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红外光谱在石油地质的研究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E.E.布雷的“芳烃结构分布指数”提出鉴别生油岩的指标,被认为可以比较直接评价生油条件。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多维数据处理方法,籍助于电子计算机对红外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对生油岩的判别和分类进行对比和探讨。我们选择了湘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芳烃红外图谱17个峰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   相似文献   

2.
芳烃生物标志物热稳定性好、抗降解能力强,指标参数可持续应用到干气阶段,尤其是东濮凹陷深层热演化程度高。开展芳烃生物标志物研究就更为重要。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深层原油及烃源岩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约200种芳烃系列化合物.确立出芳烃生物标志物在研究区有效的石油地质应用指标。研究认为,该区芳烃组成以三环芳烃为主,浅层芳甾类化合物较多,三芴系列相对组成中以高硫芴为特征,三方甾烷参数、甲基菲指数及烷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比值均可作为该区有机质热演化特征研究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石油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石油地质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油直接进样分析显示原油组分中链烷烃、环烷烃、单环芳烃、双环芳烃和三环芳烃非常有规律地分布在特征区域。化合物鉴别定性准确可靠,能获取原油烃组成的详细特征。和传统色谱分析相比,轻烃分析可实现C6-C10轻烃组分中的单体烃的分离和识别,能提供更为丰富的轻烃指纹信息。生物标志物多环萜烷的分析可实现高碳数低含量三环萜烷与五环萜烷的分离和识别,伽马蜡烷也得到很好的分离。研究表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油岩和石油中芳烃馏份对我国地化工作者并不陌生,但系统地对芳烃组成的研究及其应用还不普遍,文献上的报导也仅仅是一些探索性研究。从理论上讲,芳烃化合物不仅是种类繁多,而且在分子量分布上有高度的重叠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标样共注实验、保留指数对比、结合化合物结构及性质,对石油和沉积有机质中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多环芳烃化合物的C1-和C2-烷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化合物进行了鉴定,确定了其在HP-5MS色谱柱上的保留指数。研究结果纠正了多个前人鉴定有误的异构体,完整、系统地确定了4个C1-和14个C2-烷基取代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保留指数和色谱质谱出峰顺序,初步探讨了石油及沉积有机质中烷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2015,44(11):1388
建立了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表征馏分油芳烃分子组成馏程分布的分析方法。以不同环数芳烃标样的"沸点-色谱保留时间"关系曲线为芳烃试样色谱图馏分切割的依据,利用此方法表征了试样Y中芳烃的分子组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结构的馏程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各馏分段中芳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此馏分段的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4,可由此预测芳烃试样在任意馏分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相同馏分段中,芳烃不饱和度越高,平均碳数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侧链碳率越低。该方法开拓了分子水平表征石油及其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概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主要是研究含油地质体形成、分布和预测的科学,与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有密切的联系,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各学科基本理论,多种方法技术和辩证思维,实现从认识含油地质体到能动地发现和改造含油地质体的转变,是它的最主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低成熟石油的存在已极大的引起了石油地球化学界和石油地质学界的兴趣和关注。以往对低成熟石油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成烃机理方面,而对其地质分布的空间行为以及油藏的地质产状特征等方面研究甚少。文中主要对我国含油气盆地中低成熟石油的地质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归纳,分别对低成熟石油区域分布特征、空间纵向埋深和产出层位的分布特征以及低成熟油藏的地质产状类型和在沉积盆地中赋存的可能位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低成熟石油的找油方向。我国低成熟石油地质分布特征及找油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钠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庆糠醛抽出油为原料,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石油磺酸钠。将石油磺酸钠分离提纯后,经电喷雾(API-ES)质谱分析获得了石油磺酸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用核磁共振方法得到了烷链支化度和芳香度,经计算得出石油磺酸钠的平均碳数、平均芳碳数、平均饱和碳数以及烷链甲基的平均个数。这些结构参数直观地表征了石油磺酸钠中烷基芳烃的平均结构模型。本研究使用的分析方法速度快,直观,试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0.
《石油学报》2007,28(6):F0003-F000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是以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研究和实验技术研发、分析测试技术服务为重点的基础研究机构。实验研究中心以中国石油未来重大需求有关的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高质量实验分析技术研发为重点,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形成石油地质新理论和新方法、新技术,成为我同石油地质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相似文献   

11.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主要以记录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主要以记录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陶文晟 《高桥石化》2008,23(3):47-51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折光指数检测器测定石油产品中间馏分油芳烃组成的试验方法。方法修改采用英国石油学会标准IP391—01《石油产品中间馏分油中芳烃组成的测定法》,对柱温、检测器温度和反冲点等关键试验条件进行了讨论,并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 CNPC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石油 ASP 平台"为例,展示了石油勘探软件网络化应用的效果和前景。该平台采用 B/S 结构开发,实现石油应用软件、石油勘探数据等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与应用。实际应用表明,在现有网络设施条件下,利用"石油 ASP 平台",可以稳定、安全、高效地提供基于 Internet 的地震处理与地质解释等服务。  相似文献   

15.
油气成藏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是石油地质学中研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成藏年代学、成藏地球化学、成藏动力学以及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等.当前,石油地质学已由成盆、成烃研究阶段进入了以研究成藏为主的阶段,明确油气成藏地质学的内涵及定位将有助于推动石油地质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主要以记录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正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主要以记录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等。2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低成熟石油地质分布特征及找油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对低成熟石油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成烃机理方面,而对其地质分布的空间行为以及油藏的地质产状特征等方面研究甚少.文中主要对我国含油气盆地中低成熟石油的地质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归纳,分别对低成熟石油区域分布特征、空间纵向埋深和产出层位的分布特征以及低成熟油藏的地质产状类型和在沉积盆地中赋存的可能位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低成熟石油的找油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1《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主要以记录我国石油地质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反映石油地质学科最新科技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石油地质研究和实践水平为办刊宗旨,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等。2来稿要求1)欢迎作者登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门户网站(http://ogg.pepris.com)进行网上投稿。文稿一律以  相似文献   

20.
<正>据"2017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7版)"统计,《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为46.603,荣获"2017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标志着期刊进入TOP10%行列。《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已连续第六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