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β-淀粉样肽所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 方法 以β-淀粉样肽3 μl(1 mmol·L-1) icv 制备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用Morris 水迷宫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检测脑中及血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酰醛(MDA) 含量。 结果 葛根素25 和50 mg·kg-1均能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P <0.05 或P <0.01)。生化指标测定显示葛根素能使模型小鼠脑及血中的SOD 增多、MDA 减少(P <0.05 或P <0.01)。 结论 葛根素可对抗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脑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活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EA) 对肝癌细胞生长、甲胎蛋白(AFP) 分泌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两种人肝癌细胞株HepG2 细胞和Bel-7404 细胞分别与TEA(5 ~ 160 mg · L-1)共培养6 d, 利用MTT 比色、ELISA 及细胞分化检测等方法。结果 TEA(5 ~ 160 mg ·L-1)可抑制两种人肝癌细胞增殖, 并且明显降低HepG2 细胞高水平分泌AFP 。T EA(20、40 和80 mg ·L-1)可抑制肝癌HepG2 细胞的γ-GT 活性, 升高白蛋白(ALB) 含量。TEA(40 和80 mg · L-1)亦可抑制肝癌Bel-7404 细胞的γ-GT 活性, 并升高ALB 含量。结论 TEA 具有抑制肝癌生长、AFP分泌及γ-GT 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量  佟雷  杨宇  赵书芬 《金属学报》2005,10(12):1354-1357
目的: 以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发热动物模型,研究 4 ℃时蛙皮素的降温作用及其与 cAMP的关系。方法: 选择 SD雄性大鼠,4 ℃下侧脑室微量注射蛙皮素、白细胞介素-1β,观察大鼠体温变化情况,并测定下丘脑和血浆中 cAMP含量。结果: 在 IL-1β诱导发热大鼠中,下丘脑及血浆中 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1);蛙皮素可以降低大鼠正常体温,下丘脑 cAM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亦随之降低(P<0.01);预先侧脑室注射蛙皮素能翻转大鼠IL-1β性发热,且下丘脑 cAMP含量与 IL-1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 。结论: 4 ℃时蛙皮素能抑制IL-1β发热,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抑制 cAMP合成或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周璘  任慕兰 《金属学报》2005,10(9):1046-1049
目的: 研究雌激素对β 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 Aβ) 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相差倒置显微镜、Giemsa 染色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henase, LDH) 释放率的测定。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 17β-E2) 对Aβ(25-35) 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Aβ(25-35) 可以诱导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损伤, 17β-E2 预处理48 h 显著抑制Aβ(25-35) 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Aβ 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有毒性作用, 雌激素可以抑制Aβ 诱导的大鼠皮质神经元细胞损伤, 雌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小未  汪萌芽 《金属学报》2005,10(5):494-498
目的: 研究石杉碱甲(Hup-A) 对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以分析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 观察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的 CA1 锥体神经元 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 (1) 未用药组出现膜电位振荡前后 4~ 10 Hz(θ节律) 功率分量之和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 Hup-A(1 μmol°L-1) 灌流 15 min 后出现膜电位振荡, 与用药前没有膜电位振荡的 4 ~10 Hz 功率分量之和配对 t 检验比较有显著差异 (n=3, P<0.005)。(2) 在 LTP 期间, 对照组 EPSP 幅度在强直刺激后 30 min 显著性的升高(P<0.05), 而Hup-A 组在强直刺激后 15 min 即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 Hup-A 可增加大海马锥体神经元在θ频率范围内的功率分量, 并易化 LTP 的诱发, 这可能是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细胞电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阻断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 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影响及TNF-α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方法 32 例经肾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CGN 并伴有明显蛋白尿患者, 分别接受Ang Ⅱ阻断剂[ 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两药联合(苯那普利+缬沙坦) ] 治疗, 疗程8 ~ 12 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TNF-α、尿TNF-α、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 并观察血、尿TNF-α水平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尿TNF-α水平、24 小时尿蛋白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分别为(7.8 ±3.9) vs (5.0 ±1.6) fmol mL, (11.9 ± 6.8) vs (8.3 ± 3.5)fmol /mL, (2.55 ±2.01) vs (0.97 ±0.52) g(分别为P <0.01, P <0.05, P <0.01) 。治疗前后血TNF-α水平和24 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 =0.515, P <0.01;r =0.385, P <0.05) 。治疗前后尿TNF-α与24 小时尿蛋白也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 =0.622, P <0.05;r =0.360, P <0.05) 。 结论 CGN 患者血、尿TNF-α水平升高, 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Ang Ⅱ阻断剂可有效降低血、尿TNF-α的水平, 减少蛋白尿及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蒲其松  雷军  张翔 《金属学报》2005,10(5):574-578
