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鸡报晓,大地回春,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喜报频传:珠江牌啤酒商标近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珠江啤酒在2004年的产销量双双突破100万吨;珠江啤酒去年每吨啤酒耗水仅5.4吨,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一连串的喜讯向我们阐析了珠江啤酒发展轨迹:实施名牌战略的珠啤集团正在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
雪堡啤酒、珠江啤酒是由我国第一家全套工艺设备和生产技术由西欧引进的珠江啤酒厂酿造,由比利时ARTOIS啤酒集团监制,其所采用的“快速发酵工艺”是ARTOIS独创的最新啤酒发酵工艺,具有八十年代的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继7月宣布东莞建厂之后,珠啤在华南又落下一子。10月28日,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珠啤”)在湛江宣布:投资8亿元将湛江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易地扩产,建设一个年产4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啤酒科技》2007,(11):75-76
关于我国啤酒头标使用的讨论;燕京再次入选“食品安全十强”;青岛啤酒:点燃全民奥运激情;珠江啤酒在湖南建生产基地;嘉士伯、喜力欲购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茅台啤酒公司荣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相似文献   

5.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啤集团)于1985年建成投产,是一家以啤酒业为主体,以啤酒配套和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大型现代化啤酒企业,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目前,珠啤集团本部产能突破150万吨,是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之一。作为全国三大啤酒品牌之一,珠江啤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单一品牌销量位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享有“南有珠江”的美誉。珠啤谛造了中国啤酒业的神话,于1997年8月21日成功研发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珠江纯生啤酒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啤酒界同仁及广大啤酒爱好者的关注,也使其销量一升再升甚至出现了脱销现象。是什么让珠啤名噪天下——珠江纯生啤酒!是谁坐拥中国纯生的半壁江山——珠江纯生啤酒!  相似文献   

6.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啤集团)于1985年建成投产,是一象以啤酒业为主体,以啤酒配套和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大型现代化啤酒企业,是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目前,珠啤集团本部产能突破150万吨,是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之一。作为全国三大啤酒品牌之一,珠江啤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碌色食品,单一品牌销量位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啤酒行业中享有“南有珠江”的美誉。珠啤谛造了中国啤酒业的神话,于1997年8月21日成功研发中国第一瓶纯生啤酒。珠江纯生啤酒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啤酒界同仁反广大啤酒爱好者的关注,也使其销量一升再升甚至出现了脱销现象。 是什么让珠啤名噪天下——珠江纯生啤酒! 是谁坐拥中国纯生的半壁江山——珠江纯生啤酒![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啤酒业新一轮的竞争情势日渐明显,称为啤酒“三巨头”的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近期不断扩张其销售地域范围,以提高市场占有率。青岛、北京及广州是上述三家大陆啤酒生产商的大本营,然而这三个品牌的  相似文献   

8.
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啤酒集团)于1985年建成投产,是一家以啤酒业为主体、以啤酒配套和相关产业为辅助的大型企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总部以150万吨产能成为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之一。珠江啤酒集团率先推出了我国首创的珠江纯生啤酒,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纳税500强。珠江啤酒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全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全国啤酒生产量超百万吨的大省,而且啤酒企业数量在全国也首屈一指,最多时达到70余家,截止目前还有30余家之多。僧多肉少的局面致使河南啤酒市场供求矛盾相当突出,近年来河南啤酒市场上一直呈现出本省企业军阀混战、诸侯争霸的特点。“得中原者,得天下”,外省啤酒企业也对河南市场虎视已久,“黄河”、“青岛”、“珠江”、“百威”、“蓝带”、“嘉士伯”等名牌啤酒也都纷纷抢滩河南啤酒市场,“群雄逐鹿中原”又是另一道风景。残酷的市场竞争促进了河南啤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企业规模优势逐渐突出,在企业数量  相似文献   

