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王根强 《园林》2005,(9):34-35
在英语中,传统园林称为Garden或Park。从14、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园林的内容和范围都大大拓展,园林设计从历史上主要的私家庭院的设计扩展到公园与私家花园并重。园林的功能不再仅仅是家庭生活的延伸,而是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憩、交往和游赏的场所。在西方,园林(Garden或Park)概念自此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更广泛的景观(Landscape)的概念。19世纪下半叶,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出现,现在成为世界普遍公认的这个行业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感谢由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联合主办的《风景园林》期刊的编委会,为鄙 人设置一个供学术讨论的专栏,专栏标题为: 《孙筱祥谈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 鄙人想借这个机会,与这个学科的学术界 的领导们、同行们、同志们、以及正在攻读学 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朋友们探讨一下下 列的一些话题: 1.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lanning 学科与专业(行业)的中译名称,学科的历史 发展、现代本学科的学术领域与人才培养。 2.现代Landscape Planning,即“大地规划” 方案之内容,领域与人才培养。 3.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园林行业名称上的混乱由来已久.近年来,业内兴起"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之间的争论.其焦点在于对Landscape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2个英文词汇的翻译和理解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了Landscape的词义演变及其确切含义,以及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行业特征及其与景观学、景观生态学的区别和联系.最终得出结论:翻译上的差异无伤大雅,重要的是其内涵的限定.Landscape Architecture应是利用土地、水体、动植物、天空等自然要素营造空间的技艺,其文化特性可以归结为阐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必要性,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重温"城市生态与城市绿地系统"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菊渊老师离开我们已10年了,但汪先生仍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谆谆教导常在耳边回响。他对“城市生态与城市绿地系统“的论述,始终是引领着我国园林行业前进的明灯,至今事业的发展,引发我们重温老师的学术观点.1.阐述园林学与城市科学的关系,城市生态与绿地系统的关系。城市生活表现出多样化,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游憩生活。城市人口过分集中,产生人口、就业、公共道德和治安等问题,造成城市环境恶化,远离自然,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中国园林》2003,19(10)
园林学在中外历史上属于人类最古老的学科,汪菊渊先生认为,它的领域为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现代风景园林学从它萌芽之初,就是一门边缘学科,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学科的范畴不断扩大,与其相关的科学及文化内涵也更加繁杂。同时,随着一系列相关科学的成长,风景园林学的理论与科学技术内容也日益渊博和丰富浩瀚。为此,风景园林教育必须进一步充实内容,合理划分专业,争取培养出一大批立志于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具备丰厚理论基础的研究人员和多经历练的规划设计人员。  相似文献   

6.
从风景园林到游憩规划设计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吴承照 《中国园林》1998,14(5):10-13
本文从城市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传统风景园林在理论与方法上都面临一次转变和飞跃,在理论上要从审美艺术理论走向大众生活游憩理论,从传统的美化生活走向健康生活,从客体走向主体,以人的精神需要,健康需要为目标,在方法上要以人的需要和游憩行为为依据进行规划设计,在内容上要从传统的园林绿地扩展到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从局部地块砖向整体系统,把体育,文化,娱乐,自然,教育等方面的游憩活动综合平衡,发展游憩学和游憩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7)
园林美术是园林造景与艺术美的结合体,笔者针对园林专业的现状和教学目标,从生态的维度对园林美术教学进行探索,思考对园林专业学生的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探讨园林美术与一般专业美术基础的差异性,以促进园林学科生态系统的平衡,增进学科的竞争力,以期对促进园林专业教学的良性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     
2002年度第39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结果日前揭晓。本届大赛主题为“景观设计中废水的综合利用(Integration of Harvested Wa-ter in Landscape Design)”。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的四名硕士研究生韩炳越、李正平、张璐、刘彦琢合作设计的作品“寻找远去的西湖(Seeking The Lost...)”。荣获一等奖(I-FLA-UNESCO Priz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IFLA对此参赛作品的评语为:“参赛作品是对一个遭受破坏的湖盆生态系统进行的生态恢复。设计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环境进行了综合全…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分析是文献计量的一种方法。它能快速、客观和直观地了解某个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视,近年来有关生态的研究逐渐从纯粹的郊野自然走向城市自然。搜集了2004-2013年10年间《景观与城市规划》(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期刊刊载的有关风景园林学生态方向的文献,将文献中的关键词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和分类,提取出高频关键词,并根据文献摘要内容,对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出近10年期刊中有关风景园林学科生态研究热点,为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动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园林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承载人类文明尤其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学科,在资源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独特而小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建筑学和林学一级学科内以不同形态存在.经过58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已经成为以户外空间营造为核心内容,以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知识和技能的交叉学科.风景园林学的知识框架和专业训练已经远远超出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林学"的知识框架和专业训练.自1998年以来,科学博士点年均增长约20%、科学硕士点年均增长约20%、本科专业点年均增长约14%,目前覆盖175个学位授予单位,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增设风景园林学为工学门类一级学科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本论证报告阐述了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和理论基础,论证了增设一级学科的必要性,构建了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的组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园林》2015,(11)
<正>2015年9月,经上海市编委批准,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Shanghai Academ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ience and Planning,SALA),职责和专业研究领域都得到了拓展,主要承担上海市涉及绿化、林业、湿地、环卫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新增了专业规划编制职责,是申城唯一专业从事本行业技术研究的市级综合单位。  相似文献   

12.
