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织物化学镀技术,对涤纶织物分别进行了化学镀镍、镀铜、镀铜镍合金以及对化学镀镍织物着铜色处理,对处理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了比较,在镀层增重率相同情况下,屏蔽性能的大小依次为镀铜织物>镀铜镍织物>镀镍织物,后者着铜色后的屏蔽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性能更加优良的电磁屏蔽织物,在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电磁屏蔽织物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碱性镀镍处理。借助SEM和X射线能谱仪对织物表面形态和镀层元素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测试了织物的电磁屏蔽效果和各项服用性能。结果表明,经化学镀镍处理后,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有所提高,各项服用性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增重率对化学镀铜涤纶针织物防电磁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涤纶针织物化学镀铜工艺,借助SEM、X射线能谱仪对镀铜织物表面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了织物化学镀铜前、后服用性能的变化情况,对导电性和电磁波屏蔽性能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镀层均匀程度对电磁波屏蔽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镀铜厚度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增加明显,后又趋于稳定.摩擦对导电性能和电磁波屏蔽效能影响不大.在满足防电磁波性能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镀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涤纶织物镍-铜双层化学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镀技术进行涤纶织物表面镍-铜双层镀,并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还对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吸音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涤纶织物化学镀镍—铜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当增重率小于一定值时,电磁波屏蔽性能主要受镀层均匀性影响;当增重率大于一定值后,电磁波屏蔽效能主要受镀层致密性和金属成分影响。化学镀织物的吸声性能与原织物基本相同,但在高频波段,吸声系数略大于原织物。化学镀织物的拉伸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纤维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涤纶针织物银-镍-铜三层化学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针织物表面镀银-镍-铜,借助SEM、EDX和TG对镀层表面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测试了化学镀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织物化学镀银-镍-铜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镀银-镍-铜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明显好于镀银-镍双层织物和镀镍织物;镀层的致密性和金属成分对电磁波屏蔽效能影响显著;化学镀涤纶针织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涤纶长丝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织物化学镀技术,对锦纶织物的聚氨酯涂层进行化学镀镍,开发出了呼吸性电磁屏蔽织物,对镀镍织物的功能性和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镀镍织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透湿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及耐用性等;随着增重率的变大,电磁屏蔽性能、透湿性和导电性明显改善,随后变化趋缓。镀层对织物的服用性能有不利影响,因此在满足呼吸性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镀层厚度。  相似文献   

7.
不同增重率的化学镀镍电磁屏蔽织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织物化学镀技术,开发出不同增重率的化学镀镍电磁屏蔽涤纶织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镀层结构,探讨了不同增重率对镀镍织物的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以及服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具有电磁波防护功能的涤纶织物,采用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涤纶织物上作化学镀铜处理,实验对预处理工艺,包括粗化→烘干→活化→解胶→还原→烘干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与织物镀层稳定性密切相关的粗化和活化工艺,并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涤纶织物纳米技术复合镀试验,用以得到镀层硬度显著提高、镀层耐磨性增强的纳米技术复合镀铜涤纶织物.采用冷热循环法对镀铜层结合力和处理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效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镀铜涤纶织物镀层覆盖均匀,光泽较好,镀层结合力强,具有一定的电磁波屏蔽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还原剂为葡萄糖和肼对涤纶织物化学镀银,借助SEM和XRD对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并测试化学镀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耐磨性、刚柔性和透气性.结果表明,葡萄糖作还原剂时镀层表面光滑、晶粒较小,电磁波屏蔽及耐磨性能均优于肼镀银织物;两种不同还原剂化学镀银织物的刚柔性基本不变,透气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涤/棉混纺织物和涤/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织物为试样,进行镀镍整理,并对织物的表面形态、电磁防护性能、导电性能、镀层与织物结合牢度及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织物增重率增加,两种织物的屏蔽效能和导电性能都增强,且含有不锈钢纤维的织物的电磁防护性能更佳,其屏蔽效能为46.96 dB;经镀镍整理后,织物的透气性、悬垂性有所下降,断裂强力和硬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褚玲  赵其明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1):48-50,57
设计了几种代表性织物组织结构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织物组织结构选择充满系数较高的双罗纹组织、打鸡双面组织、添纱衬垫组织、衬纬组织和绕经组织,以降低织物厚度、密度、孔隙等因素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对所有织物进行了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显示:双罗纹织物、双面织物、添纱衬垫织物、衬纬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都很不理想,且远远低于含不锈钢纤维机织平纹布,但是绕经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要比其他组织的针织物的屏蔽效能高得多,基本能达到国标上对屏蔽服的屏蔽效能要求。绕经织物与其他几种针织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纵向多了一些连续的含不锈钢纤维的混纺纱。说明针织物组织结构是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在织物纵横向形成纵横交错的导通的金属网栅的方式来改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2.