10.
方贵权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4年9月方贵权出任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起,珠江啤酒产量由100万吨上升至150万吨,珠江纯生、白啤、ALE等产品,始终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完成啤酒产销量122万多吨,利税总额8.96亿元,利润3.03亿元;2006年,珠江啤酒完成产销量134万多吨,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11.
《啤酒科技》2008,(5):1-2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于2008年4月8日举办了“倡导理性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论坛。论坛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酒类饮料议案的最新进展情况,交流了安海斯一布希、英博、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等公司在提倡理性饮酒,做良好企业公民的具体案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国内啤酒资本市场端发生震颤,出现集体下滑的情况,其中作为"华南王"的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啤酒")波动最为明显。除在资本市场端遇冷,珠江啤酒在市场销售端也频频受到地域禁锢,外拓之路受阻。业内人士认为,曾一度对北拓信心满满的珠江啤酒,如今却不了了之,主要原因仍在于其省外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相似文献   

13.
韦桂华 《中国酒》2002,(4):12-15
又到夏季。啤酒的故事会因这个季节的到来,更加生动、精彩。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着一个更为精彩的序幕:3月29日,在远离广州的上海花园饭店,广州珠江啤酒集团与比利时英特布鲁(Interbrew)集团缔结“秦晋之好”。正率团在上海访问的比利时首相伏思达(Guyverhofstadt)亲临现场,为其证“婚”。此后,英特布鲁将成为珠啤集团改制上市的发起人之一,拥有珠江啤酒股份公司不超过25%的股份,成为除珠啤外五个发起人中第一大股东。拉开精彩的序幕,是否就更为精彩,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4.
《酿酒科技》2006,(3):128-128
1.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 (l)8度燕京啤酒(2)8度燕京纯生啤酒 (s)10度燕京啤酒(4)11度燕京啤酒 (s)n度燕京纯生啤酒(6)11度燕京精品啤酒 (7)12度燕京啤酒(8)9度燕京干啤酒 1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l)10度珠江纯生啤酒(2)10度珠江啤酒 (3)11度珠江纯生啤酒(习12度珠江啤酒 3.深圳金盛啤落有限公旬 (1)10度金威啤酒(2)12度金威啤酒 澡圳金减啤酒皿遭有限公司 (3犯度、9度金威啤酒(4)10度金威啤酒 (5)10度纯生金威啤酒(6)10度水晶纯生金成啤酒 (7川度纯生金威啤酒(8)11度金威啤酒 (9)11度精制金戚啤酒 4.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l)宋河…  相似文献   

15.
《啤酒科技》2005,(12):70-71
商务部发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2006年质量工程师考试报名即将开始;慕尼黑饮料与液体食品技术博览会上“中国制造”受青睐;雪津啤酒已完成第一阶段竞购工作;2004/2005年全球啤酒产量增长5个百分点;世界前四名啤酒公司垄断全球市场;珠江啤酒等公司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金威东莞公司投产;哈啤正常生产不忘免费向市民供应地下深井水;麒麟啤酒66亿日元将在珠海独资建厂;ST金牛甩卖亏损啤酒业务;蓝剑巨资陪嫁ST酒花;PET啤酒瓶前景看好;研究人员在啤酒中发现抗癌物质;世界啤酒之“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蒋磊 《中国酒》2007,(1):56-56
方贵权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年9月方贵权出任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起,珠江啤酒产量由100万吨上升至150万吨,珠江纯生、白啤、ALE等产品,始终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完成啤酒产销量122万多吨,利税总额8.96亿元,利润3.03亿元;2006年,珠江啤酒完成产销量134万多吨,同比增长10%。[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新食品》2006,(16):11-11
有抗奶可能全面叫停;健力宝启动“活力中国行”计划;张裕披露MBO路线;百威进军高端纯生啤酒市场;珠江啤酒打节能牌应对价格战  相似文献   

18.
10月20日,东莞市珠江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珠啤)隆重举行投产庆典。广州市、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以及东莞市有关领导,珠江啤酒集团主要高管、部分股东代表、各地媒体记者等600多人参加了投产庆典活动。广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叶佑新、珠江啤酒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方贵权联袂为东莞珠啤揭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会长王延才和东莞市市委书记佟星发来了贺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啤酒市场正在悄悄地引发什么变局?在最近召开的珠江纯生啤酒研讨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延才指出:“国内有实力的、有远见的啤酒企业均开始为把自己的普通熟啤升级换代为纯生啤酒而努力,这是中国啤酒业可喜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7):80-80
近日,珠江啤酒集团举行了30万t啤酒扩建工程的投产仪式。据悉,30万t扩建工程投产后,珠啤集团本部形成了年产啤酒超150万t的规模,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在广州的珠江南岸落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