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益民 《佛山陶瓷》2013,(11):53-53,56
六方器壶自然流露出一股气韵,秀挺的力道和典雅的丰润自然是人们钟爱的对象,六方器中的经典莫过于顾景舟的《雪华壶》了.此款《雪华壶》将经典再现,既将作品《雪华壶》定义诠释,又很好地以六方为造型,将雪华的利落之感巧妙的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雪华壶》胎质细腻,色泽古朴光洁,稳重又挺拔,此壶不加粉黛的朴拙的材质,远观,壶身仿佛隐隐闪现着内敛的光华,经长期的把玩后,更可呈现光可鉴人的细腻手感,壶嘴上扬,出水顺畅。壶身六面体,壶底、壶口均为正六面体,壶口稍敞,能任意旋转而密合,壶口渐次向上内收,壶底部稳重。  相似文献   

3.
《雪华壶》的壶身、壶把、壶盖、壶嘴的外切空间流畅,积压部位都配合得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和压迫感,反而是一种视觉感受上的轻松与舒展。此壶是根据几何造型创作而来的紫砂器形,其形体明快挺秀,具有阳刚之气,棱角清晰,将方器的几何之美塑造得十分漂亮,而此壶蕴含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喝茶聊天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并品味着大俗而高雅的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集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收藏价值等于一身,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佼佼者。紫砂壶艺见于物象,而对于壶艺制作则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托物言志便是一种常见而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借物抒情便自然成为其浪漫的艺术情怀。紫砂套壶《一帆风顺》即是在遵循传统制壶规则上力求创新创意的作品,该套壶将风帆之形巧妙地融入壶艺形象中,取其动感特征为作品提亮  相似文献   

5.
正"一壶紫砂凝碧茶,清浓淡雅锻尘华。"宜兴紫砂的艺术价值,除壶器本身体现的非凡技能、技巧方面的工艺价值之外,制壶者的匠心无疑是更值得人称道和品评的部分。无论是拙朴淡雅的光器,还是姿态万千的花器,无一不蕴含着制壶者精耕细作、精心谋划的一份巧思,以及对自然、人世的一份独到体味。《祥瑞壶》此壶线条婉转流畅,一气呵成,两者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让人想驻足品味一番。壶首瑞兽造型,在制作时同时使用了雕镂捏塑等技艺,细致  相似文献   

6.
近日,壶艺大师章燕明、章海元父子联手制作的《2008北京奥运壶》成功出炉。作品构思奇特,意境深远,打破了传统的一壶身做法,嘴、联体壶身、把,形成“2008”,将奥运元素和制壶艺术有机融和,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统一的妙境,整个作品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福临、成功。作品再次展现了潮州手拉壶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砖方壶之美,在于砖方的四方和谐,而装饰之美则表现在壶坯裘面泥绘的细致精美。《砖方壶》,筒烁朴素,古典大方,造型处处是方,线条简洁硬朗。将紫砂方器的造型工艺,制作工艺大大地发展、提高了一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至40年代,有几位宜兴制壶艺人,应聘在上海为他人做紫砂壶仿古,文献史料中多有提及。《郑逸梅选集》、陈巨来的《安持人物琐忆》、戴小京的《画坛圣手吴湖帆》等文献中都提到一重要人物汤临泽,并认为其是上海仿古高手。2019年6月2日,嘉德拍卖了一批汤临泽当年做紫砂仿古名壶时,胡经画的一批《名瓷名陶图谱》。从这批图稿中可以了解到仿古紫砂名壶的程序及制作过程。画素描稿、线描结构图(通常是另外标注好尺寸),配制各种工具,再由艺人打样、制作、烧成、做旧等。根据多方资料显示,这段时间在上海做仿古紫砂名壶的艺人有汪生义、蒋彦亭、王寅春、裴石民、顾景舟、范正根、蒋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回到家乡宜兴的这些人,在1954年12月28日,被宜兴当地组建的“蜀山紫砂工场”聘请为辅导员传授制壶技艺,为新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他们在上海做仿古习得的精湛技艺以及审美的提高,使得早期的紫砂工艺厂制作技艺得到全面的传承,宜兴紫砂陶也荣获了新中国“名陶之首”的美誉[1]。本文将依据文献资料,简单梳理出紫砂名壶仿古的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9.
强志军 《佛山陶瓷》2014,24(11):55-56
《掇只壶》的韵致天成让人爱不释手,但由于壶体、壶盖、壶嘴为一体造型,制作时要达到浑然天成的状态,再加上烧制时壶盖与壶体接合处要能丝丝入扣,实为不易.因此,制作此壶必要心细如尘.  相似文献   

