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丽锋  毕会民  毕欣  王蜀鄂 《金属学报》2005,10(12):1340-134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SK-3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 只 SPF 级雄性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 组,正常对照组 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 只,高脂饲料喂养;4 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 组(胰岛素抵抗组 、葛根素干预组,每组 10只),继以高脂饲料喂养,葛根素干预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 100 mg·kg-1·d-1 腹腔注射。干预 6 周后,用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分析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 、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 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BW) 、空腹血糖 (FPG) 、胰岛素 (FINS) 、胆 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显著升高(P<0.05 或 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葛根素干预6 周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葛根素显著下调脂肪组织 GSK-3β的表达,并且可能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娟娟  毕会民 《金属学报》2004,9(8):885-888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水平及其转位机制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予以葛根素100 mg·kg-1·d-1腹腔注射。以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细胞GLUT4 的含量,定期检测实验大鼠的体质量、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含量较正常组减少38.72 %(P<0.05),细胞外膜减少21.91 %(P<0.05)。给予葛根素治疗6周后,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 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而细胞外膜GLUT4含量增加21.46 %(P<0.05)。结论: 葛根素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水平,且能够改善其转位机制,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成2 组, 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 ~8 mg, qd) 和二甲双胍(250 ~ 500 mg, tid) 治疗, 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空腹血糖(FBG) 、餐后2 h 血糖(PB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 、餐后2 h 血浆胰岛素(PINS) 水平, 共观察12周,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 。结果: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SBP和DBP 降低幅度均大于二甲双胍组(P <0.05); 两组病例FBG 、PBG 、FINS 和PINS 均明显降低(P <0.05); 两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 升高(P <0.05), 胰岛素抵抗的指标IR 下降(P <0.05), 罗格列酮组ISI 升高和IR 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 。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 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罗格列酮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对SD大鼠饮食诱导6周,随后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实验组给予酮替芬 0.09 mg·kg-1·d-1,分别在第0、4、8周宰杀实验大鼠,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并留取胰腺组织,制片染色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分离胰岛细胞线粒体,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 CCO)、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活性。结果: 酮替芬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 增加ISI和降低HOMA-IR(P<0.01),降低IL-6和TNF-α水平,增加胰腺组织中 CCO和SDH活性(P<0.01),还可以改善胰岛细胞形态结构。结论: 酮替芬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激活实现抗炎及改善β细胞线粒体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及柚皮素对高脂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δ,PPAR-δ)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对照组、柚皮苷和柚皮素高剂量及低剂量组。除普通饲料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乳剂灌胃,建立高脂模型。然后再分别给予 0.5%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或不同剂量的柚皮素或柚皮苷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应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的表达,测定血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结果: 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柚皮苷和柚皮素组血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柚皮素及柚皮苷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 mRNA的表达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AR-δ与甘油三脂(r=0.158, P<0.05)、总胆固醇水平(r=0.147, P<0.05)呈正相关。结论: 高剂量的柚皮苷与柚皮素可降低血脂水平,上调PPAR-δ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儿茶酚胺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Bcl-2 和Fas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 mg·kg-1) 每天1 次, 连续3 d, 诱导大鼠心肌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 和Fas 蛋白的水平, 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蛋白阳性表达区域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损伤组和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 损伤组Fas 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升高(P<0.01), 川芎嗪保护组的Fas 蛋白水平较损伤组显著下降(P<0.01), 且Bcl-2 Fas 比值也较损伤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川芎嗪保护组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 川芎嗪可抑制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中促凋亡基因Fas 的表达, 提高心肌细胞中Bcl-2 Fas 比值。  相似文献   

7.
