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叶县段总干渠施工期间揭示的膨胀土、渠坡稳定、渠道渗漏、高填方渠道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基坑地下水等五类工程地质问题在施工中的处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穿渠建筑物布置较多,且设计类型各异多样。在膨胀土岩渠道长约400km范围内,因其遇水膨胀、失水干缩及强度衰减的工程特性,加上复杂的土体结构、不同类型地下水、独特的破坏机理、基坑的多样化及施工环境的影响等都会给基坑开挖、回填处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鉴于上述多种因素夹杂并存,设计对不同的基坑采用的工程处理措施及回填材料有所不同。若对基坑开挖、回填处理不当,可能会对膨胀土渠坡或渠堤稳定产生不利影响,若不利现象的长期不断发展,甚至会引发渠坡失稳或渠堤不均匀沉降,最终给工程带来危害。以淅川段膨胀土渠道为例,对施工开挖基坑及其回填处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为今后膨胀土地区基坑施工开挖、回填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潞王坟膨胀岩(土)试验段设计桩号SY1+179.7~SY1+240.5段左岸边坡二—四级马道之间,施工开挖过程中,先后发生了3次塌滑。从渠坡工程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对该段渠坡地层岩性特征、粘土岩的膨胀性及其结构面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了渠坡塌滑主要受粘土岩的膨胀性及软岩结构面与边坡坡向的组合关系所控制,粘土岩的膨胀性是边坡塌滑的决定性因素,结构面与渠坡的不利组合为渠坡塌滑创造了有利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引江济淮工程淮河以南段的输水线路沿线分布有较多的膨胀性软岩,其对引水渠道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对膨胀岩的分布特点、工程地质特征和处理建议进行简要评述,根据其在渠道中的切深、泥岩占比及泥层自身膨胀性等因素,采取与膨胀土一并处理或设置非预应力锚杆等有针对性地处理措施,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软弱结构面的形成,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深挖方膨胀土渠坡数值模拟的机理分析既考虑了浅表层受到的大气影响,也考虑了在不同土层界面存在软弱结构面导致渠坡发生深层滑坡破坏等因素,从土体位移、土体塑性应变、安全稳定性系数这几个方面分析了渠坡滑坡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渠坡浅表层干湿循环影响以及深层软弱结构面存在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原始边坡、单桩加固边坡,梁桩组合加固体系边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坡体塑性区发展、土体位移、安全系数等,得到抗滑桩与坡面梁组合加固措施的抗滑机理,并指出梁桩组合加固措施在坡面形成的框架式的柔性支护体系对膨胀土渠坡浅表层以及深层滑塌有很好的抗滑效果,通过与单桩加固措施的对比分析体现了梁桩组合加固体系在加固受干湿循环影响以及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膨胀土渠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膨胀土滑坡问题,分析了导致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多次发生坍滑的主要原因.认为路堑初次产生滑坡主要是由于原设计边坡过陡、施工前防截水措施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支护不及时所致.在进一步补充勘查的基础上,对该段膨张土路堑滑坡治理的设计作了相应的修改,使滑坡问题得以解决,为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裂隙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土的裂隙性是区别于其它土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裂隙的存在严重影响着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关于膨胀土裂隙的分类,以及由裂隙影响形成的膨胀土滑坡及其形态特征,国内、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膨胀土的现场研究,对膨胀土的裂隙进行重新分类,分析裂隙的产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以及对土体渗透性和强度的影响.滑坡实例调查结果说明,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考虑裂隙的影响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对膨胀土的外貌特征、膨胀性能及其分布特征做了简要阐述,结合工程实例并提出了输水渠道膨胀土边坡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输水工程膨胀土渠坡稳定性及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膨胀土作为一种特殊的粘性土引发了许多地基与边坡方面的问题。通过野外勘探及地下长期观测,揭示了膨胀土的结构分带性和力学强度的时效性,提出了膨胀土边坡设计中分带取值和试验方法。在进行渠坡表面置换措施后,土体浅层失稳主要受控于开挖过程中坡面胀缩影响带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跨越多条河流及湖泊,沿途交叉建筑物100余座,其工程地质问题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有施工期地下水涌水、涌砂,渠道边坡稳定,渠道渗漏及浸没,渗透变形,软土地基,膨胀土,饱和砂土振动液化和次生环境工程地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工程所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岸坡变形和破坏.