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针对bcl-2 mRNA 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足叶乙甙诱导HL-60 和K562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 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反义寡核苷酸与足叶乙甙联合作用的HL60 和K 562 细胞中bcl-2 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及足叶乙甙IC50值。结果 10 μmol·L-1 反义寡核苷酸与足叶乙甙联用能明显抑制HL60 和K562 细胞中bcl-2 蛋白表达和增强细胞对足叶乙甙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并且针对bcl-2 mRNA 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比针对bcl-2 mRNA 翻译起始区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更强。结论 针对bcl-2 mRNA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能促进HL60 和K 562 细胞足叶乙甙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曹琦珍  林志彬 《金属学报》2004,9(8):863-867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FNγ)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体外培养体系,MTT 法检测IFNγ(10、100、1 000 U·ml-1)对HUVEC 生长的直接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IFNγ对HUVEC 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IFNγ对HUVEC 凋亡相关基因Bcl-2 和Bax mRNA的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缺氧状态下IFNγ(30、300、3 000 U·ml-1)对人肺癌PG细胞分泌到培养上清中VEGF 的影响。结果: IFNγ(10、100、1 000 U·ml-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HUVEC的生长(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γ(10、100、1 000 U·ml-1)作用的HUVEC,无亚二倍体峰出现,但细胞周期分析显示,IFNγ各给药组均可减少G2-M期的细胞比例(P<0.05 或P<0.01)。IFNγ(100、1 000 U·ml-1)对抑凋亡基因Bcl-2 和促凋亡基因Bax 的mRNA 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状态下IFNγ3 000 U·ml-1可抑制人肺癌PG 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 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可能通过直接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或间接下调肿瘤血管生成刺激因子释放的机制,最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夏晖  李捷  于长海  俞建琦  侯占军 《金属学报》2005,10(12):1381-1383
目的: 探讨TNF-α对人肺癌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 细胞,与TNF-α(10 、100U·ml-1)共孵育,通过Western blot 分析P53 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Annexin V/PI 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肺癌A549 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TNF-α组的P53 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升高,分别为1.22±0.62 和1.65±0.38(P<0.01)。结论: TNF-α可以诱导人肺癌A549 细胞凋亡,从而可能起到抗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299 VEGF、bFGF 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RT-PCR 方法检测H1299细胞中VEGF、bFGF mRNA 表达的变化;利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bFGF 蛋白的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的(2.0、4.0 μg·ml-1) CCVAF 对H1299 bFGFmRNA 水平有降低作用, 其中4.0 μg·ml-1 CCVAF作用7 h 后bFGF mRNA 的表达明显降低, 但对VEGF mRNA 的表达无明显影响。CCVAF 作用H1299 细胞24 h 后, 其细胞上清中VEGF、bFGF 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CVAF 可抑制H1299 细胞bFGF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及VEGF 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方芳  陈晓春  朱元贵 《金属学报》2002,7(5):412-416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 对MPP+诱导SHSY5Y 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观察SHSY5Y 细胞凋亡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 Western Blot 法检测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经10 μmol·L-1 Rg1 预处理后,MPP+诱导的SHSY5Y 细胞凋亡受到明显的抑制, 虽然线粒体跨膜电位无明显改变, 但细胞内ROS 下降, 而bcl-2 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bax 蛋白表达水平减少。 结论 Rg1 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 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ROS、调节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otal extract of astragalosides,TEA)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 测量(AA)大鼠非致炎侧足爪容积和滑膜细胞LPO;测量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量;间接测量体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产生量。结果 TEA 对AA 大鼠的阶段性治疗(90mg·kg-1·d-1,d15~23,ig),不仅有抗关节炎作用,且可使AA 鼠过高的滑膜细胞MDA 水平降至正常;对低水平氧化应激诱导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反应,TEA(10~40μg·ml-1)有明显抑制作用。