张林叶  邢文  王安才 《金属学报》2008,13(11):1243-124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表达的影响, 探讨阿托伐他汀降血压作用可能的新的作用机制。方法: 40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每组8 只) :假手术组、高血压组、缬沙坦组(20 mg·kg-1·d-1) 、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1 ·d-1) 和阿托伐他汀组(30 mg·kg-1·d-1) 。鼠尾容积法测定术前、术后1周及药物干预后4 、8 周的SBP 变化。8 周后, 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ACE2 蛋白表达,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水平,RT-PCR 法检测肾脏组织ACE2 mRNA 表达。结果: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SBP 较高血压组降低显著(P<0.01)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降低心肌组织Ang Ⅱ 浓度显著(P<0.01) ;RTPCR显示缬沙坦组和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肾脏组织ACE2 mRNA 的表达较高血压组不同程度增高(P<0.05) 。结论: 2K1C 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ACE2 蛋白、ACE2 mRNA 表达降低。阿托伐他汀在降低高血压大鼠SBP 的同时, 降低心肌组织Ang Ⅱ浓度, 增加肾脏组织ACE2 蛋白、ACE2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丹参水提液对泼尼松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的对抗作用。方法 50 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泼尼松组和丹参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 每组10 只。分别灌喂相应药物, 每日1 次, 连续8 周后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 对骨进行组织切片检查, 长度、宽度以及骨质的测量。结果 泼尼松组大鼠股骨重量、骨羟脯氨酸和骨钙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骨髓腔中脂肪组织增多(P<0.01), 血浆胆固醇含量上升、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P<0.05)。丹参水提液能有效提高骨的重量和骨质的含量(P<0.05), 减少骨髓腔中脂肪的含量, 升高碱性磷酸酶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 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 泼尼松可抑制大鼠的骨生长及引起骨丢失, 丹参水提液对其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损伤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强(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P<0.001);银杏叶提取物组比缺血再灌注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改变减轻,P选择素表达减少(P<0.01),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少(P<0.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P选择素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
何庆璋 《金属学报》2012,17(9):1057-1061
目的 探讨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20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葛根素组、复方丹参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葛根素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复方丹参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是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每组均连续给药2周。计算血肿体积和脑水肿程度,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浓度,记录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 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治疗后第14天,联合治疗组血肿体积和脑水肿程度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均P<0.05),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联合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另外3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小于另外3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Barthel评分均显著大于另外3组(均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葛根素之间有正性协同作用, 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及格列齐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 并将其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格列齐特组, 观察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对其糖耐量减退、血清血糖血脂、TNF-α、Fins 含量、肝细胞TG 含量、脂质过氧化和肝肾功能等的影响。结果: 罗格列酮和格列齐特均有可能改善高脂血症致胰岛素抵抗模型病鼠的IGT 状态, 给药2 h后不同程度地降低病鼠FSG 及TNF-α浓度(P <0.05), 显著降低病鼠肝组织中TG 含量(P <0.01),明显抑制MDA 产生(P <0.01) 及增强GSH 贮量作用(P <0.01) 。罗格列酮还可降低病鼠高胰岛素水平及Fins 浓度(P <0.01), 明显降低病鼠BUN 和Cr含量(P <0.05), 提高ISI(P <0.01) 及增强SOD 活性(P <0.05) 。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β-淀粉样肽所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方法 以β-淀粉样肽3 μl(1 mmol·L-1) icv 制备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用Morris 水迷宫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检测脑中及血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酰醛(MDA) 含量。 结果 葛根素25 和50 mg·kg-1均能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P <0.05 或P <0.01)。生化指标测定显示葛根素能使模型小鼠脑及血中的SOD 增多、MDA 减少(P <0.05 或P <0.01)。 结论 葛根素可对抗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脑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活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酮替芬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肥胖模型的减肥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肥胖模型组、酮替芬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肥胖模型组和酮替芬干预组以高糖高脂饲料饲喂,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饲喂,酮替芬干预组每天灌胃给予酮替芬 0.09 mg/kg,持续12周。称重,计算Lee's指数,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LEP)、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白色脂肪解偶联蛋白2(UCP2)mRNA的表达。结果: 酮替芬明显降低肥胖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及Lee's指数(P<0.05),降低FBG、FINS和LEP水平(P<0.05),降低FFA、TG和LDL-C水平(P<0.05)和IL-6、TNF-α水平(P<0.05),而增加UCP2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酮替芬能够降低肥胖模型大鼠炎症介质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减轻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瘦素血症,促进脂肪组织能量代谢,实现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守义  柳兆芳 《金属学报》2012,17(11):1244-1248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T2DM)兔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8只造模成功的T2DM兔随机分成3组(n=6):对照组(C组)、依托咪酯组(E组)、1%丙泊酚组(P组)。C组输注 0.9%氯化钠,P组输注1%丙泊酚,E组输注依托咪酯。分别在给药开始前(T1)、给药 2 h(T2)、4 h(T3)、6 h(T4)后及给药结束后 24 h(T5)抽耳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BG)、空腹血浆胰岛素(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含量,并用HOMA⁃I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BG×IN)/22.5。结果: 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BG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E组与P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TNF⁃α浓度,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在不同的时点明显降低血清IN浓度(P<0.05)。与C组比较,E组与P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or浓度(P<0.05),且E组的作用更强更持久。结论: 依托咪酯、丙泊酚均能使T2DM兔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依托咪酯较丙泊酚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时间。依托咪酯、丙泊酚对胰岛素抵抗产生影响可能与二者抑制机体内在及外在的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