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浦东国际机场一体化交通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体化交通中心是国际上大型枢纽机场航站区陆侧空间规划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论述了浦东机场一体化交通中心概念的产生,通过航站区陆侧交通需求分析,确定了交通中心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通中心规划设计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大型机场进入新建和改扩建的高峰期。大型机场旅客流量大、出行方式多样、组织流程复杂,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方案,使大型机场陆侧交通高效便捷,是大型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天津机场陆侧交通为例,对机场陆侧交通系统及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流线设计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作为解决机场陆侧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的解析,以期为我国机场换乘中心的建设提供借鉴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我国枢纽机场陆侧交通组织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瑶峰 《华中建筑》2012,30(6):69-73
机场陆侧交通是机场和城市联系的纽带。我国枢纽机场陆侧公路交通出现拥堵的同时,轨道交通的引入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该文从我国枢纽机场陆侧交通组织的现状和形势出发,对陆侧交通组织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陆侧交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我国枢纽机场陆侧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易田 《城市建筑》2022,(4):121-124
山原地区地形地貌较平原地区更为复杂,机场航站楼设计除了需要解决建筑本体功能及流线等基本问题外,还需要处理与地形相关的升维矛盾.本文通过某大型枢纽机场的方案设计实践,总结了一种在特殊地形地貌区域内,航站区陆侧与空侧站坪高差较大条件下的陆侧综合交通中心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航站一体、多维融合"的设计概念,通过借鉴城市TOD模...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口市美兰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飞速增长,机场2号航站楼的扩建工程即将拉开序幕,而场内、外地面交通组织及机场对外交通规划作为机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航空枢纽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机场规划旅客、货运吞吐量,预测陆侧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并基于该预测结果提出合理的陆侧交通组织方案及通道规模,以确保整个航空枢纽高效、便捷地运营。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口市美兰国际机场航空业务量飞速增长,与之配套的陆侧交通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机场旅客的需求。对现状美兰机场内、外部地面交通组织以及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机场远期规划对远景交通量进行了分析预测,以此为基础提出海口美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方案,通过对改造方案的介绍,对其他类似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巍 《云南建筑》2010,(6):38-40
枢纽型机场是中枢航线网络的节点,是航空客货运的集散中心。机场陆侧交通系统合理性是机场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而且也决定了机场与城市之间有机衔接。通过对首都机场T3航站区陆侧交通系统设计实例的分析研究.根据首都机场航站区规模和总体布局条件.分析航空旅客交通特性.提出了陆侧道路系统分析思路和原则.引申出来的“三主三辅”、“逐级分流”、“复循环路”和“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可为多交通流线、多层面交通衔接转换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可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改造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9.
唐恒 《山西建筑》2012,38(17):31-32
对机场主要的陆侧交通方式——公路交通和轨道交通作了介绍,就陆侧交通方式与航站楼的衔接进行了探讨,并提到了地面交通中心给旅客带来的便利,为航站楼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上海机场正逐步建成国际枢纽机场,对于浦东机场二期工程在陆侧交通的客流和车流的控制诱导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指挥部立足当前形势需求规划构建了崭新的综合交通信息管理平台,以此实现综合交通信息的本地管理、两场互通、服务上海的目标。本篇较为详细的描述了新建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的总体建设目标、平台构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肖锋 《山西建筑》2012,38(3):21-22
结合重庆江北机场实际情况,对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具体的规划原则及思路,着重阐述了该机场引入的多种交通方式及换乘途径等内容,对国内其他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宗传苓  谭国威  张晓春 《规划师》2011,27(10):23-29
由于需求与供应特征的不同,高铁车站的选址理念会不同,依托高速铁路车站建设的高铁枢纽在规划设计理念上也各有鲜明的特色.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境内车站——深圳北站和福田站的综合交通枢纽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模式,前者选址于城市副中心,采用的是一般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建设方式,属于典型的功能定位高、基础条件好、配...  相似文献   

13.
王浩 《建筑创作》2006,(12):178-183
本文通过对进出机场交通方式的研究,指出建造连接机场的地下或地上城市铁路干线是应对机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满足枢纽机场的陆侧容量要求的唯一途径。对亚洲部分枢纽机场轨道车站与航站楼联系进行了分类与比较,再以北京首都机场的扩建为例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史古城正普遍饱受旧城盲目改造、交通拥堵及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建立低碳绿色多模式交通系统将是解决古城交通问题并引导古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历史古城交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战略,并重点从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低碳绿色多模式交通系统的核心举措:(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建立系统、舒适的步行与自行车道系统;(3)控制古城小汽车保有量,调控小汽车通行;(4)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透明玻璃、印刷玻璃,透明聚肽酸脂元素,有孔钢铁及铝合金等材料的应用使新建的上海南站达到透明度强和现代化的感觉,并巧妙利用北向天窗避免了眩光问题。整个车站将形成融地铁、轻轨,城市公交,高速高架道路与铁路客栈为一体的立体枢纽。  相似文献   

16.
王腾 《城市建筑》2014,(11):391-39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高铁等轨道交通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这对我国航空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促使航空枢纽在发展中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大型机场向综合交通枢纽转型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速交通中心,长三角网络城市形成的关键性与战略性的节点。作为集空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磁悬浮、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的交通枢纽,在分析其建设机遇、战略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集疏散系统的关键问题并确定集疏运交通模式,并针对枢纽外围快速集疏运通道、本体配套交通设施及枢纽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研究,为以后类似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树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张剑锋 《城市建筑》2014,(4):230-230
文章针对金华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选址、交通衔接、站区综合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金华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