TEA(5~80μg·ml-1)对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体系以及非酶体系产生O2-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T EA(80μg·ml-1以上)对XO的活性还有抑制作用;TEA(0.05~160μg·ml-1)对Fenton反应(Fe2+-H2O2)产生-OH引起苯甲酸羟化也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TEA对AA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病毒唑单独及联合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的效果。方法 细胞病变抑制法, 即测定药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RSV 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 干扰素浓度≥5 IU·ml-1或病毒唑浓度≥24 μg·ml-1时,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病变的作用也增强, 直至不出现细胞病变(P <0.01); 两药在低于各自的有效浓度时合用, 即干扰素1 IU·ml-1、病毒唑12 μg·ml-1, 仍具有明显的抑制细胞病变作用(P ≤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及病毒唑体外均有抗RSV 作用, 联合应用时作用更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维地络(CAR)对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幼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CAR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压力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幼鼠模型,术后1 周开始给予小剂量CAR(0.1mg·kg-1·d-1)和大剂量CAR(10mg·kg-1·d-1)干预7 周,观察不同剂量CAR 对幼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细胞凋亡、Bcl-2 和P53 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CAR 可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上调Bcl-2 蛋白及下调P53 蛋白表达,HCAR 组作用明显。结论: CAR 可有效减少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幼鼠的心肌细胞凋亡,防治CHF,效果以大剂量明显,这可能与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康  徐强 《金属学报》2005,10(4):382-386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对接触性皮炎及 T 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接触性皮炎, 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刀豆蛋白诱导脾 T 细胞增殖, MTT 法检测活细胞数量。采用 RT-PCR 方法检测细胞因子 mRNA 表达。结果: 20mg°kg-1 罗红霉素效应相灌胃给药明显抑制 2, 4,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0.01)。25μg°ml-1 罗红霉素显著降低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P<0.05), 5、25μg°ml-1 罗红霉素明显抑制刀豆蛋白诱导的脾细胞存活、增殖(P<0.05, P <0.01)及T-bet 、IL-2 及 IFN-γ的mRNA 表达。结论: 罗红霉素能抑制 2, 4, 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 可能与其抑制T 淋巴细胞存活 、活化及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硒酸酯多糖(Kappa-selenocarrag-eenan, KSC) 对 K562/ADM 耐药细胞的诱导凋亡效应,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 比色法、Wright-Giemsa 染色、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观察K562/ADM 细胞凋亡;FCM 测定 K562/ADM 细胞 Fas、P53 和 Bcl-2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检测 Caspase-3 mRNA 的表达。结果: 50 ~ 500 mg°L-1KSC 抑制 K562/ADM 细胞增殖, 并诱导 K562/ADM 细胞凋亡, 细胞出现呈典型凋亡形态改变, DNA 电泳可见 DNA 梯状条带(DNAladder);FCM 分析出现亚 G 1 期细胞群, S 期细胞比例增高。Fas 蛋白表达上调, Bcl-2 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 mRNA 表达显著增强, 但 P53 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KSC 通过 Fas 依赖性 Caspase-3 激活途径诱导K562/ADM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 3β, 5α, 6β-胆甾烷三醇(Triol) 和25-羟胆固醇(25OH) 对 VSMC 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AS) 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 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 和 25OH 的培养液作用于VSMC 为实验组, 不含氧化甾醇或含胆固醇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 VSMC 增殖及其代谢活性以 WST-1 测定, 细胞凋亡以光镜、透射电镜、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 判断。结果: 在1×10-9 ~ 1 ×10-7mol·L-1 范围的 Triol 和 25OH 对VSMC 的 WST-1代谢活性无明显变化(P >0.05), 而≥1×10-6mol·L-1 的氧化甾醇则使其代谢活性显著下降 (P <0.01); ≥20 ×10-6 mol·L-1 的 Triol 和25OH 诱导VSMC 胞体皱缩变小、染色质在核周边浓集、核碎裂、 空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超微结构变化; TUNEL 呈阳性反应。结论: 小剂量氧化甾醇无促进VSMC 增殖而较大剂量氧化甾醇可诱导 VSMC 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盐酸乙哌立松颗粒剂与国外同类产品(妙纳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0名志愿者单剂双交叉一次口服盐酸乙哌立松颗粒剂或妙纳片150mg,肘静脉采血,以托哌酮为内标,采用GC-MS法测定各志愿者经时血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制剂间、个体间、阶段间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结果 两制剂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8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合,符合二室模型,实验制剂和参比制剂AUC0-8分别为(17.9±1.2)和(18.6±1.6)ng·h·ml-1,AUC0-∞分别为(19.1±1.2)和(20.2±1.6)ng·h·ml-1,Cmax分别为(5.2±0.5)和(5.4±0.5)ng·ml-1,Tpeak分别为(1.05±0.18)和(1.08±0.23)h,t1/2(α)分别为(0.78±0.13)和(0.82±0.15)h,t1/2(β)分别为(1.8±0.3)和(1.8±0.3)h。