市佛子岭城镇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与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为例,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角度展开了"城镇旅游文化形象定位及其建构"的探讨。认为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城市设计,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塑造;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的基本问题,应从城市设计战略与整体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8.
祝笋  高俊杰 《华中建筑》2020,38(6):103-106
民间宗祠是中国宗法社会体系下村落中特殊的礼制建筑,它集合了所有族人的心血,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加以装饰。鄂西北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区位,使鄂西北民间宗祠建筑拥有更复杂的文化基础和地域特色,不同哲学要素的影响也让鄂西北民间宗祠的装饰更能凸显多元化的特征。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及对现有资料的总结归纳,探讨宗祠装饰的基本特征,描述鄂西北民间宗祠的装饰特点,并从中发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观对宗祠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正在不断的加深,尤其在近几年旅游行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享受。旅游标志的设计是对旅游文化的一种反应,旅游标志的设计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本文通过对旅游标志设计原则的探讨,拓宽旅游业标志设计的思路,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8)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空前火热,但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缺乏地域特色,趋于同一化。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现状,文章探讨了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特色,以及地域性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从民族性、文化性、符号性、科技性、功能性几方面入手提出旅游产品设计的思路,体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韵味,提高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正在不断的加深,尤其在近几年旅游行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享受。旅游标志的设计是对旅游文化的一种反应,旅游标志的设计能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本文通过对旅游标志设计原则的探讨,拓宽旅游业标志设计的思路,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19)
旅游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结合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独一无二且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纪念品,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调查研究旅游纪念品现存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合肥旅游吉祥物纪念品设计和地域文化的结合意义与优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22)
随着经济发展,全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文章以山东省旅游文化为例,进行旅游纪念品的时尚设计探讨,提出几种可行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为以后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21)
该文在分析地域文化对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深度挖掘山西地域文化中的特色元素,着重从色彩、造型、图形等方面论述山西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对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开发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发掘,时刻保持对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的重视,这样才能促进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纪德胜 《河南建材》2022,(3):107-109
在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中,加强地域文化的应用,对提升设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确保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的有效性,应该促使地域文化良好落实.文章详细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基于旅游公路文化驿站设计理念,提出几点地域文化应用措施,其中包括与自然环境良好融合、加强完善驿站功能设置、科学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加强优化建筑立面设计,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0)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包装设计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更需要以其地域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纵观我国旅游地区的旅游商品包装,存在着缺乏地方特色、商品包装质量偏低等各种问题。那么,要真正做好旅游地区的旅游商品包装,在设计时,就必须注重其包装的个性化,本土化,了解其地域文化的真正含义,掌握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观念,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作为旅游地区的高等设计院校现以湘西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作部分思考,向同行们请教、探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4)
旅游产品是不同旅游地区所特有的产物,是集中表现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地域性特色的介绍,分析了赣南旅游产品包装的现状,提出在赣南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赣南地域文化的必要性,并构思从地域性特色的材料、造型、图案、色彩方面对赣南旅游产品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区以旅游作为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主题作为旅游品牌,通过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体验的旅游产品,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江苏运河文化城整体规划采取多样性的设计手法,构建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的文化旅游区,从而增强地区活力与魅力,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1)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拥有独特性质的文化。旅游文创是一种商业终端,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地域文化能够为旅游文创注入更多的文化价值,增强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同时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展现其独特魅力。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切入,分析现今地域文化在与旅游文创设计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乡村公共空间文旅融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策略,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文旅融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公共空间设计规律以及公共空间文旅融合之道。提出乡村公共空间文旅融合的设计策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文化自信;采用本地文化资源,打造乡土旅游场景;挖掘本地民风民俗,营造乡土旅游氛围;提炼本地文化元素,升华文化旅游品质。最终以湘乡市山枣村为例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