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探究层状非饱和土中桩基的竖向振动响应,基于非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考虑基质吸力、三相(固相、液相和气相)压缩特性和饱和度对动剪切模量的影响,结合Euler-Bernoulli杆理论,建立三维轴对称简谐荷载作用下层状非饱和土中端承桩的竖向振动响应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势函数法和算子分解法求解土体波动方程,通过桩–土耦合条件和阻抗函数传递性求解桩顶动力阻抗频域响应的解析解,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和卷积定理得出桩顶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验证所得解的正确性后,研究分层土的模量比和厚度比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层上硬下软时,桩顶动刚度与阻尼的波动性减弱,导纳存在“小峰夹大峰”现象,峰值变大,反之,导纳呈“大峰夹小峰”。相比于上下均质土,桩底反射信号明显减弱。软土层越厚,桩顶动力响应的振荡幅值越大,土层厚度不一时,速度时程曲线中土层分界面出现反射信号,反射位置与土层分界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平面应变假定基桩振动理论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严格考虑桩土纵向耦合振动条件的,桩顶受到任意激振力作用的端承桩桩顶频域及时域响应进行解析求解,推导求得了桩顶位移、速度频域响应、桩顶复阻抗的解析表达和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的桩顶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将所得严格解与基于平面应变假定的桩基纵向振动理论频域和时域理论解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比较范围涉及土层对桩的局部复阻抗、桩顶幅频响应、速度导纳、桩顶复刚度和桩顶时域响应等方面,并得到若干重要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平面应变假定的合理运用,以及进一步明晰桩土耦合振动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土体三维非均质性情况下,对变截面粘弹性桩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边界条件,利用复刚度传递平面应变土体模型求得纵向不同性质桩侧土层的复刚度,进而对各段变截面桩身从下往上逐段推导得到单桩桩顶受纵向激振力作用下的桩基振动的频域响应解析解;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的时域响应半解析解;最后,研...  相似文献   

4.
从三维轴对称土体模型出发,考虑土体三维波动效应,对黏弹性支承桩在任意竖向激振力作用下与土体的耦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假定桩为竖直、弹性、等截面体,土为线性黏弹性体,其材料阻尼为黏性阻尼。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将定解问题转换到拉普拉斯域内求解。通过引入势函数,将土体位移进行分解,从而将土体动力平衡方程进行解耦,求解得到土体的振动模态形式,再利用该解,以小应变条件下桩土接触面上力平衡和位移连续条件来考虑桩土耦合作用,求解桩的动力平衡方程,得到拉普拉斯域内桩的位移函数解析解,进而可得到桩顶速度导纳函数解析解,采用卷积定理和傅里叶逆变换,求得了半正弦脉冲激振力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基于所得解对速度导纳曲线和速度反射波曲线进行了量纲一的参数讨论,以揭示桩的纵向振动特性,为基桩动测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复刚度传递多圈层平面应变模型的桩动力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土体非线性情况下,对桩动力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假设土体为黏弹性体,把土体沿径向分为多个圈层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利用平面应变土体模型,结合边界条件对各圈层土体从外至内通过复刚度传递,求得土体与桩接触面上的复刚度,进而推导得到单桩桩顶受纵向激振力作用下的桩振动方程的频域表达式,随后求解得到桩顶的阻抗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然后,利用卷积定理和Fourier逆变换得到桩顶的时域响应;最后,分别对多工况条件下桩顶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由于施工效应影响所导致的桩周土参数变化对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的影响情况,为采用桩基础的各类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桩的完整性检测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效应,对均质滞回材料阻尼土中弹性支承桩桩顶扭转振动时域响应进行解析理论研究。首先建立桩与滞回阻尼土在谐和振动条件下的定解问题,然后先对土层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并得到土体振动扭转角形式解,接着依据平衡条件将该形式解耦合进桩身动力平衡方程,并通过对桩动力平衡方程的求解,最终得到桩顶扭转角和速度频率响应解析解和半正弦脉冲激励作用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通过与其他相关理论解的对比验证该解的正确性和适应性,并对桩土相互作用时桩顶扭转振动时域特性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桩周土滞回阻尼、长径比、模量等常规参数对桩顶时域响应的影响,得到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7.