10.
《六方井栏壶》用料纯正,砂质细腻,手感好,如玉一般丝滑,制作精良;线条则如行云流水,端庄大气。此壶的造型是由传统器型"井栏壶"演绎而成,与传统《井栏壶》柔和的线条相比,此壶融入了《六方壶》的线条特点,把壶身均匀分割成六个梯形侧面。  相似文献   

11.
范宝 《陶瓷工程》2014,(6):87-87
《雪香》壶壶身方圆并济,严谨而大气,圆中寓方.挺拔中显端庄,潇洒中见稳重,风骨坚而秀韵柔、作品造型突破传统格局,展现出现代专业设计的精准水平和艺术氛围壶身的基本形态为古玉璧形状,但同时又寓变化于其中.壶身下部分。线奢明朗,给人稳固又坚实的感觉。由下部往上,壶身逐渐向里微凹出曲面,仿佛是信手拈采.却如此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2.
紫砂《鱼龙壶》在结合传统文化、展现紫砂艺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整壶采用原矿紫泥全手工制作,造型依托传统壶型但又有着很大的创新制作,装饰贴合主题,巧妙而恰到好处,使得整壶简单而典雅,在淡淡紫韵中流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制作了《鱼化龙》。此壶为套壶,由一壶三杯组成,选用珍藏优质原矿紫砂泥全手工精工制作。经典款式,技法成熟,形器把握十分准确。用料考究、精工细制:壶身云纹间忽现龙腾、鱼跃!壶把以龙身及尾,壶盖钮下,龙头伸缩自如,活神活现,栩栩如生,精彩纷繁。  相似文献   

14.
《三摩提》壶身矮笃宽厚,且实且华,材质细腻,壶韵盎然。听此壶,茗未品,人先醉。此壶俊俏中带着大气,娇娆却不造作。传达出宠辱不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欲则刚的修身之道,超凡脱俗。  相似文献   

15.
《江苏陶瓷》2013,(2):49
3月3日至3月9日,北京赞华艺术之家与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艺术收藏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潜龙腾渊——紫砂艺术新锐新春三人展》将亮相于北京赞华艺术之家。展览包括三个环节,分别为:紫砂讲座《从收藏角度谈紫砂壶的鉴赏》、紫砂讲座《如何使用和养好壶》、紫砂制壶表演。为本次展览带来作品的三位紫砂艺术家——吴俊峰、周伯娟和周良荣,均为年轻一代紫砂艺术家中的佼佼者。不仅  相似文献   

16.
《僧帽壶》该壶属矮僧帽壶,从壶身内外的工艺水准可看到笔者在壶器制作上过硬的功力和法度。壶身上下线条变化丰富、比例恰当,特别是壶颈肩部用收紧的云肩线,使壶的节奏感更强。莲花瓣的比例及畅开的角度,有一种莲花正在开放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祥鹊壶》以器型为壶的主体外观形态,不仅遵循传统的制作流程,还凸显了壶的气韵,将内涵主旨和风格意境进行了高度统一.再加上通身流畅的线条,整壶一气呵成,和谐统一,给人一种既灵动又喜庆的视觉感.一壶一鹊,暗含着祥瑞之气,寓意美好,趣味十足.  相似文献   

18.
《麒麟壶》就是紫砂艺人在吸取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后,经过谨慎的设计、精密的构思,精心的制作而完成的。该壶在实用功能上延续了传统壶型的制作方式,在文化寓意方面引入了麒麟的美好形象,将壶艺和麒麟代表的寓意内容进行结合,使得壶艺中流露出浓厚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设计制作此壶,绝非信手拈来,《笑樱壶》看似简约大气,实则最见作者的制作功力、尝试胆量与独特构思。这是一把典型的光货器,不容一丝瑕疵,更不容制壶者的一丝闪失。优秀的光货作品,即使不经渲染,依旧灵气难挡,而表现出这种灵气,更非一件易事。  相似文献   

20.
紫砂《三脚桃壶》犹如一个缩影,还原了桃、桃叶、桃枝,美不胜收,作品不仅流露了桃果的风韵。整体壶型都是采用原矿紫砂泥制作,做工精湛漂亮,壶体大方严密,是一把花壶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