目的: 对阿司匹林-烟酰胺-锌络合物(WUY)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用 Born 法测定 WUY 对抗腺苷二磷酸钠(ADP)、花生四烯酸(AA) 和胶原诱导大鼠体外或体内血小板最大聚集, 用小鼠静注 AA 引起的死亡率以及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研究药物的抗血栓作用, 并且用放免法测定家兔口服药物后血小板释放产物血栓烷 B2 (TXB2) 和 6-酮前列腺素 F (6-keto-PGF) 的含量。结果: WUY 高、中、低 3 种剂量在体外都能显著对抗诱导剂(ADP、AA 和胶原) 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其中高剂量组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比阿司匹林(ASP) 强。在体内, WUY 明显抑制 AA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1 h 和 3 h 作用最强。WUY 对小鼠尾静脉注射 AA 后诱发的肺栓塞死亡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ED50 比ASP 低, 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WUY 高剂量能显著抑制血浆中TXB2 水平和提高血浆中6-keto-PGF 含量, 而ASP则降低血浆中 TXB2 和 6-keto-PGF 的水平。结论: WUY 具有比ASP 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提高血浆中 6-keto-PGF 1α 含量。  相似文献   

8.
胡霞敏  曾繁典 《金属学报》2005,10(7):828-831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检测方法, 测定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经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 mg·kg-1后β-七叶皂苷钠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正常大鼠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mg·kg-1后, 其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在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大约20 min 后, 其血浆药物浓度已下降50 %,T1/2α=0.343 h, T1/2β =23.325 h 。约2 h 后,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速率减慢。而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30 min 后, 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其体内药物代谢规律与正常大鼠不同, 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 且在3 h 出现一个较低的血药浓度峰, 随后血浓下降。结论: 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消除较正常大鼠慢, 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提示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的对症治疗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靶向内皮细胞α7 受体的新化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通过计数血管的分支点数,观察16种靶向内皮细胞α7受体的新化合物对于在体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化合物13、14在1~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既没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也没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浓度为1000μmol·L-1时,对CAM的血管新生有促进作用。化合物5在浓度为100和1000μmol·L-1有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而在浓度为1和10μmol·L-1时,则对血管新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丽锋  毕会民  毕欣  王蜀鄂 《金属学报》2005,10(12):1340-134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SK-3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 只 SPF 级雄性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 组,正常对照组 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 只,高脂饲料喂养;4 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 组(胰岛素抵抗组 、葛根素干预组,每组 10只),继以高脂饲料喂养,葛根素干预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 100 mg·kg-1·d-1 腹腔注射。干预 6 周后,用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分析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 、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 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BW) 、空腹血糖 (FPG) 、胰岛素 (FINS) 、胆 固醇(TC) 、甘油三酯(TG) 显著升高(P<0.05 或 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葛根素干预6 周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葛根素显著下调脂肪组织 GSK-3β的表达,并且可能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伍远雄  王晋明  张美春  梁远红 《金属学报》2005,10(10):1123-1127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混合物介导的β1受体反义基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两肾一夹模型组(2K1C组),两肾一夹模型+反义核苷酸组(尾静脉β1-AS-ODN 0.5 mg·kg-1,反义组),两肾一央模型+反向核苷酸组(尾静脉β1-IN-ODN 0.5 mg·kg-1,反 向组),假手术组。