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和动态特征,对潜水和承压水资源量分别进行计算,对2015年进行供需平衡分析,采用开采强度法对地下水开采进行预测分析计算,采用水位恢复法预测地下水状况。计算结果表明:论证单元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12 320.25万m3/a,可开采资源量为10 472.26万m3,总需水量为8 719.4万m3,需水量小于可开采量,各论证区可开采量均有剩余。采用开采强度法对水源地进行水位降深预测,在无补给且连续24天开采情况下,最大水位降深为1.82m,平均水位降深1.37m。从停止开采的24小时内动水位恢复迅速,从第10天以后水位回升缓慢,到第120天基本回复至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2.
铁岭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种植作物为玉米,项目区采用管灌高效节水技术,规划水平年项目新增取用地下水701.3万m3;项目实施后,铁岭县地下水总用水量小于2015年地下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1.43亿m3,用水合理。  相似文献   

3.
在对宝清县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宝清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特征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状态。认为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量的动态变化,延长、补充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的基础系列资料,充分考虑近期降水量和其他补给项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宝清县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地段,可开展节水增粮行动,一方面高效灌溉,解决宝清县春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根据《开原市"节水增粮行动"实施方案》设计,采用典型年调节储量计算方法,对取水水源保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连续枯水年供水风险进行了探讨,根据典型年和连续枯水年地下水开采保证程度分析结果,在地下水补给不利的条件下,仍有多余的可调节水量,且规划水平年2015、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仅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75.9%和77.4%,说明项目片区取水对地下水资源采补平衡影响轻微,不会超采,也不会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地表、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以及水资源量的供需平衡计算,分析论证了木兰县"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论证结果表明本地区地下水可开采量远大于需水量,项目实施后地下水不会超采,也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位及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地表、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以及水资源量的供需平衡计算,分析论证了虎林市"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论证结果表明整个论证区可开采量均都能满足取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弥补吉林省西部地下水资源局部论证的不足,体现局部论证与区域整体论证相结合的原则,对吉林西部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进行整体论证。根据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在该地区的具体规划实施情况,应用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技术和GMS软件对该地区在实施节水增粮行动之后的地下水均衡状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现状地下水开采条件而言,在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后,该地区地下水虽然仍处于负均衡状态,但是状态已有所缓和,说明节水增粮行动的实施不会造成吉林西部地区地下水水位的进一步下降,反而对缓解该地区地下水的超采情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鸡东县选择东海镇的永泉村、永远村和永安镇的永政村、永平村为节水增粮行动2012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通过对项目区基本情况介绍、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等8方面的介绍,对鸡东县"节水增粮行动""十二五"规划进行详细地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节水增粮取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开展取水水源可供水量计算与分析。在论证单元2020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的基础上,对1980年~2011年32年长系列进行地下水补给量与排泄量平衡计算,分析区域地下水是否能够及时补充。通过采用典型年和连续枯水年两种方法,选取85%设计灌溉保证率下1981年典型年和1980~1982连续三年枯水年,对节水增粮项目实施前后两种情况进行逐月地下水供给调节计算,分析供水保证程度。为节水增粮项目取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家屯区2015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灌溉方式为管灌,共需新建水源36处。本文通过对项目区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得出项目区蓄水量满足灌溉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次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地下水取水水源、取水影响论证的研究共收集了规模大于10万亩项目县的101份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在分析当地水文地质状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地下水取水水源、取水影响论证的思路,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程序,并总结了论证范围确定、单井控制规模确定及地下水水位预测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许文海 《中国水利》2014,(11):8-9,5
回顾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点环节,总结工作成效和经验,提出项目水资源管理措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区水土资源特点,介绍了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该项目在促进水资源管理决策、增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总结了论证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严把技术关口等方面的有益启示,为加强全国农业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结合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特点,提出在项目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全过程管理,使之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保障项目节水增粮增效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齐玉亮 《中国水利》2014,(11):10-13
为保障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顺利实施,做到项目规模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必须将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审批实施的前置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目区的发展目标和合理布局。在对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重点环节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水资源论证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针对项目的管护机制、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陆超  董红  关林超 《中国水利》2014,(11):19-21
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对缓解制约北方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分配不均等问题,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在收集整理项目区相关资料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工程监管体制机制成熟经验,探讨了项目监管机制建设问题,对加强项目运行期监管机制建设阐明了个人见解,并结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落实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矿井水在区域供水体系中的科学配置,以煤矿开采规模庞大的乌审旗为研究区域,预测未来水资源供需态势,建立包含矿井水的多水源供水规则与配置模型,经优化提出多水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表明: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与2020年相比,2025年乌审旗供水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地下水供水量将减少44.9%,矿井水供水量将增加1.4倍;矿井水大量供给将置换地下水水源,可解决局部地下水超采问题;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限制,2025年全旗缺水量将达到1 913×104 m3,未来需要退减耕地面积以控制总需水量的增长。乌审旗有大规模利用矿井水的迫切需求,但存在供水成本高、取水许可“批用不符”等现实问题。乌审旗在建的大水网工程为当地地表水、黄河水、矿井水、再生水等水源的丰枯互济提供了工程条件,有利于消除矿井水的不稳定性,保障水资源的稳定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