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银工艺在锦纶针织织物表面沉积银纳米颗粒,探究氨水作为主络合剂、Na_4EDTA为辅助络合剂对锦纶织物化学镀银过程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银镀层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并测试织物表面电阻、增重率及镀层结合力。结果表明:Na_4EDTA作为辅助络合剂可增加镀液稳定性,降低织物表面电阻,但浓度过高会明显降低银沉积速度,导致织物表面电阻上升;织物表面沉积的颗粒为单质银,结晶较为完善,随着Na_4EDTA浓度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减小,镀银层颗粒变小,镀层均匀致密;Na_4EDTA有助于提高银镀层与织物的结合力,随着Na_4EDTA浓度增加,镀层耐磨性提高,摩擦后镀层失重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多巴胺膜改性涤纶织物,通过多巴胺原位聚合的方法改善静电纺功能层与涤纶织物之间的界面结合力,研究多巴胺的浓度对水洗前后改性涤纶织物的克重、透气率、静电半衰期、亲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技术可成功的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聚多巴胺膜附着在涤纶织物表面,聚多巴胺提高了纤维膜对涤纶的粘附能力和成膜连续性,当多巴胺的浓度为6 g/L,改性涤纶表面膜形态较好,改性后涤纶的亲水性、抗静电性、力学性能和耐水洗性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并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修饰玻碳电极材料,研究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1 mol/L的Na_2PO_4-C_4H_2O_7(pH=4.0)缓冲溶液中,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显示出较高的催化特性.在优化条件下,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浓度0~3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均为1.8×10~(-8) mol/L.将该电极用于检测污水中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含量,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可降解染料抗污染的催化膜材料,首先用多巴胺(DA)对聚偏氟乙烯(PVDF)粉末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的PVDF粉末制备了多孔平板膜,随后利用聚多巴胺的还原性原位在膜中负载和固定了银纳米颗粒,得到了PVDF/PDA/Ag催化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对膜进行表征,并用亚甲基蓝溶液对膜的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DA改性的PVDF膜表面和膜孔中成功引入了Ag纳米粒子;随着催化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40℃,催化膜对亚甲基蓝的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由0.088 min~(-1)增加到0.394 min~(-1);实验中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0.066 15 min~(-1),活化能Ea值为56.13 k J/mol,而且催化膜表现出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在重复使用8次后,降解率仍保持在80.8%以上.  相似文献   

5.
丝胶蛋白整理对氧化竹原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竹原纤维织物在服用性能方面抗皱性较差的问题,首先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织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织物进行抗皱改性整理.测试了在不同氧化剂浓度以及不同丝胶蛋白溶液整理条件下竹原织物的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整理结果表明:氧化竹原织物经丝胶蛋白溶液整理后抗皱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最佳整理方案为:氧化剂NaIO4质量浓度4 g/L,丝胶蛋白溶液质量分数3%,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2 h.  相似文献   

6.
对氢氧化钠溶液(碱减量)处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丝素/纳米银改性研究,旨在改善碱减量涤纶织物的耐磨、透气与表面光洁等性能。通过丝素浓度、丝素银氨混合体积比以及浴比三因素的正交试验和显微镜表面观察,并对改性涤纶织物的断裂强力、起毛起球、悬垂、透气等性能进行测试,探讨了改性工艺。结果表明:当丝素浓度为0.8g/L、丝素与银氨溶液混合体积比为7∶3、浴比为1∶50时,织物的悬垂系数提高了51.9%,透气率提高了6倍,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但织物的断裂强力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利用上浆机将氧化石墨烯层层组装到锦纶长丝上,并利用水合肼进行还原处理制备石墨烯改性锦纶长丝,期望制备柔性导电面料。探究了不同组装次数下锦纶长丝的表面形态、断裂强力以及导电性,并将其织成织物进行耐洗性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锦纶长丝的电导率大于1×10-~(-4)S/cm;织物经向、纬向的初始电导率分别为2.12×10~(-3)S/cm和3.88×10~(-2)S/cm,5次水洗后经向、纬向仍分别能达到8.89×10~(-4)S/cm和1.95×10~(-3)S/cm,说明本工艺处理的锦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一定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纳米级TiO2制备成悬浮液做为抗菌整理剂,通过浸轧工艺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测试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织物抗菌性能加强;在TiO2悬浮中添加黏合剂和分散剂,并经过160℃高温烘焙,有助于改善抗菌织物的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9.