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隧道涌水及岩爆、冻土、冰害等影响;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和崩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露天矿开采过程中边坡滑坡问题,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与工程勘察联合调查的方式,基于多源数据对边坡滑坡的基本前兆特征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表明,边坡滑坡的根本原因是开采形成高陡边坡后,边坡不良岩土体在应力重分布过程中向临空面方向产生塑性挤压变形,导致上覆岩层产生陡倾张裂隙;边坡滑坡变形的模式以蠕滑 拉裂的变形模式(表层蠕滑 后缘拉裂 潜在剪切面剪切)为主,破坏形式以滑塌为主;边坡潜在滑移面将在极软 软弱岩土层中发育;结合灰岩的分布特征判断,如边坡发生最终破坏,将以中浅层滑坡为主,滑动带深度多在20 m以内,滑坡后缘在新老裂缝发育区,剪出口位于+250 m平台以上。结果为边坡稳定性控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边坡滑坡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降雨和地震是边坡滑坡的两大诱因。以云南省某矿山边坡作为研究对象,取样后在室内进行岩石力学实验,得到后期工作所需的岩石力学参数,利用霍克布朗准则推导出岩体的力学参数,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降雨和地震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1)在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出现滑坡主要是静水压力造成的;2)在地震作用下,当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g时,有效塑性区主要位于边坡中下部,当增大地震峰值加速度,其范围向坡脚移动,当加速度为0.3g时,塑性区出现贯通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降雨条件下顺层滑坡影响因素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区顺层岩质边坡位于四川某露天石灰石矿外,曾发生滑坡事故。在综合研究西区滑坡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西区滑坡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西区边坡的形成条件,采用Ks法、萨尔玛法两种关于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西区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西区边坡是稳定的,而在持续降雨、生产爆破作业等饱和状态下西区边坡是不稳定的,持续降雨是影响西区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某矿山含空区边坡突然滑坡为研究背景,为了找出造成此次滑坡的原因,预测边坡的稳定性状态,探讨此次滑坡的机理以及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利用FLAC和Geo-Slope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位移监测数据来综合判断边坡的稳定性状态,分析滑坡的机理和空区对边坡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在以后的开挖过程中,铁路平台附近边坡可能会发生局部滑坡,需要重点治理;上部边坡岩体比较破碎,加上雨水入渗和爆破振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是造成此次滑坡的主要原因;空区对边坡的稳定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Bishop法,进一步发展T.Yamagami等人的关于边坡半坡桩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把边坡的稳定性与半坡桩的结构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搜索最危险滑移面和半坡桩的位置,然后通过墙与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结合使整个坡体满足稳定性系数要求,初步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边坡半坡桩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孙其国 《金属矿山》2012,41(5):56-59
通过对某露天铁矿采矿场南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滑坡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产生滑坡的原因,根据采场原设计选择代表性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工程治理方案优化,并进行系统的治理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滑坡是露天矿山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了蒙库铁矿区的边坡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区域破坏模式和潜在危害,认为滑坡模式表现为平面破坏,局部存在楔形破坏的可能。研究了滑坡区域边坡稳定性,沿走滑坡向在南帮199线—207线滑坡体上设置测量了3条主剖面,计算得出了南帮不同平台的稳定性。给出了滑坡体加固治理方案,主要为清理散体、危岩体,长锚杆、预应力长锚索、钢轨桩、框架梁综合锚固加固,破碎区域喷锚网封闭,坡体深层排水孔、周边截排水沟等。研究为相同地质条件下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谢家岭滑坡成功抢险治理过程的反思,总结出重合同、选有经验的专业队伍、择对工程实施时机、做好地下隐蔽信息的收集记录、加强坡体安全监测、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等措施,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