考虑土体材料的滞回阻尼和桩周土–桩–桩芯土耦合振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大直径管桩纵向振动频域特性进行理论研究。假定桩为一维杆,土体为轴对称均匀黏弹性体。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桩周土和桩芯土纵向位移频域解,然后利用桩土位移和应力连续耦合条件求得桩顶频域响应解析解。将所得解完全退化到实心桩的解,验证解析解的合理性。分析桩长、土体剪切模量和桩径对桩顶复刚度的影响,得到各参数对桩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分析表明:桩长增大,桩顶复刚度的振荡幅值和共振频率均显著减小,但当桩长增大到一定桩长的时候,增加桩长基本没有影响。土体剪切模量越大,桩顶复刚度的振荡幅度越小,且桩周土剪切模量的影响比桩芯土更为显著。外径的增大或内径的减小,均会使桩顶复刚度的振荡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Rayleigh-Love杆模型和三维连续介质模型,综合考虑土体竖向波动效应和桩身横向惯性效应,建立三维轴对称径向非均质黏性阻尼土–大直径管桩纵向振动相互作用分析模型;通过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复刚度传递法,递推得到桩芯、桩侧土体与管桩内外壁接触界面处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桩-土完全耦合条件推导出大直径管桩桩顶动力阻抗解析解;进一步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和卷积定理,求解出大直径管桩桩顶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将所得解析解退化并与已有解答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参数化分析,探讨桩身泊松比、桩身波速、桩侧土施工扰动效应对大直径管桩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桩身泊松比的增大,桩顶速度导纳曲线振幅和共振频率均减小,且反射波曲线出现明显的振荡现象。(2)桩顶速度导纳曲线和桩底反射信号的幅值随桩身波速的增大而增大。(3)考虑桩身横向惯性效应时,施工扰动效应对桩顶动力响应的影响更为显著。(4)通过将推导所得解退化并与已有相关解答解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和精度,可为桩基纵向振动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了解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的竖向振动特性,基于Boer多孔介质理论,考虑激振频率对摩擦桩桩底土体动刚度的影响,采用平面应变模型并结合桩土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推导求解得出了饱和黏弹性半空间地基中摩擦桩的竖向动力阻抗模型公式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解并验证了其合理性。进一步通过参数化对比分析探讨了桩基埋深比和土体渗透系数对所得竖向动力阻抗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的影响规律。解析推导得出的对应竖向动力阻抗模型公式和桩顶速度时域响应解,丰富了桩基动力学的理论,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已建立的非饱和土中的波动方程,研究了瞬间扭转荷载作用下桩的动力响应问题。在频域中,得到了桩顶位移和速度的响应函数。利用付立叶逆变换,给出了半正弦脉冲激励下桩顶速度时域响应半解析解。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响应的影响。最后将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退化解和饱和土扭转振动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宁波地区常用的各类工程桩产生病桩的原因,归纳了设计人员对各类病桩采取的相应加固措施。总结出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等病桩通过管内浇注混凝土、接桩、桩底注浆等实用可行的病桩治理方法。使病桩经加固处理后能满足桩原承载能力和完整性要求,达到正常的使用条件,节约建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多个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桩基施工中出现的偏桩、断桩、短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和桩型不同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并首次提出有害偏桩和无害偏桩、摩擦型短桩和端承型短桩等概念,以供同类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德生  徐佳炜  赵洪波 《山西建筑》2007,33(30):122-123
综述了日本桩基施工的分类、变革、发展,详细介绍了日本桩基础的先进技术:嵌岩桩、扩底桩,并研究了日本桩基施工的今后动向,从而推动我国桩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沉管灌注桩质量测试方法。首先在测试理论的基础上,评述测试过程和结果,然后对断桩和缩径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翔  孙剑平  夏风敏 《建筑结构》2020,50(6):57-60,28
基于多桩型复合地基理论,将长短桩应用于复合桩基的加固设计中。针对某高层住宅楼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对桩基加固设计方案选择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采用补较长钻孔灌注桩加固处理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方案,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变形稳定,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倾斜,取得了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处理厂和水厂的构筑物均需考虑抗浮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夹芯桩用于构筑物的抗拔和抗压的办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工程检测,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夹芯桩的计算公式,也对其构造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涛 《城市建筑》2014,(23):137-138
水处理厂和水厂的构筑物均需考虑抗浮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夹芯桩用于构筑物的抗拔和抗压的办法。经过理论计算和工程检测,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夹芯桩的计算公式,也对其构造和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某工程桩的可打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某电厂工程试桩进行的不同桩型和桩长的可打性试验。试桩过程中进行了打桩跟踪监测 ,获得了锤击数、桩身最大应力、能量等测试数据和深度的关系。监测结果为工程桩选型及施工设备选择提供了依据 ,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京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废弃桩拔桩施工中,根据拔桩施工的工作机理及拔桩过程中的断桩原因和处理方法,采用套桩成孔减摩法和钢丝绳套断桩法相结合的方案,不受桩的形式和桩径限制,实践证明该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客运专线工程实例,从CFG桩及桩间土的应力和沉降两个方面对桩帽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桩帽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作用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