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05,21(6):35-36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园林学会、上海风景园林学会、苏州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园林>杂志社、<风景园林>编辑部协办的"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于4月23-2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林》2005,21(5):29-30
4月23-24日,2005中外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园林学会、上海风景园林学会、苏州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协办,北京山川美艺术中心承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甘伟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张树林、孟兆祯、王秉洛主持了会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干峙致开幕词.赞助单位包括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山东光合园林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九江市九鼎园艺建设有限公司、南京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3.
王媛媛 《中国园林》2006,22(10):1-3
为适应中国风景园林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强化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主题为"风景园林:事业·人才·教育"的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于9月19-2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承办,<风景园林>和<中国园林>杂志社协办.IFLA主席法加多女士为会议发来贺词(贺词见本期第4页).  相似文献   

4.
2009年4月8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召开. 各专业委员会、分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和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学会秘书处人员参加了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直属处处长杜英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社团第二党委副书记刘志琪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于2015年4—5月举办主题为"风景园林在身边"的"2015中国风景园林月"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旨在宣传风景园林的社会作用和核心价值,普及风景园林专业知识,让社会公众更多地走进风景园林。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为: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园林学会、浙江农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支持媒体为:《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人文园林》《中国建设报》《城乡建设》等。系列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18—19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2012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暨风景园林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一级学科背景下的风景园林教育研究与实践"。来自全国建筑、农林等系统的近百所高校的风景园林院系教师、杂志媒体等共4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为风景园林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之后第一次正式和完整的教育大会,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16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的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主持,与会代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和专业媒体,何凤臣、金荷仙、刘庭风、周武忠、陈晓彤、廖嵘、崔勇、马晓、赵春水、刘红滨、罗思敏等参加了会议,付彦荣到会传达了学会召开此次座谈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风景园林》2006,(5):8-9
为期两天的“2006年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9月2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和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承办,《风景园林》和《中国园林》协办。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91所高校(研究院)的102所院系190多名院系学科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共计250多名来宾出席了大会。这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分会筹备委员会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首次年会,更是国内目前组织规格最高、学术水准最强和会议规模最大的风景园林教育会议。本次大会主题为“风景园林:事业·人才·教育”。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等部门官员以及4位院士、10位教育界和企业界的知名专家围绕中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世界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3个主要议题做了主题发言。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席法加多女士致函周干峙理事长,代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本刊特辟专版摘要报道此次大会上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17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北京召开分支机构工作会议,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学会主办刊物和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学会秘书处人员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0月29~3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工程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成立会。有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山东、苏州、杭州、无锡等省市园林施工单位的代表和《中国园林》、《古建园林技术》编辑部负责人共18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代表们学习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章程,听取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嘉乐同志、常务副秘书长杨雪芝同志关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情况和筹建园林工程专业委员会情况的介绍。建设部副部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  相似文献   

11.
周进 《风景园林》2011,(4):83-85
风景园林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通过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四大困境及风景园林学核心技术域模糊等问题,建议加快学科建设,完善技术、专业资质标准等,通过园林植物与生态、规划设计两大核心技术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2.
13.
ONL一直以来即以将建筑做成如雕塑一般精致而著称.艺术与建筑从基于纸上的方案到大规模的定制加工过程,被成功地融合到一种新的建筑实体中.一些闻名的建筑,比如废物处理中心(Garbage transfer station),海澜阁(Saltwater pavilion)等,就是建于景观之上的,如宇宙飞船,尽管外观上有点另类,却深受人们喜爱.ONL的建筑尊重其所处的环境,它们与环境进行交流,并格外强调当地景观的现有质量,而非凌驾其上.这些格调不同的建筑体,就如最新型的滚石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雕塑而成,并被提升到景观之上.它们与周围的环境有着深刻的关系,从自然因素来讲,它吸取了建筑语境的精华,从现实意义上讲,它与从周围环境中提取的数据,建立了直接的数字联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陈自新 《中国园林》2001,17(5):7-10
从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论述了建设城市大园林的发展趋势,重点从现代城市形态规划体系,城市生态建设,历史文脉,市,郊区区位关系,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园林城市以及城市化和人口化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城市大园林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并从中对城市大园林的内涵及作用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与景观     
购物中心北侧与东侧室内外原本清晰的分界线在该建筑的其他地方变得模糊不清,其屋顶与立面区域似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南侧立面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成排的种植槽在四层高的入口塔楼上从左至右分布,槽中的植物或搭在槽边,或直立生长,并与攀缘植物共同形成了一个鲜活的立面层。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景观     
《城市建筑》2008,(5):6-6
十年前,景观设计尚属一个不能被工商部门注册和认可的名词,更谈不上行业名称,而今,却已成为备受社会青睐的专业。信息时代,网络的点击率和词条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明这点“景观设计”所获得的广泛认同(Google的出现频率是424万)已远远超出其相邻或相近专业,如环境设计(180万)、城市设计(110万)和风景园林(96万)。  相似文献   

17.
景观与建筑的融合景观建筑学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景观建筑的发展定义了更多广义的内容,资源,人文历史等不同层面上的相互交融带来了新的理念与实践,新技术手段的更新,是适应景观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园林与城市化面向21世纪的风景园林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园林是一门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变革,它不断从庭园设计过渡到公园设计,至今转变成涉及园林城市化进程的风景园林专业.本文回顾了亚欧大陆园林历史并将其与欧洲和中国的城市设计相联系,探讨了中国如何建立一个多样化和创新的、适于园林和城市化发展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提出了对中国风景园林课程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Landscape Architecture人才培养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俞青青 《中国园林》2003,19(10):25-28
通过对中美之间LA人才培养回顾和现状分析,提出我国LA人才培养方略:明确LA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是3个独立学科,建议在国内LA教学中建立一批核心课程,加强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重点综合大学内设立设计研究生院(GSD),开设不同层次要求的LA研究生课程,制定LA培养计划,并实行LA行业准入制度,与国际接轨,培养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LA人才。  相似文献   

20.
风景中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文化景观设计的作品,探讨风景建筑与周围自然风景、地域文化、地形地貌、景观元素的关系,以期对未来风景建筑设计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