陈云文 《中国园林》2008,24(3):21-24
今天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新的方向。运用“学科交叉”的思想,将行为科学中环境一行为学引入园林学,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在追求艺术性和科学性的路途上更加关注使用者的需要,将是园林学发展的又一方向。首先从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阐述了将行为科学引入园林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园林学的特点,提出了园林环境一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行为科学与园林学相结合后不仅会使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更具科学性,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使得园林学的研究从定性研究跨入到定量研究领域,使园林建设更能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3.
风景建筑学—专业定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家麒 《中国园林》1991,7(4):43-45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作为一门学科的名词,是国际上有关风景园林专业的通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汉语译名.国内有译为造园学、园林建筑学、园景建筑学、风景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的,台湾和香港一般译为景园建筑学,日本统一译为造园学.本专业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Landscape Architects(IFLA)国内一般译为国际造园家联盟或国际风景建筑师联盟.本文是美国风景建筑师协会对本专业定义的介绍,特译出供同行们参考.文中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暂按字面直译为风景建筑学。译稿经汪菊渊教授审校,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14.
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是指当代景观介入城市系统,营造人与自然对话的城市开放空间,重塑城市功能和秩序,用以解决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的理论方法。本文介绍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定义与内涵;结合天津桥园公园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了桥园公园采用的景观都市主义城市设计方法:城市-自然谱系构建,生态修复设计与休闲空间营造,旨在提出对其他城市设计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当代健康理念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观念的共时推演,对古典园林精神生态机制的重新认识与诠释成为新时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依托我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蕴含丰富的健康园林营造方法与机制。点景题名是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载体。本文力争站在民族与文化自信的时代高点上,以承德避暑山庄点景题名为例,分析其文化深度和精神生态共时性营造特征;以代表性匾额题刻等点景题名的文本解读与语义转换为切入点,在命名点题、记叙典故、抒情喻志基础上,阐释其勤勉自强、藉古喻今、精神超越的内在精神与文化关联。研究结果对中国园林文化内涵再理解及当代园林景观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浪 《园林》2022,(9):2-3
<正>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LA)作为一门具有特定内涵的独立学科,一般被认为由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 L.Olmsted, Jr.)与舒克利夫(A. A. Sharcliff)首开于1900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科建立之初,知识基础已涉及空间规划、景观艺术、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气象学等多个学科。在中国,自1951年,由梁思成先生、吴良镛先生和汪菊渊先生共同发起,建立第一个风景园林专业至今,国内风景园林学科已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进入21世纪,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的恶劣化发展趋势与公众对健康舒适的户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宜人小气候环境的追求。通过风景园林设计改善户外环境小气候,成为当今风景园林学科必须面对及解决的新挑战。游憩绿地是居民使用率最高的户外生活空间,所以营造舒适的游憩绿地小气候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该文从小气候的概念内涵解读出发,重点解析了依托城市游憩绿地空间改善小气候适应性的建构途径,并且针对景观下垫面空间提出游憩绿地完善小气候适应性的具体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逐渐发展而日臻成熟,学术界对于该词演变发展的过程和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也从未停止,但是对于它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鲜为人知。通过对Landscape一词的历史沿革与从Garden到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发现当代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自然观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促进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样一门综合性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热带园林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敏 《中国园林》2004,20(11):58-64
热带园林是一种基于气候带资源特征的地带适宜性园林形式,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营造中生态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典型文化载体之一.对热带园林基本概念、发展特点及景观特色的学术研究,有利于构建源于自然的"地带园林学"理论体系,开拓中国岭南园林与世界同气候带园林文化交流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提出将生态实践学(ecopracticology)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新学术领域。为此,笔者详细界定了生态实践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和认知方式,并论证了其理论独立性。生态实践学聚焦于社会—生态实践的认识与实践,并致力于其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理论化。同时,生态实践学既是独立领域又作为"黏合剂"而存在,其学术价值也体现在与其他学术领域的相互依存性上。在科学和人文的多重分支学科领域中,生态实践学凭借广泛的知识视角,深入探索社会—生态实践的本质,不仅服务于相关学科的实践,而且有助于深化其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尤其是,生态实践学将致力于填补社会—生态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最后,本文介绍了生态实践学的支撑期刊《社会—生态实践研究》(SEPR: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并对生态实践学的开拓者表达了敬意,对后继者表示了劝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