由三乙胺和溴丙烯在丙酮溶剂中通过N-烷基化反应合成抗菌单体N,N,N,N-三乙基乙烯基溴化铵(TAAB),并通过雾聚合法制备抗菌棉织物。首先使用雾化硝酸铈铵水溶液处理棉织物表面,通过铈离子的氧化在纤维素分子链上生成自由基活性点,雾化抗菌单体(TAAB)溶液处理该活化棉织物表面,引发接枝聚合获得改性抗菌层。红外(FTIR-ATR)测试结果显示,抗菌单体已成功接枝聚合在棉纤维表面;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纤维织物对大肠杆菌等具有良好抗菌性,抗菌率可达90%以上。改性后的抗菌织物其透气、吸湿性能下降不多,拉伸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Ag纳米粒子在膜中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通过多巴胺(PDA)在聚苯硫醚(PPS)膜表面自聚合,形成PDA包覆的PPS膜(PPS@PDA),在碱性条件下将PPS@PDA膜浸泡在不同浓度的AgNO3溶液中,制备PPS@PDA/Ag膜;采用FT-IR、XRD、XPS、SEM等方法对改性PPS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负载Ag纳米粒子的PPS膜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结果表明:膜的亲水性大大提升;改性后Ag纳米粒子成功地在膜的表面及内部形成;随着Ag纳米粒子浓度的增加,改性膜的抗微生物污染性能逐渐增强,对于大肠杆菌产生了(5±1)mm的抑菌圈,而对于金黄葡萄球菌产生了(3±1)mm的抑菌圈,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以高收缩锦纶为添纱/衬垫纱,双股锦纶为面纱,通过改变衬垫/添纱比和浮线长度共设计了9块无缝针织织物,并对经过热水收缩处理后的9块织物进行压缩性能、弯曲性能、表面摩擦性能、拉伸性能等织物风格性能的测试,并利用模糊聚类法对织物的手感风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添纱组织高收缩锦纶绉织物表面起绉程度大,织物厚实、蓬松,手感硬挺、粗糙;衬垫组织高收缩锦纶绉织物表面起绉程度小,织物较薄,手感柔软、光滑;并且随着浮线长度的增加,高收缩锦纶绉织物的蓬松性和拉伸变形能力增加,压缩回复性、弯曲变形能力以及表面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高收缩锦纶为添纱/衬垫纱,双股锦纶为面纱,通过改变衬垫/添纱比和浮线长度共设计了9块无缝针织织物,并对经过热水收缩处理后的9块织物进行压缩性能、弯曲性能、表面摩擦性能、拉伸性能等织物风格性能的测试,并利用模糊聚类法对织物的手感风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添纱组织高收缩锦纶绉织物表面起绉程度大,织物厚实、蓬松,手感硬挺、粗糙;衬垫组织高收缩锦纶绉织物表面起绉程度小,织物较薄,手感柔软、光滑;并且随着浮线长度的增加,高收缩锦纶绉织物的蓬松性和拉伸变形能力增加,压缩回复性、弯曲变形能力以及表面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氧化铌掺杂的钛基PbO2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氧化铌改变了沉积PbO2的晶型分布,电极表面出现α-PbO2晶型,提高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度及电子传递效率;同时晶体尺寸略有增大,排列规整均匀.氧化铌最佳掺杂质量浓度为3.5 g/L,改性电极的析氧电位上升到1.523 V,阶跃氧化电流达到0.155 9 A,强化寿命延长到702 min,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利用所制备改性电极降解分散蓝B的最佳降解条件:溶液pH值为2,电解质NaC1浓度为0.7 mol/L,电流密度为40 mA/cm2,1h后脱色率可达89%,脱色动力学可用拟2级反应描述.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液着色黏胶绿色环保、柔软、吸湿性好和锦纶耐磨性强的特性,将2种纤维以不同的比例混纺得7种纱线,采用相同的工艺条件在针织无缝内衣机上编织,对7种织物进行了刚柔性、抗起球起毛性、透气性、吸湿性、耐磨性、顶破强力等力学和舒适性测试,使用灰色聚类对7种织物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判,发现黏胶/锦纶(25/75)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好,纯锦纶织物综合性能中等,黏胶/锦纶(65/35)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5.