盐酸乙哌立松颗粒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5)%。结论 盐酸乙哌立松颗粒剂与妙纳片药代动力学参数剂型间、个体间、阶段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头孢克罗泡腾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交叉试验,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头孢克罗泡腾片和胶囊两种制剂0.75g,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罗浓度,药-时数据用ATPK拟合,按一室模型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泡腾片和胶囊Tmax分别为(0.58±0.12)和(0.73±0.17)h,Cmax分别为(31.27±5.81)和(30.56±5.25)μg·ml-1,AUC0~4分别为(35.5±4.65)和(35.9±2.90)μg·h·ml-1。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6±7.5)%。结论 头孢克罗泡腾片与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的血药浓度,进行两种辅酶Q10 片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方法 10 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口服两种辅酶Q10 片,每天3 次,每次20 mg,连服7 d,于d 8 晨服药60 mg 。在d 8 晨于服药前、服药后1、2 、3 、4 、6 、8 、12h 各采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辅酶Q10 浓度。2 w k 后进行第2 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试验品。结果 试验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 =(5.9±1.78)μg·h·ml-1,Cmax =(0.66±0.17)μg·ml-1,Tpeak =(4.00±1.25)h;对照品的参数分别为AUC =(6.30±2.09)μg·h·ml-1,Cmax=(0.70±0.20)μg·ml-1,Tpeak =(4.60±1.58)h 。两制剂的AUC 、Cmax 及Tpeak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辅酶Q10 试验片与对照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经等效性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徐海红  张苗  蒋春明 《金属学报》2005,10(7):791-794
目的: 探讨黄芪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 做体外培养,第三代细胞用于实验。分5 组观察, 对照组为RPMI1640;PDS (peritoneal dialysis solution, 腹膜透析液) 组为加入PDS; 黄芪1、2、3 组为加入含黄芪注射液的PDS,黄芪终浓度分别为10、20、40 mg·ml-1 。分别在24 h 采用ELISA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转移生长因子-β1 (TGF-β1) 的含量,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 检测TGF-β1 mRNA 表达。结果: 腹膜间皮细胞在PDS 干预下分泌TGF-β1明显增加(P <0.05) 。腹膜间皮细胞经含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PDS 干预后, TGF-β1分泌与PDS 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 <0.05) 。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腹膜间皮细胞在PDS 干预下TGF-β1 mRNA 表达明显升高, 比对照组上升62.43%, 腹膜间皮细胞经含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的PDS 干预后, TGF-β1 mRNA 表达显著低于PDS 组(P <0.01) 。结论: 商业性腹膜透析液可促进腹膜间皮细胞分泌和表达TGF-β1, 黄芪可以部分抵消这一作用所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药动学规律。方法: 犬静注或灌服3个剂量9-硝基喜树碱,血浆9-硝基喜树碱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AUC、Cmax及ke与剂量的线性关系。结果: 犬静注0.5、1、2mg·kg-19-硝基喜树碱,t1/2分别为2.2±2.2、1.8±1.7和0.8±0.6h;AUC0-t分别为105±71、272±81和396±93ng·h·ml-1;犬灌胃1、2、4mg·kg-19-硝基喜树碱,Cmax分别为9.3±8.2、42.2±35.7和63.6±5.9ng·ml-1,Tmax分别为0.3±0.1、0.2±0.1、0.4±0.1h,t1/2分别为1.9±1.3、1.0±0.6和2.8±1.5h,AUC0-t分别为8.9±7.2、16.3±12.3和59.5±25.5ng·h·ml-1;各剂量组t1/2及ke与剂量无关(P>0.05);口服生物利用度<6%。结论: 静脉及灌胃给药后,9-硝基喜树碱在犬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在本实验所用的剂量范围内为线性动力学过程。9-硝基喜树碱灌胃给药后吸收迅速,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阿尼西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 名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00 mg 阿尼西坦胶囊供试品与标准参比制剂三乐喜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阿尼西坦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对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丁酸(ABA) 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情况, 使用3p87 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受试药(T) 与参比药(R) 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 分别为(781.0 ±169.5) 和(792.3 ±156.6) μg·min ·ml-1, 实测达峰时间(tmax) 分别为(40.9 ±9.7) 和(37.3 ±11.5) min, 实测峰浓度(cmax) 分别为(10.4 ±3.0) 和(10.5 ±3.0) μg·ml-1。配对t 检验结果表明, 两制剂的AUC0~t、cmax及tmax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生物等效性检验结果, 两制剂的A UC0~t、cmax有显著性差异(P <0.05)。阿尼西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9.4 ±14.4) %。结论 阿尼西坦胶囊和三乐喜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