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火电厂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出力不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将“自动排泥+污泥均质”污泥预处理方法、主动外循环定量活性污泥供给方法、带回流及双馈调节“湿法”石灰投加方法有效结合,对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并在北方某电厂工程应用,恢复了系统设计出力。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浊度为0.71 NTU,暂硬为0.65 mmol/L,总硬度为4.11 mmol/L,暂硬去除率为84%,总硬去除率为32%,出水水质优于回用要求,自来水取水量每年节约288万t。恢复后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能够大幅减少新鲜水的取用量,提高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保障火电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古交净化水厂机械搅拌澄清池及污泥浓缩池等设施设备因故障长期停用,造成部分设施生锈、腐蚀、管道堵塞、破损,难以继续使用;通过对原机械搅拌澄清池、污泥浓缩池机械传动部分及其配套的过滤器、加药系统、压滤车间、调节池等部分设施进行置换、修复及升级改造,使系统重新运转,有效提高了出水水质,增加了系统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虽然低温低浊水是最难处理的水质之一,但是通过技术改造和调整,使本来适用于高浊度水的机械搅拌澄清池也能用于对其的处理.根据影响产水水质的因素和实际运行状况,通过在清水区增加斜管、改造导流板、找平出水堰槽和改变污泥回流缝等技术改造,不但使出水水质满足后续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指标,而且提高了机械搅拌澄清池的单台出力,解决了电厂生产用水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有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运行要求严格,消耗大量混凝剂和助凝剂,且产生的大量泥渣无法回用等问题,对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进行了改造调试。改造后,在少投加或不投加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的情况下,投加消石灰,出水水质仍然优良。节约了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药品费用,澄清池产生的泥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用作脱硫系统石灰石浆液,既节约石灰石费用,还节约了加药设备的备品配件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满足一级A出水排放标准及污泥脱水含水率60%要求的典型工艺设计:预处理+A2/O处理工艺+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斜板絮凝沉淀+V型砂滤)+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工艺,污泥深度处理采用叠螺机机械浓缩、添加生石灰和三氯化铁调理+隔膜压滤机脱水工艺。实际运行表明,水质抗冲击性强,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工业水处理》2016,(12):81-81
正过滤池的运行周期缩短,将会减少过滤池的出力,并可能造成过滤池的水流短路而使水质变坏,致使软化或除盐水用离子交换树脂受到污染。因此,要及时进行检査和处理。首先应检查上道工序澄清池的处理效果是否良好,澄清池的加药量和出水浊度控制是否良好,然后检査过滤池工况是否正常,并应适当加大反冲洗速度进行清洗处理,如反冲洗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水回用作电厂循环水补充水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某电厂再生水岛工程的设计.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石灰凝聚澄清-过滤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排水在岛内进行中水深度处理,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对补充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电厂水处理设备中,石灰加药系统普遍存在石灰乳配制计量不准、投加时p H控制不精确等问题,运行中还易出现堵塞、板结、飞灰等状况。某电厂通过更换下料设备和改变加药控制方式,解决了原石灰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整个改造实践进行了效果评定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澄清池污泥浓度控制是石灰混凝工艺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澄清池运行的难点。通过对某电厂澄清池排泥系统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采用污泥密度修正的方法对澄清池的排泥进行控制。运行结果表明,澄清池内污泥密度可维持在较窄区间范围内,澄清池运行效果良好,避免了因泥位过高或污泥浓度过低影响混凝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厂石灰法中水处理典型工艺,考察了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对澄清池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池出水pH维持在10.2~10.3、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2~5和0.2~0.5 mg/L时,可以使澄清池保持稳定出水。分析了系统调试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阜新市某污水处理厂原污泥处理系统采用带式脱水机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无法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的要求。为使污泥含水率达标需对原有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工程中采用重力浓缩/化学调理/高压隔膜压滤机进行污泥深度处理。经调试运行,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达到60%以下的设计要求。该文对工程设计及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中的泥砂因自然沉降而余量甚微,活性泥渣少,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混凝处理效果差,严重地影响了出水质量。黄河源水水质见表1,平流池出水水质见表2。为保证机械加速澄清池出水质量和出水负荷,对机械加速澄清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与调试,在调试中研究了混凝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石灰法处理冷轧酸洗废水,对比研究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位置、重金属捕集剂联合"石灰+铁盐"深度处理工艺、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深度处理工艺对冷轧酸洗废水中总铬和总镍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联合高密度污泥处理澄清池出水,当重金属捕集剂、高密度污泥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2 500 mg/L时,处理出水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在厂区现状用地红线范围内进行,无新增用地。本工程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改造为改良AA/O工艺,二氧化氯消毒改造为紫外线消毒工艺,增设平流二沉池及深度处理单元。改造方案拆除综合楼、除臭间、加氯间,新建综合楼、综合一体池、污泥贮池、设备间。污水厂改造后出水水质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通过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低于80%,外运送至污泥处理厂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单纯石灰软化法存在的污泥处理难等问题,开展了粉煤灰协同石灰技术处理城市中水,并回用作工业循环冷却水的研究,考察了投加粉煤灰对处理出水水质、污泥沉降速率、污泥脱水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粉煤灰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还可以加快污泥絮体沉降速率、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从而有利于化学污泥的处理处置。  相似文献   

16.
李亚峰  张文静 《水处理技术》2013,39(1):122-124,128
为了提高电镀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解决斜管沉降池严重腐蚀、砂滤罐出现锈穿、加碱管路堵塞无法加药、中间水池防腐防层脱落等问题,将原有的电镀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并对现有处理工艺方案、处理设备等进行改进,使改造部分自动控制接入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使升级改造后排放的废水排放执行GB21900-2008所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某印染企业生产废水处理采用A/O和卡罗塞尔氧化沟两种工艺,因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对生化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出水水质不稳定.通过调整工艺运行参数,加强废水处理厂的精细化管理,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对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及污泥脱水设备的改造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污水厂产生大量含水率较高的污泥,且填埋场地较为紧张的问题,提出应用以"氯化铁+石灰"为改性剂并引进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措施。以云南省昆明市某水质净化厂改建工程为例,水质净水厂连续6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使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60%左右,污泥由160 t/d降至87.2 t/d,污泥减量率达45.5%。高压带式连续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能够满足国家对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等的要求,该工程实例可为相似工程污泥减量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夏季兰东水厂水旋澄清池难以处理高浊度黄河水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进水头部和强化絮凝加药的改造方案。按相似比设计出强化水旋澄清器,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水旋澄清器可以使浊度去除率提高约3%左右。改进进水头部和强化絮凝加药改善了水力条件和增强絮凝效果,提高出水水质,满足供水量。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某电厂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脱硫废水,出现出水悬浮物、氟离子和CODCr超标,无法满足后续处理系统进水水质要求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研究,提出降低脱硫废水含固率、保证石灰乳计量泵正常运行、脱硫废水曝气池曝气管优化及优化CODCr测定方法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运行结果表明,脱硫废水的出水水质达到DL/T 997—2006《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要求,满足后续处理系统进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