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通过对实际生产情况的分析,找出了提高引进的四效逆流柴仑巴蒸发系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对所采取的措施如减少设备故障,保证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稳定Ⅳ效蒸发室压力;科学洗效、提高洗效质量等逐一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利用结晶硝铵装置二段蒸发后的废热蒸汽对回收浓水进行蒸发提浓,使膜处理回收浓水温度大幅提高,并减少了回收浓水对硝铵溶液二段蒸发及真空结晶的影响,保证了结晶硝铵装置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张术山  魏东 《氯碱工业》2008,44(1):25-30
对三效顺流、四体三效及三效四体3种生产质量分数42%等高浓度烧碱的蒸发工艺的优劣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四体三效工艺在隔膜法烧碱蒸发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化学工程》2016,(12):75-78
简述了目前生产高黏度聚合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的3种生产工艺,为解决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填料污染、纯MDI质量差等问题,文中结合现有工艺的特点设计了短程蒸发+分离塔组合新工艺,对新工艺进行了物料平衡模拟以及短程蒸发器关键参数计算,并将短程蒸发+分离塔新工艺进行了工业化实施。为实现新工艺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开展了短程蒸发+分离塔新工艺下的刮片材质优化、防飞溅挡板优化、操作温度优化等。通过设备及工艺条件优化,短程蒸发+分离塔新工艺工业化装置实现6个月以上的长周期运转,同时中间体M中重组分质量分数、PM中二聚体质量分数都较现有工艺大大降低,新工艺生产的高黏度聚合MDI的低温稳定性、长期储存稳定性均优于分离塔工艺,高黏度聚合MDI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文中通过工艺流程设计、模拟计算、工业化实施、装置运行优化等,将短程蒸发+分离塔新工艺成功地用于生产高黏度聚合MDI。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氨汽提尿素装置二段蒸发分离器技术改造的情况,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解决二段蒸发结晶堵塞、提高真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安亮 《人造纤维》2007,37(2):37-39
吉林化纤公司酸站单效蒸发系统投入运行初期,曾出现很多故障,严重地影响纺丝质量。主要有蒸发进水、大导管漏真空、加热器列管漏酸等故障。经对这些故障分别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问题得以解决,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飞铁泵在熔融尿素泵上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远文 《大氮肥》2000,23(5):319-319,323
赤天化尿素装置蒸发熔融尿素泵 (340 1 J)原设计为单台运行 ,且无进出口阀门。 1 994年 ,为克服单泵运行出故障后需要停蒸发、中断造粒、检修时间长、质量不能保证的缺陷 ,增设了备用泵和进出口阀门 ,达到方便倒泵操作 ,泵故障后不影响蒸发停车。有充裕的时间检修备用泵 ,泵的无故障运行时间延长。但由于备用泵进出口管弯头、阀门阻力等因素影响 ,仅能满足 1 0 5%的负荷生产。1 问题的提出1 997年 5月 ,公司引进瑞士卡萨利尿素高效合成塔板技术 ,对尿素合成塔板进行了彻底改造 ,使尿素合成塔内CO2 转化率提高较大 ,提高了合成塔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董琪  闫艳波 《中国氯碱》2002,(11):32-33
通过对蒸发工段离心机及其相关辅助工艺的改进,克服了原有离心机振动的问题。同时 降低了碱损失,进一步降低了蒸汽消耗,保证了蒸发工段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了成品碱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在提倡质量、安全、经济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化工产业工艺生产过程中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背景下,认知氯碱企业烧碱蒸发工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蒸发工艺生产的优化改造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在资料分析与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上,就影响蒸发工艺生产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蒸发工艺改造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斯巴甜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盐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通常经过预处理后进行蒸发脱盐处理。实验主要介绍了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技术处理阿斯巴甜废水中试的关键技术参数选择方法和运行参数状况。首先采用小试实验,确定中试的蒸发温度、操作压力等关键参数,再通过一套MVR中试装置进行阿斯巴甜废水蒸发结晶,通过21.3倍蒸发浓缩,蒸发淡水回用于生产,结晶盐中Na Cl质量分数达97.51%,达到回收利用要求,实现了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趋零排放。  相似文献   

