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网络诚信实际上是现实诚信在网络社会的折射。网络把现实中的诚信进一步虚拟化、距离化。在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社会下,交互生活的转型使人们诚信遭到破坏,进而在网络社会中反映出来。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必然会使原本就不结实的诚信体系和诚信机制变得更加漂浮不定,让人难以把握。因此,人们需要对网络社会有清晰的认识,社会要采取详细有效的措施对网络社会进行监控,并对人们进行相应的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杜琳 《网友世界》2014,(14):271-273
随着互联网与电脑的全面普及,我国已经迈进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人们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以另一种状态存在着,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感想也可以评述别人的生活等,人与人的社交活动往来频繁,这就使得网络已然成了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其具有着众多不可控因素。但网络社会也同现实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网络社会的治理可以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治理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是社会治理的思想风向标,同样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社会的治理也有着很大作用。本文笔者将就网络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详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看法,使人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之间不断转换角色。网络技术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担任了枢纽和助推器的作用。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们在网络世界必须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对信息加以甄别,提高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现代社会人们所担心的问题的比例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为了达到人们要求的可靠性,保障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安全可靠,需要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这项研究有现实的需求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谣言、虚假网站、网络有害信息、网络欺诈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只有从网民、网站两个方面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虚拟社会的负面作用,提高其对现实社会经济、文化、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古人最美好的心愿之一,如今,网络使它变成了现实,“地球村”里的村民们已经不再有地域的空间限制了。网络的发展已经将有着共同兴趣及需要的网友组成了各种虚拟社团,网络世界正演变为一个虚拟的社会。这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与现实一样,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讲究“网络礼节”,使自己成为一个为大家认可并敬重的谦谦君子。 互联网的用户比如国际网络公民,由于虚拟社区的成员众多,来自世界五大洲四大洋,来自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与现实社会一样,我们应该有大家…  相似文献   

7.
季雪松 《网友世界》2012,(10):64-65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从古至今,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极为重要。技工学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应当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遵守诚信规则的观念,建立诚信教育机制,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具备较完善的诚信人格。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工具,虚拟网络社会也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一种新兴虚拟产物。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不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实现对虚拟社会网络的有效管理,需要对虚拟网络社会的技术、法律等薄弱的环节要加强,对虚拟网络社会的管理观念要加强,运用科学化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管理统一,加强网络管理机制,使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虚拟网络社会管理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对虚拟社会网络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虚拟社会网络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形成对策。  相似文献   

9.
普及宣传教育,增强网络 信息安全社会意识 社会安全意识是安全保证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形成了深刻现实(地理)空间安全意识,因此对安全问题有长期积累,有一系列安全保护办法、法制、管理措施。但是,就社会总体而言,对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人们并不太熟悉,感觉不深刻,从观念到防护很不完善。人类在现实空间已有几千年文化发展史,而进入现代网络空间历  相似文献   

10.
燕学博 《网友世界》2013,(23):148-149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建构的网络世界成为人们重要的活动的场域,形成了虚拟社会。网络环境既给人们道德人格的塑造带来了积极作用,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在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的缺失。网络的开放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交融汇聚,使人们感觉到明显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面对网络社会的各种思潮、价值标准,通常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导致道德认知的模糊;长期生活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以致部分人脱离现实社会,造成道德情感的冷漠;面对网络上新鲜刺激、混乱复杂的信息和一些“新潮”的观念,人们原有道德意志、信念发生动摇,从而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等问题。本文对造成网民道德人格缺失的因素进行归因,从网络环境、文化、制度和现实社会道德环境建设角度分析,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人格重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将是网络的世纪”。这几年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这句话成为现实。网络的遍地开花,无疑对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对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无法克服其弱点,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如信息难辨、性格孤僻、精神上瘾等。如何避免网络的负面效应,搞好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姐     
网姐者,网上小姐也。互联网上的虚拟社会越来越向现实社会靠拢,连选美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唯一不同的是,候选者是通过个人主页、聊天室的交流来和评选者保持接触。其实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根本就是一回事,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渴望着被他人认同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普及宣传教育,增强网络信息 安全社会意识 社会安全意识是安全保证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己形成了深刻现实(地理)空间安全意识,因此,对安全问题有长期积累,有一系列安全保护办法、法制、管理措施。但是,就社会总体而言,对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人们并不太熟悉,感觉不深刻,从观念到防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良好的国家形象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胡锦涛总书记的有关论述,极大地丰富了诚信的内涵,赋予了诚信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我们加强网络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曾经,人们认为教育能够借助网络,延伸到各个地区,成为提高国人知识和素质的一剂特效药。然而,面对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学历文凭不被社会认可的现实,网络教育举步维艰。“人人都是高材生”的许愿是否已经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我们在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网络的高速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基于现实基础的虚拟世界存在着虚拟社区和虚拟族群,这些社区与族群是社会文化在虚拟世界的再造,在这种文化沟通之中,需要网络人类学进场。不同于传统的田野调查,虚拟社会的田野调查需要考虑到虚拟空间的属性特征。虚拟社会的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新分支,也是人类学家对于虚拟世界的新探索。因此,本文拟对网络人类学现有研究进行梳理与探讨,就虚拟与现实的田野调查之间的对比进行反思,以期帮助网络人类学在虚拟世界的田野调查中提供思路,从而使网络人类学形成更为鲜明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和反映,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其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对当前网络社会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和常用的安全保障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网络进行网格化,并以网格为基础构建防护、监控和响应集成一体式技术保障体系,该方法可以把各网络的安全技术融合为一个整体来保障网络社会的的信息安全,实现协同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恽轶强 《网友世界》2014,(12):78-78
随着社会进入到科技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使各领域、各行业纷纷进入到了网络之中,尤其是对网络的使用更是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网络传播之所以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与其独特的传播特征是分不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网络传播所显示出的特征进行探讨,进而论述如何正确应用网络进行传播活动。明确网络传播的特征有利于人们在生活、交流、工作中更好地运用网络达到交易、交流、学习等各个方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教育而言,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校园网络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UGC网站用户画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呈现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人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其上留下了个人的痕迹,考虑到现实中获取个人信息成本高昂,捕捉其在网络中留下的痕迹,研究其在网络社会中的“映射”,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用户画像作为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用户模型.通过对“知乎”网站的深入挖掘,构建了基于用户基本属性、社交属性、兴趣属性和能力属性四个维度的动态用户画像模型,并对“知乎”网站PM 2.5话题下1303位用户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