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礼品包装的个性化需求,传统建筑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传统建筑元素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象征意义,可以为礼品包装设计带来新的创意和灵感,丰富礼品包装的视觉语言,提升礼品的文化价值。概述了传统建筑元素的特征和礼品包装的设计要求,总结了传统建筑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传统建筑元素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敏敏  苏云波 《包装工程》2023,44(24):492-500
目的 以研发“世遗泉州”闽南红砖文创产品为目的,进行闽南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研究,以期能为闽南传统文化创新运用和活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方法 挖掘“世遗泉州”独特地域文化,解读与梳理当地闽南红砖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价值,并提炼当中的文化符号;结合“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提出研发闽南红砖文创产品要遵循地域性、实用性、情感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原则,以创新手段将闽南红砖建筑艺术与现代产品相融合,进行闽南红砖茶文化产品实践设计。结论 将闽南地区独有的红砖建筑装饰艺术与百姓日常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独特属性和文化定位的文创产品,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有助于传承与保护闽南传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陈高杰 《包装工程》2021,42(2):291-297
目的探究闽南特色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寻求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方法在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基础上,分析文化元素与家具设计的关系,筛选符合家具设计的文化形式,提出通过外观取用与再现、特征提炼与抽象、内涵物化与传播等设计策略,让能体现闽南特色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在现代家具产品中得到仿生、延续与传承。结论将极具地方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相结合,为地方文化的延续与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家具产品烙上闽南地域符号的印记,是造型创新、内涵提升、风格突破的新途径,既能传播与发扬闽南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又能发挥家具设计的文化价值,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曹成明 《包装工程》2022,43(16):420-430
目的 分析桂北地区建筑的文化精神、造型、结构、装饰、技艺等内容,将其应用到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中,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桂北传统建筑文化符号的特征,以此促进桂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及旅游业的发展。方法 首先对桂北地区的建筑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从聚落公共建筑、天井式地居和干栏式楼居的造型、结构,以及建筑局部的屋檐、柱、门簪、柱础、门、窗、栏杆等装饰元素入手,挖掘、凝练、整理、归纳其文化符号和视觉元素;其次遵循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地域性、文化性、创意性、便携性等原则,对提取的元素进行解构、重构、融合等设计创新;最后进行设计实践。结论 结合桂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进行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内涵与价值,让人们了解桂北建筑文化,有利于桂北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通过研究处理好建筑内容、元素提取、恰当载体、设计方法的关系,为基于桂北建筑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西塘传统建筑的形式架构、装饰艺术、色彩意蕴等具象视觉形态,将建筑构成语言通过形象化提炼运用到文创包装中,使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构建起宽泛的传统文化多样化表达与传播链路。文章主要对西塘传统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中包装设计的创新应用进行阐述,拓展文化创意在产品设计中视觉呈现的多样属性,利于西塘传统建筑形式的创新与传播,为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文创包装设计的融合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珠宝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珠宝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珠宝设计中常用的文化元素及其寓意,探讨了如何在现代珠宝设计中巧妙地应用这些元素,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珠宝作品。对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珠宝设计展开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为现代珠宝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殷铭良  王红霞 《绿色包装》2023,(10):124-126
传统的建筑元素可以运用于现代的各种包装设计之中。本研究以传统建筑元素在现当代包装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作为核心,提出对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案例具体阐述传统建筑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闽南古厝趖瓜筒装饰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南古厝室内承重木构件趖瓜筒既能修饰房屋有关构件之间的衔接处,又能给室内环境增添艺术美感。其装饰造型淳朴、夸张、雅致,其构图包括满幅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3种方式。一般住宅中的趖瓜筒色彩较为质朴,采用木材本色;家庙、祠堂建筑内的趖瓜筒则大多采用彩色。其装饰造型主题大致包括人物、瑞兽、花果植物与器皿、如意纹样、中国结、涡纹6类。闽南古厝趖瓜筒装饰渗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传递着建筑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研究和挖掘可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将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的特性与产品设计的实践进行关联性研究,探究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新型的再现方式,通过分类得出传统非物质文化元素给产品带来的不同设计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形式融入到当代设计生活中,促进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适应性热舒适理论的提出,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营造的看法。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存在着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与依据。风作为自然界重要的气候特征之一,对建筑微气候、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尝试对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九宫八风理论的解读,阐述了古人对风的时空信息对人的健康所存在的潜在影响的研究,并对一些典型地区疾病发病率与出现实风和虚风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课题组对福建省福鼎市翠郊村的一座乾隆年间建造的古民居的实测调查,用实测数据分析了传统民居营造过程中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等营造策略实现对自然风环境趋利避害的目的。最后,对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风环境营造策略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工作仅为从经典著作中建筑风环境描述作为切入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诠释的初步探索,旨在为明确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室内环境营造目标和未来建筑技术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与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探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边坤  杨彦侃 《包装工程》2012,33(4):130-132
探析了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取的方法以及这些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形式。以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地区为例,通过对东河地区历史文化、历史延承、风景名胜、标志性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提取地域特色元素,进而在产品中整合,设计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2.
