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元素,与电视画面相辅相成,在对声音的特性、分类、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声音应用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专家编写的《数字时代的电视声音》一书,经过全体编纂人员近一年的努力,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数字时代的电视声音》是一部全面论述电视声音制作技术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的专著,是一部孕育于数字化时代电视声音制作的权威之作,是一部难得的学术性、艺术性、实用性兼备的佳作。鉴于其在学术及艺术创作方面的理论价值及很强的实用性,对促进现代电视声音的全面发展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数字时代的电视声音》一书约45万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电视声音的总体论述,由享有极高威望的电声专家、音频技术专家和著名电…  相似文献   

3.
重要的是个“情”字──电视专题片创作漫谈之三杨光文电视专题片是由画面和声音共同组成的。电视专题片个能没有画面,也不能没有声音,声音是它的另一半生命。电视专题片的声音组成包括一个部分,即:语音、效果和音乐。语音是声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对白、旁...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在电视节目采集和制作过程中如何录制出合格的声音,从源头上解决电视节日录制中的声音问题。并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声音问题进行观察,找出解决办法和注意要点,供记者、编辑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邈桐 《电声技术》2014,38(12):106-108
"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上)"就哈里斯先生在环绕声电视综艺节目直播的声音创作实践与观念,讲述了格莱美颁奖典礼电视直播混音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中)"和"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下)"分别回顾了在中影基地进行杜比培训期间,同大师关于电视环绕声创作的交流,以及对电视综艺节目环绕声直播的声音创作观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电视声音现状 进入高清电视时代,不只是画面的清晰和象素的增加,作为视听艺术的另一半一声音,也挣脱了统治电视节目50多年的单声道束缚,开始了多声道的新时代。电视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视听信息传播载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电视声音一直被冠以“伴音”而几十年处于从属位置。但“电视伴音”这个名词唯独中国大陆才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是以“电视声音”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专题片《济南的印象》荣获了全国第五届百家电视台电视文学奖金奖,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二等奖。中国影视声音学会技术质量奖三等奖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本文以此专题片的声音制作为例,对电视声音制作技巧作了简要阐述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电视字幕是画面形象和声音补充,对画面或解说进行强调。说白是声音语言的主要构成,视听艺术中的说白包括对白、独白(内心独白)和旁白(解说),说白字幕是将说白形象化的重要形式。在电视专题片、科教片节目的非线性编辑中需要制作大量的说白字幕,  相似文献   

9.
随着龙舟比赛被纳入亚运比赛项目,其电视声音制作也需要更加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和理念,本文通过对赛龙舟声音元素的探讨、传统龙舟节电视声音制作的总结以及对亚运龙舟测试赛制作的思考,对亚运龙舟声音制作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视配音工艺直接影响到电视声音的质量,改进电视配音工艺,对于提高译配声音质量,满足电视观众日益增长的要求是很重要的。所谓声音质量,主要指信噪比、失真、频响、抖晃率以及带速误差等技术指标。当前,一般的电视配音工艺都比较落后,配音成品节目的音频指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使得目前译配节目的声音质量较差,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电视声音现状声音是电视节目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抱怨许多电视台“重图像,轻声音”。这除了一些技术主管不太重视声音部分以外,也和声音的监听监看技术不够普及有一定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实践,说说多声道电视声音的监看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录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声音语言认识的不断深化,在电视节目制作中,掌握运用声音语言的能力和掌握画面语言表达能力同样重要。电视声音的重要性电视声音包括语言、音响和电视配乐。语言是电视中出现的有声语言.即人物说话的声音,它包括对话,自述.旁白和解说等形式。电视中的有声语言不同于阅读的文字语言,尽可能运用说话、口语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篮球赛事特点的把握以及对其画面运用的了解,寻找出适合电视声音制作的声音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层次划分,最终通过话筒技术完成了比赛的声音设计。对于篮球赛事的声音设计者来说不但需要熟悉该项比赛的运动特点,更要理解电视画面所要表现的意图和手法,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来展现出篮球赛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电视声音,尤其是体育节目的声音,刺激了对环绕声制作的需求,也为声音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过去,立体声技术无疑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而今,环绕声技术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多新的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声音的基本特性、声音电平和响度的关系、不同接收环境对声音播出的要求,对播出系统响度控制的几种技术进行了主客观两方面比对,可供电视播出机构进行音频控制设计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自制的自动监听报警器及其电路原理,简单、适用,可对调频、电视、多个声音进行有效监听。  相似文献   

17.
吴疆 《电声技术》2012,36(7):75-79
以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为例,介绍了电视声音的制作技术,阐述了电视声音制作不但要关注声音部分,还要更多地关注电视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予以声音上的配合,增强电视节目的可看性。从电视以及电视画面各自的特点入手,初步探讨了摄像机机位与声音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视技术》2013,(8):144-144
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荪广电集团承办,本刊作为支持媒体的中国《电视声音响度控制技术》研讨会于近日在江苏南京成功举行,有来自全国40多个省市地区广播电视行业6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副厅长申彭建、江苏广播电况总台副台长张建平、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陈默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参加了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杨光 《有线电视》1994,(1):19-20
电视专题片是由画面和声音共同组成的。电视专题片不能没有画面.也不能没有声音,声音是它的另一半生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生活内容的丰富,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品位要求在不断提高。声音质量,作为影响电视节目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电视领域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电视节目中音量不稳定、噪声明显以及频响失真等现象时有出现。因此,对声音质量的分析研究和改进是电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