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江口水力发电厂4号水轮机改造除水轮机外还包括了对固定导叶的修型。固定导叶是支承座环的支柱,在设计时要求水流以最小的水力损失流经固定导叶。此次修型主要是通过铲磨固定导叶进出水边,改变导叶的型线,力求固定导叶型线与蜗壳所形成的水流流线相重合。文章详细介绍了固定导叶修型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修型时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轮机固定导叶主要承受蜗壳中的水压力,上总载荷重和流过固定导叶之间水流座的力,如果这种水压力足够大,并且其脉动频率与固定导叶 有频率相近时,将发生共振引起固定导叶的大幅值振动,为避免这种振动,中提出了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为电站水轮机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平湾发电厂长甸电站机组大修时发现了二号水轮机导叶空蚀,对空蚀的产生原因进行了现场勘察、全面分析,并针对该站导叶空蚀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为减弱该站导叶空蚀程度提供了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4.
抽水蓄能是电网调峰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当前科技环境下,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最成熟的储能技术,目前我国抽水蓄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抽蓄电站的整体设计、制造和安装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抽水蓄能设计中为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应严格把控机组整体振动、摆度以及过流部件承压范围等,蜗壳座环作为水泵水轮机重要的过流部件,其进口与主进水阀相连,固定在座环上,是关键承压部件。在机组发电工况中,蜗壳能使水形成一定的速度环量进入转轮室,减小水力损失;在机组抽水工况中,蜗壳汇集通过转轮的水,将水流动能转化成一定压力能,减轻上游流道负担。其安装后的水压试验为机组投运后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且为后续保压浇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乌江渡发电厂^#2机组流道的压力钢管、蜗壳、固定导叶、活动导叶等金属材料锈蚀问题进行了论述。从防腐处理、水库运行、水质、机组运行情况等方面对锈蚀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水流在水轮机内部的流动是一种扭曲、复杂的空间运动,且由于实际运行中的各种因素影响,往往会产生空化空蚀、压力脉动等现象,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机组全流道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采用Fluent 17.0软件,对某电站机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蜗壳、导叶、转轮及尾水管等过流部件内部压力场、速度场的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情况相符。作为水轮机优化设计辅助手段,该方法可预估水轮机内部的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混流式水轮机项目中,低水头下运行的混流式机组的改造有一些特殊的问题。最近,阿尔斯通公司发电部为美国的几个改造项目进行了特殊设计。本文论述采用的方法,讨论水轮机的各个部件(蜗壳、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和尾水管)。  相似文献   

8.
辐向轴流式水轮机组发生空蚀的第一个迹象是在叶片背面靠近尾端处出现空蚀。空蚀部位在导叶中心线下面大约 d/4处,其中 d 为水轮机尾水管进口直径。导叶中心线通常用作机组的安装高程。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抽水蓄能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时蜗壳压力上升值和压力脉动值,应用了球阀协同导叶关闭的流量控制方式。于2012年在蒲石河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球阀参与导叶控制方式的现场试验。针对这一流量控制方式,利用内特性法预测了在甩负荷过渡过程中各动态参数的瞬变规律,预测的机组转速上升最大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2.11%,预测的蜗壳压力上升最大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74%,从而验证了内特性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证明,只要合理地选择导叶与球阀的控制规律,即可显著改善水泵水轮机装置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动态品质,降低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的水压上升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沙湾电站3号机组运行及缺陷情况,并针对水轮机过流部件空蚀磨损、导叶漏水等缺陷,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处理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验证,导叶密封良好,机组运行稳定,为其他机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