杨瑞 《上海包装》2023,(6):176-178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理论分析角度入手,以提升居住区设计的人文性和舒适性为目的,围绕中国传统山水元素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从中国建筑美学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中国传统山水元素在居住区设计方面存在极强的应用优势,能够实现文化传承与环境创新。在具体的应用中,抓住人化自然、以小见大、多角度赏析与风水原则等要点,对现代居住区的设计通过包容式设计、以小见大、灵活多变等方式进行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红砖厝是有着独特建筑艺术风格的闽南传统民居,可以称其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生动展示红砖厝的特色风格,能够促进大众对红砖厝的了解,对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对红砖厝进行充分调研后,基于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原则,对红砖厝进行了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希望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红砖厝的建筑文化,共同保护和传承闽南地区这一特色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信息可视化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衍生,敦煌壁画图形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静态与动态设计形式表现越来越丰富多样,其多种应用与多向发展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建设性意义,并且对地域性文化的推广和提高地域性文创产品的商业价值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在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对敦煌壁画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再创作和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其应用形式和文化元素再生,希望对未来包装设计中敦煌壁画图形元素的新媒介创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使设计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使设计模式趋向多元化发展。概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和视觉传达设计,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视觉传达设计者提供借鉴经验,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炜诗 《上海包装》2023,(2):126-128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可视化设计成了设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几乎取代了传统的平面设计。选取以美食著称的东莞市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可视化设计及其特点出发,阐述了东莞元素在以食品包装为载体的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分析了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与东莞市元素的联系,提出了基于传统食品包装设计的东莞元素信息可视化设计路径。研究结果对有效应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正视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传播地域元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傣族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与艺术价值,从家具设计角度对其元素进行传承与应用,实现傣族民居元素在民宿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以地域性民居建筑——西双版纳傣族民居建筑为对象,通过分析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提取其造型和装饰要素后,利用形状文法进行造型和装饰的分析,演化结果形成新的造型和装饰素材库,利用库中元素并结合约束规则进行方案初步设计,得到相关设计成果后,运用模糊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选出初步设计方案中的最优解并进行融合设计,得出最终设计成果。结论 通过设计推导验证了形状文法在民宿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结合设计师主观意向和客观方法指导,辅助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更科学、全面地获得相关的设计结果,能够保证民宿家具外观既具有原始元素形态特征的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方案产生,对传承和创新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立军 《包装工程》2020,40(24):170-176
目的 将山西独具特色的传统晋作家具元素融入到新中式家具设计之中,探究新晋作家具设计的途径、方法,使晋作家具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方法 通过对传统晋作家具元素特点的梳理、分析,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生产新中式家具的品牌厂商进行调研,在设计思想、材质、工艺结构等方面分析比较,同时根据从丹麦家具设计师瓦格纳的座椅设计案例中得到的启示,探索如何将传统晋作家具元素的装饰、结构、工艺、文化、意蕴应用在新中式家具设计实践中。结论 将传统晋作家具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现代新中式设计中,使新晋作家具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质。在新中式家具设计方面结合当代国际流行的简约风格,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使之能更好地迎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生活需求。通过新的设计使晋作家具得以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VI 设计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峰 《包装工程》2012,33(20):140-143
研究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VI设计中。分别从"老字号"企业、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新生代企业这3个方面切入并展开论述,指出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现代VI设计中,需要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传统文化元素;需要从企业内在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寻找载体和契机;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具象化、图案化、符号化。进而表明,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国际发展趋势下,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VI设计中的表达,拓宽了中国现代VI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罗泉古镇作为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巴蜀地区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而言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通过对罗泉古镇传统民居建筑实地调研,从罗泉古镇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形成环境、材质、表现形式、纹样等方面出发,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和汇总,对当代设计和巴蜀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