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向乡村过渡的生态交错带,是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也是住区发展的新空间。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城市边缘住区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城市边缘住区的生态特征,阐明边缘住区生态规划设计的意义,并结合南京康辰别墅区环境设计方案,从现状生境调查、基地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以及对环境生态措施的考虑等方面,探讨基于生态理念的边缘住区环境、住区设计与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人文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理论,从住区规划布局、住区空间及住区文化等方面初步探寻提升城市人文生态住区规划水平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城市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及生态要素。人文生态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是城市环境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区域性、人文性、环保性特点。将城市规划与人文生态学有机融合,是为了更好地从社会和文化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促使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城市住区人居环境既是一种地理结构,也是一种社会结构,其发展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与城市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即沿着时空路径而变化,因时因地而异。通过对生态住区人居环境的内涵、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生态住区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健康步道是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康社区”在高质量城市建设中的细胞工程。健康步道因其自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差异性等属性,在城市住区整体化和系统性研究中缺乏足够关注。本文以“健康社区”理念为导向,阐述住区健康步道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我国住区步道建设现状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住区生活圈”概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住区—邻里”慢行生活圈网络的构建和四点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住区建设层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峥  陈玉霞  程莉萍 《门窗》2012,(10):219-220
城市生态住区环境不仅要满足居民的生理需要,也要满足特定的精神需求。生态住区的环境设计不是简单的美化设计,而应是情感设计,要以人为本,巧妙立意,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本文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提炼出现代城市生态住区小气候设计要借鉴的思想和原则,并结合《中国绿色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以保护住区生态平衡,优化住区空间环境质量,提高生态住区人文品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城市住区是现代人居发展最典型、最普通的聚居环境。城市住区生态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成为新中国城市住区发展的缩影,研究曹杨新村住区生态修复具有典型意义。从环境提升、建筑节能、能源优化和资源再用等四个方面分析并总结曹杨新村生态修复的各种策略,期望对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勤  孟海 《工业建筑》2011,(Z1):1-5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阐明了绿色住区产生的根源、内涵,探索了生态住区生态环境开发的途径,并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了几点新的设想,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高层住区宠物犬数量日益增多,养犬群体行为与住区公共空间使用的高频冲突成为当下大城市居住环境中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建设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养犬群体行为与住区空间的关联性议题已进入城市社区更新的研究视野。将同一健康”理念从更大区域的宏观尺度运用于日常居住环境的微观尺度,以重庆市沙坪坝金沙片区的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借助时空间行为分析方法,聚焦养犬群体行为与住区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分析,包括养犬群体时空间行为特征、使用差异性需求、空间冲突与适应等,进而提出“人—犬—空间”健康友好的住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对山地城市高密度住区更新的认知与更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下老旧住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多样共生、循环高效、生态文化的修复原则,进而探讨了老旧住区环境修复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是综合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如生态、人文、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环境等领域,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研究。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是住区的主要内涵,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人是住区的主体,健康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观点,保证住区环境舒适,绿色生态丰富,居民身心健康,人际亲情融洽,居住生活便捷,视觉景观优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如今的城市居住区严重受到城市噪声的影响.解决城市噪声问题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迫切愿望.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应该运用设计手段,结合地形、地貌以及用地情况,从城市的规划、城市的交通布置、居住区的总平面规划、建筑组团的组织以及建筑单体的设计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设计中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建设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生态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江海燕  唐德华 《规划师》2009,25(2):78-82
城市森林是指城市地域内以森林绿地为主的各种树木总和.城市森林对城市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也会使城市发展损失一些土地开发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四川广元市南山城市森林保护和开发战略以共生理论为指导,通过挖掘和创造共生单元(广元城区与南山)之间共生条件,形成城市--南山共生发展的战略模式,使南山战略性地发展成为"南山旅游商务区(RBD)--森林公园"共生体,实现城市森林与城市之间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本世纪的中国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出现。湖南长沙作为中国最具竞争潜力的城市之一,在湘江滨江地带建设股权超高层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本文通过对股权超高层的方案设计中城市共生的主题.选取超高层与城市空间形态、超高层与城市文脉、超高层城市地标性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出当代城市的多元共生发展趋势,建筑应结合当地环境和文化特质形成多与城市共生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例“操作”表达作者对居住区规划、居住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考。以业主对开发项目较高的标准为契机,规划师/建筑师更集中地关注居住环境与城市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着力研究如何使得规划、建筑与城市、自然环境共生,进行实践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上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应遵循整体优先、环境优先的生态设计原则,从城市发展的区域———城市级、分区级和地段级三个层次来进行生态道路网系统的设计,以此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小型城市住区空间的"内"与"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住区是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基本理念出发,试图通过对2个特定案例设计过程的剖析,分别从城市空间效率、城市形象及空间领域等角度探讨高密度小型住区与城市关系及空间的可居性,即住区内与外两方面的问题,以此强调住区设计过程中从城市的宏观视角出发把握环境整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步伐,日城中的若干片传统风貌协调区承载起了日趋繁杂的城市功能和责任,步履维艰.本文以国家大剧院西侧风貌协调区的城市设计为依托,在深入调研和挖掘街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设计,对改善旧城现有居民生存条件,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升旧城整体品质等方面的保护策略与复兴模式进行探讨和归纳,希望能够对北京旧城风貌协调区的保护与复兴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上。特别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的确立,使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演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从小区绿化模式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城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晓琳 《山西建筑》2009,35(12):53-54
针对城市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城市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城市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要求、景观构成及设计方法,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从而完善城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