设计经、纬纱镀银纤维和涤纶纤维的不同排列比例并进行小样试制,对各方案的试样进行抗电磁波性能测试,比较经、纬纱中镀银纤维和涤纶长丝纤排列比及不同镀银纤维含量与抗辐射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经、纬纱中镀银纤维排列越密集、银纤维含量越高,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越好.比较了镀银纤维网格与抗辐射性能关系,证明织物的电磁波屏蔽性能与镀银纤维网格的大小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影响金属纤维混纺织物屏蔽效能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屏蔽织物是一种各向异性的屏蔽材料,其屏蔽效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精确计算存在较大困难.文章依照电磁屏蔽的基本理论,介绍了金属纤维屏蔽织物屏蔽的机理与屏蔽效能的测试,着重分析了屏蔽织物相关的结构参数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如织物组织、厚度、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结构、金属纤维含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金属纤维混纺屏蔽织物屏蔽效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照电磁屏蔽的基本理论,在分析金属纤维屏蔽织物屏蔽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估算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并作了简要分析,探讨了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结构、金属纤维含量与织物紧度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屏蔽织物中导电网网间孔缝线经对屏蔽效能有较大影响,而织物总紧度并不总是与织物的屏蔽效能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银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及透湿透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学镀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采用葡萄糖作还原剂对涤纶织物进行镀银,借助扫描电镜、网络分析仪、织物透湿仪、织物透气量仪等,对镀银织物的表面镀层形貌、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以及织物的透湿、透气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增重率的变大,织物的屏蔽效能增加,当增重率达到37%时,电磁屏蔽效能增加不明显,故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面料的镀层厚度;研究还发现镀层厚度对织物的透湿、透气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类型的电磁防护织物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学试验,研究织物的防护效果。试验表明,电磁辐射会对小鼠的造血、免疫及生殖等系统造成明显伤害,严重时可致其死亡。经同剂量的电磁辐射后,用电磁防护织物防护的小鼠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防护小鼠,说明电磁防护织物对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织物的屏蔽值越大,防护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材料,介绍了双层屏蔽织物屏蔽电磁波的原理,初步探索双层屏蔽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法兰同轴法测试了3组双层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结果表明,屏蔽织物中金属纤维体积含量增加,双层织物的屏蔽效能增大;织物中间间距增大,双层织物屏蔽效能增大;两层织物的经纬向一致时,双层织物屏蔽效能要高于其经纬向不一致时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8.
Su Mi Kim 《纺织学会志》2017,108(6):1065-1073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lectroless silver plating conditions on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to develop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fabrics by comparison with two different activation agents (silver nitrate mixture and palladium chloride mixture). The add-on yield and thickness of plated fabrics were improved when the electroless silver plating was performed after the activation by silver nitrate mixtures compared to the activation by palladium chloride mixtures. The stability of plated surfaces after the activation by silver nitrate mixtures was proved after laundering by surface morphology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The electroless silver plating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to temperature of 15 °C, plating time of 30 min, dextrose concentration of 45 g/L, and silver nitrate concentrations as a plating material of 50 g/L.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lated fabrics were maintained even after repeated laundering cycles.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ilver was attached on plated PET surfaces, and about 17.8% of silver was observed by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er.  相似文献   

19.
将镍粉、助剂与高分子胶黏剂混合,制得屏蔽涂料,采用涂覆的方法得到电磁波屏蔽织物.讨论了镍粉质量份数和助剂A、B、C的质量份数对涂料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表面电阻率测试以及屏蔽效能测试结果选取最佳屏蔽涂层配方.结果表明镍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0%体积百分比为19.1%时导电性能优异,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2%助剂C的双面屏蔽涂层织物屏蔽效能最优,在30~1500 MHz范围内可以保持在62.0~47.1 dB,织物的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20.
同类型双层电磁屏蔽织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1~18 GHz宽频范围屏蔽效能的变化规律到目前还未探明,尤其是某些情况下双层织物比单层织物屏蔽效能低的现象还未合理解释。选择镀铜镍纤维、镀银纤维、不锈钢纤维等常用电磁屏蔽织物设计实验,采用小窗法屏蔽效能测试系统获取单层及双层织物的屏蔽效能,根据实验数据及电磁理论,探索双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变化规律,并解释某些频段双层电磁屏蔽织物屏蔽效能低于单层的原因。结果表明:同类型双层织物的屏蔽效能不完全遵循双层理想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变化规律,大多数情况下双层织物比单层的屏蔽效能高;但在一定条件下,双层织物之间可能形成非稳定微小扁平谐振腔,使同类型双层电磁屏蔽织物在某些频段屏蔽效能低于单层;选择合适的织物材料及确定合理的双层之间间隙距离,可以有效降低微小扁平谐振腔的发生。研究结果对双层电磁屏蔽织物屏蔽效能的设计、生产、评价及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