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测定,在不增加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的情况下,本文利用荧光光度法很好地测定了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的甲醛,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测定,在不增加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的情况下,本文利用荧光光度法很好地测定了室内空气中低浓度的甲醛,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罐采样GC/MS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是一种活泼的极性羰基化合物,往往采用泵采样方式进行采样分析。本文研究了采用SUMMA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分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并考察了该方法的检出下限、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响应范围等方法特性。结果表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罐采样GC/MS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室内环境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Interscan4160型甲醛分析仪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Interscan 4160型甲醛分析仪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三种方法测定空气中甲醛,通过比较测得的甲醛数据,找出3种方法优劣.方法:用5 mL蒸馏水作为吸收液采样空气样,取(1~5)mL样量按三种方法分别检测出5mL吸收液中甲醛量,再除以采样体积,计算出空气中甲醛浓度.结果:三种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BY400160标准水样用三种方法测定的甲醛结果为酚试剂法1.49mg/L,乙酰丙酮法1.50mg/L,AHMT法1.51mg/L,标准水样参考值(1.49±0.07)mg/L.三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酚试剂分光光主法(2.23~3.83)%,乙酰丙酮分光度法(1.64~2.84)%,AHMT分光光度法(3.80~4.36)%.结论:三种方法的线性宽、灵敏度好、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能精准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  相似文献   

7.
谭和平  方正  马天  曾令平 《计量学报》2008,29(2):182-185
对使用BH-1型甲醛分析仪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低、中、高甲醛浓度的测定,其相对误差<1.8%,相对标准偏差(RSD)<5.6%(n=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MRSD)<4.9%(n=6).同时与国家标准方(GB/T 18204.26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比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该仪器测定的总不确定度为10.4%.其方法快速、灵敏,适合现场多点、大批量监测,可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等效使用.  相似文献   

8.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甲醛属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严控污染物之一.室内甲醛浓度低但危害大,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甲醛治理,吸附技术是主流技术之一,吸附材料又是该技术的核心.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室内低浓度甲醛净化吸附材料及其吸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研究了碳基吸附剂、硅基吸附剂以及MOFs及POPs材料对甲醛的吸附相平衡和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进行了学校各种不同类型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的测试;其主要测试参数为: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噪声、照度、CO浓度、CO2浓度、甲醛浓度、粉尘浓度和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中VOC全采样多项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硅烷化处理内壁的不锈钢采样罐采集室内空气样品,三级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分析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选取100、50、25、10、52、ppb浓度点VOC标准气体绘制标准曲线,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每个浓度点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n=6),平均相对标准偏差MRSD<5%(n=6)。现场采样分析结果,平行样测定结果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10%。本检测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10.6%。方法可实现对现场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全采样、全分析,避免了因吸附剂的选择吸附性所引起的采样、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一家化学分析企业——德兰格尔公司开发出测定室内有毒气体含量的仪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据报道,德国许多宾馆、饭店、企业和家庭对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越来越担心。迄今为止,检测甲醛、五氯苯酚和臭氧等化学物质浓度的手段非常复杂,而且成本昂贵。德兰格尔公司开发的这种“生态环境检测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室内空气中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是否超标。该仪器在药店中就可买到,每台约40马克(1美元约合1.7马克),且特别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甲醛气体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日益关注,对甲醛的准确及时检测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检测甲醛气体最为快速的方法就是传感器法.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甲醛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就测定甲醛的电化学传感器、基于化学发光的传感器、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电子鼻、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与剖析,指出了甲醛气体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装饰装修材料是室内空气最主要的污染源,本文首先调查分析了室内主要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源,并选择两套能代表现代装饰装修的典型居室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其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主要污染因子的浓度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A、B两套居室中,甲醛、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98-0.576mg/m^3、0.907~18.39mg/m^3和0.059~1.182mg/m^3;甲醛、甲苯和二甲苯的最大值超标倍数分别为5.8倍、92倍和5.9倍;苯基本未检出。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污染影响因素和健康危害分析,并提出改善室内空气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学辉 《中国计量》2021,(4):93-95,99
为了使光电光度法甲醛测试仪更加快速准确有效地测试甲醛浓度,且保证该类型甲醛测试仪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笔者研究了光电光度法甲醛测试仪测试甲醛结果的影响因素。通过考察测试甲醛浓度时是否需要在洁净空气中开机,舱体不同采样口,连接舱体的采样管路中是否需要事先充满甲醛气体,甲醛测试仪采样管插入采样口的距离以及甲醛试剂片不同批次等5个因素对测试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每个测试因素的测试结果(6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与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酚试剂法进行比较。验证得到甲醛试纸条的稳定性对甲醛检测仪测试结果稳定性为39%,甲醛测试仪采样管是否提前充满甲醛气体对甲醛检测仪测试结果稳定性为0.5%,其他因素对甲醛检测仪测试结果无影响。甲醛试纸条的稳定性是影响甲醛浓度值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林桂明 《硅谷》2013,(18):146-147
介绍甲醛的理化性质、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要来源及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并简要概述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日益关注,对甲醛的准确及时检测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检测甲醛气体最为快速的方法就是传感器法。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甲醛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就测定甲醛的电化学传感器、基于化学发光的传感器、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电子鼻、声表面波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与剖析,指出了甲醛气体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莫秀娟 《福建分析测试》2004,13(2):1979-1981
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控制室内小气候、建材甲醛的去除和室内空气净化对甲醛污染的控制效果,认为可以通过高温烘赶、加强通风、人造板中的甲醛去除和各种净化空气措施来减少室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18.
室内空气中VOC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PID原理的VOC快速检测仪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快检仪测定VOCs的特点和优势。分别采用已知组分的VOC标准气体和现场采样分析,对两种VOC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比值R的范围,提出VOCs表观浓度的概念,对进一步研究两种方法的可比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的种类繁多,我国现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有机物的限量指标只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5种。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室内空气中17种有机挥发性有害物质出现的频率较高,浓度较大,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分别对这17种物质中的部分组分给出了安全限量。通过科学分析我们建议了涵盖甲醛、烷烃类、卤代烃类、苯系物等的室内挥发性有害有机物限量标准,使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指标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活性炭盒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采样时间、平衡时间、样品测量时间等对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