11.
吴城天然碱矿所采地下卤水,近来NaCl的含量突然增高,对直接蒸发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影响较大.文中对天然高盐卤水加工过程中如何降低纯碱中含盐量,保证纯碱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在理论上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氯化铵废液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氧化钙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氯化钙的工艺,包括氧化钙与氯化铵的反应过程和氯化钙溶液浓缩除氨过程。对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氯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以及减压蒸发过程中的真空度、蒸发温度、蒸发时间对体系中氨和氯化钙质量分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80℃,氧化钙与氯化铵物质的量比为1.3∶2,氯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35%。脱氨最佳条件:真空度为80 k Pa、蒸发温度为100℃,蒸发时间为90 min。蒸发浓缩后溶液中氨的质量分数为0.03%、氯化钙质量分数为62%。该工艺在生产氯化钙的同时回收氨再利用,实现了氯化铵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马弘巍 《贵州化工》2011,36(5):58-59
在生产中,一效蒸发器易发生结垢、蒸发出浓不稳定、产能低、蒸发效率低、易受外界蒸汽管网影响的诸多问题,经分析管式降膜蒸发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组态程序,提出蒸发器效体DCS控制的要点和难点,调整和优化蒸发操作,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造,降低了蒸发器结垢的可能性,保证蒸发器的高效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SO3蒸发和冷凝工艺参数的选择、液体SO3成品的储存与运输、发烟硫酸混溶作业,以及环境保护等相关经验。针对液体SO3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指出在液体SO3生产中要防止蒸发器产生"过度蒸发",即控制蒸发后发烟硫酸的游离SO3质量分数不低于25%。认为采用"暖房"是解决液体SO3成品储存简易、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守特 《天津化工》2010,24(6):45-47
介绍了三效逆流降膜蒸发工艺以及双效逆流降膜蒸发工艺,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三效逆流降膜蒸发工艺在提高蒸汽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生产运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烧碱蒸发浓缩一般都采取双效,三效顺流或逆流流程。在保证烧碱成品质量的前提下,为降低烧碱的蒸发汽耗,往往需要蒸发系统连续平稳地出料。为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连续测定浓效的碱液浓度,使碱液在保证成品质量前提下以最低浓度出料。测定碱液的浓度一般是用化学法,其特点是比较精  相似文献   

17.
黄宝玉 《天津化工》2013,27(1):31-33
蒸发结晶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单元操作。蒸发结晶又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大部分是靠加热的方式来进行的。在加热过程中,物料与加热介质(如水蒸气)之间的传热温差是很关键的因素,温差越高,传热效率也越高,并且可以提高设备蒸发能力。但是,传热温差过高会引起蒸发结晶操作的不稳定,不容易控制,物料粘壁,影响热量传递,甚至造成加热器堵塞,导致装置需频繁停车处理,不能连续稳定长周期运行。因此,必须合理选择传热温差,以保证生产装置在高效、稳定的状况下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蒸发浓缩设备是明胶生产过程中最重要设备之一。蒸发机的技术性能,对于明胶产品的质量,以及明胶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应用于明胶生产的蒸发机都是选用通用的各种类型的蒸发机,如单效的外循环蒸发  相似文献   

19.
王真琴  吴福生 《橡胶工业》2003,50(4):218-220
对国内4家炼油厂生产的高芳烃油产品进行了理化分析,并研究了高芳烃油中芳烃和烷烃质量分数及蒸发损失量对SBR1712充油工艺及物理性能的影响。当采用芳烃质量分数较大、烷烃质量分数和蒸发损失量较小的高芳烃油,SBR1712的充油工艺性能及生胶的物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高小龙 《河南化工》2010,27(10):69-70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操作工的技能以及生产设备的限制,就会造成一部分的液态烃类组份发生气化而进入大气,形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本文重点针对油品储存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现象、蒸发损耗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