常规方法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Bcl-2、 Bax的表达。结果: 单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可持续降压27 d,血压最低可降至120 mmHg左右;并可明显改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反义组的左室重量指数也显著低于2K1C组(P<0.01);心肌细胞病理变化也较2K1C 组改善;2K1C组心肌Bcl-2/Bax比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反义组与2K1C组相比,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 (P<0.05)。结论: 以β受体为靶基因的反义基因单剂治疗在有效而持久的控制肾性高血压的同时,可显著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升高Bcl-2/Bax比值、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说明β受体反义基因治疗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郑民  何敏  徐济良  殷晓芹 《金属学报》2004,9(8):945-94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βR-Ⅰ)在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缬沙坦治疗8 周后,取肾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TβR-ⅠmRNA 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βR-Ⅰ mRNA 的表达(0.719 ±0.139)较正常组(0.257 ±0.116)明显增高(P<0.01);糖尿病+缬沙坦组(0.341 ±0.11),与糖尿病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TβR-Ⅰ 表达是上调的,缬沙坦对TβR-Ⅰ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β-L-D4A 在2.2.15 细胞内的代谢情况, 以便为进一步明确其抗HBV 作用机制和动物体内实验及人体内试验研究其抗HBV 作用与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方法: 以2 μmol·L-1 [3H] β-LD4A或[3H] β-D-D4A 处理2.2.15 细胞2 、4 、8 、12 、24 h, 再以0.4 mol·L-1预冷的高氯酸(含0.08 mol·L-1磷酸三乙胺) 抽提, 离心后, 溶解于酸的上清液,直接进行HPLC 分离、相连的紫外检测器检测, 然后分析各个峰值。结果: 两化合物均出现4 峰, 且出现时间一致, 保留时间依次在6 、10 、19 、28 min, 24 h 处理后, β-L-D4A 细胞内代谢峰明显高于β-D-D4A 的代谢峰;β-L-D4A 于2.2.15 细胞内代谢进行了动态的检测, 发现细胞内代谢物的含量于加药后迅速增加, 以三磷酸形式增加最快, 至8 h 时, 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缓慢降低;β-L-D4A 处理2.2.15 细胞24 h后, 换用不含药培养基继续培养, 停药后3 种磷酸化代谢物含量于前8 h 迅速减少, 继后16 h 降低缓慢, 于24 h 时, 仍有8 h 时35.6 %(0.32 0.9) 的三磷酸化合物存在。结论: β-L-D4A 较之β-D-D4A 更易被磷酸化代谢;一磷酸化过程可能为限速步骤;β-LD4A三磷酸化物在2.2.15 细胞内降解缓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及柚皮素对高脂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δ,PPAR-δ)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饲料对照组、柚皮苷和柚皮素高剂量及低剂量组。除普通饲料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乳剂灌胃,建立高脂模型。然后再分别给予 0.5%的羧甲基纤维素(CMC)或不同剂量的柚皮素或柚皮苷灌胃8周。实验结束后应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的表达,测定血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结果: 与高脂饲料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柚皮苷和柚皮素组血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柚皮素及柚皮苷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δ mRNA的表达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AR-δ与甘油三脂(r=0.158, P<0.05)、总胆固醇水平(r=0.147, P<0.05)呈正相关。结论: 高剂量的柚皮苷与柚皮素可降低血脂水平,上调PPAR-δ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哌芳安他(pivanampeta, Piv) 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2 组, 一组为缺血30 min 再灌注30 min 组, 再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Piv 9 mg·kg-1用药组, 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另一组为缺血30 min 再灌注2 h 组, 再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Piv 3、6 和9 mg·kg-1 用药组, 各用药组于缺血前30 min 静脉注射给药, 再灌注2 h 后取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后切片, 免疫组化法检测Bax 、Bcl-2 、caspase-3、MMP-2、和PPARγ蛋白质表达,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MP-2 和PPAR γmRNA 表达, TUNEL 法和DNA 凝胶电泳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1) 与对照组比较,Piv 3 mg·kg-1组坏死面积(nec) 与缺血面积(aar) 之比减少21 %(P <0.01), 坏死面积与左室面积(lv) 之比减少22 %(P <0.01) 。心率、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 dp /dtmax 和Vmax 以及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dp /dtmax 分别在再灌注1 min 和30 min 明显改善(P <0.05) 。(2) TUNEL 法检测, Piv 各亚组降低细胞凋亡作用显著(P <0.05), 但DNA 凝胶电泳检测, 模型组、Piv 3 、6 mg·kg-1组可见到DNA 梯带,假手术组和Piv 9 mg·kg-1组则无。(3) 免疫组化检查, Piv 3 、6 和9 mg·kg-1 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ax 、caspase-3 、MMP-2 蛋白质和MMP-2 的mRNA 表达, 增加Bcl-2 、PPAR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 蛋白质和PPARγmRNA 表达。结论: Piv 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