多种组份的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是纺织品检测中最为繁锁而又重要的内容。选择涤纶/毛/腈纶/粘胶/棉/锦纶六种组份的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选用合适的化学溶剂,设计了三种试验方案,按标准AATCC20A-2013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测试与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涤纶/毛/腈纶/粘胶/棉/锦纶六组份混纺织物定量分析选用的较为合理的化学溶剂为次氯酸钠溶液,20%的盐酸,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甲酸氯化锌溶液,70%的硫酸。在测试中纤维溶解的顺序是首先溶解羊毛、然后再依次是锦纶、腈纶、粘胶、棉。这样所得的测试结果与实际纤维含量值最为接近,测试结果准确性高与重现性好。这对多组份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具有优异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ZnO),然后通过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对PP进行表面亲水处理,获得改性PP熔喷材料(M-PP),通过浸渍法将壳聚糖(CS)和ZnO依次负载在改性后的M-PP上,制备得到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进行形貌、结晶结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为梭状形貌,长度为200~600 nm,结晶结构完整,ZnO与CS均匀分布在M-PP的表面;随着ZnO质量浓度的增加,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随之提高,紫外线防护系数(UV protection factor, UPF)值也随之增加;当ZnO负载质量浓度为2 mg/mL时,ZnO/CS@M-PP复合熔喷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99%,UPF值为139.97。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锦纶织物为基布,以苯胺为单体,制备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柔性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首先探讨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的影响。其次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最后研究了其强力、吸湿速率、牢度等服用性能。结果表明: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影响较大。制备的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既具备良好的吸波性能,又兼具良好的润湿性、强力、牢度,为最终开发出较为实用的吸波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亚麻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的染色性差和色牢度低一直是制约高档亚麻织物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PDA,将PDA与NaOCl进行氯胺化反应,经Hofmann重排使部分酰胺基转变为活异氰酸酯基团,与亚麻纤维素大分子上的-OH基反应,在亚麻纤维素的大分子接枝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DA).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聚合体系温度、反应时间、PDA浓度对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接枝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DA)能够明显改善亚麻的染色性和色牢度.并通过染色实验考察改性后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碳纳米管在棉无纺布基底上沉积制备了导电纳米复合涂层织物,研究了分散液离子强度对涂层织物导电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在海藻酸钠辅助分散的碳纳米管水溶液中添加浓度为0.1M·L~(-1)的氯化钠时,碳纳米管分散液的分散稳定性有所下降,同时织物表面涂层的沉积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涂层织物的面电阻降低;当在织物表面循环组装5个周期时,面电阻值可以达到105Ω·sq~(-1),与不添加氯化钠的溶液制备的织物相比,面电阻下降了33Ω·sq~(-1),表明氯化钠的引入显著改善了涂层织物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20.
在含牛磺酸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聚牛磺酸薄膜.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聚牛磺酸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聚牛磺酸膜修饰电极对D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和选择性,DA与AA氧化峰电位差达220 mV,对DA的电流响应灵敏度高出AA近十倍.在5×10-6~ 1×10-4 mol/L范围内,DA的浓度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检测限为1.0×10-6 mol/L.该修饰电极能在AA共存时选择测定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