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室内试验等手段,揭露了天昊·玫瑰园工程场地地基岩土水的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并且给出了场地地基土层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建议值,并且对场地地基土层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型式,选用(4)粉质粘土层为基础持力层。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Ⅱ级自重湿陷场地中土层负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效果,同时为拟建设工程基桩设计承载力提供科学依据,在拟规划的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场地,以场地浸水前与浸水后两种工况下,进行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对桩基极限承载力荷载影响较大;同时,当建设场地地基预处理措施受限时,桩基础方案设计中可适当增加灌注桩桩长以补偿湿陷性土层负摩阻力的影响。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提供一种采用场地地基处理后的CPT实测值来预测堆场的工后沉降进而验证场地地基处理效果的方法。该计算方法可通过CPT实测值将土层划分出黏性土层和砂性土层,并针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沉降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了一种针对大面积堆载和独立基础荷载沉降预测的计算方法,并对某港口集装箱区进行了沉降预测。该方法仅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和固结试验即可获得计算参数,实用性较强,已成功运用于国外某大型集装箱码头堆场地基处理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地基参数的测试往往是现场取土,保存土样,在室内进行试验,获得土的参数。由于取样时,土难免受扰动,加之土样的保持往往不能保证土样原有状态。另外室内试验常附加某些假设,因此测出的数据与原位实际值有一定差别,而原位测试技术能直接获得土层参数。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开发使OCR、C、K、Su等重要参数的原位测试成为可能,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不少经验或半经验的关系,以便利用孔压静力触探仪获得土的参数。用能源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WJT-1型孔压静力触探仪进行了现场试验,获得该场地土层参数。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土层上部主要为黏土层,下部为厚度很大的粉细砂层,为解决该区域地基承载能力低、沾管和陷管问题,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一处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进行试验研究,掌握了地基极限承载力规律,为科学合理设计以及今后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遇到需要加固的软弱地基。地基检测作为建筑物地基的质量关对工程施工有着重要作用,是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永定河园博园水源净化工程施工第二标段强夯处理地基的施工质量检测中,为了较为准确检测本工程的地基处理效果,采取了平板载荷试验与动力触探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地基的承载力。平板载荷试验能够准确反映地基承载力,而动力触探试验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整个工程现场的土层处理状况。通过2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和综合判断,得出地基承栽力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对于强夯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检测,这种方法不仅快速高效,而且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7.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置换墩不着底、工后沉降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强夯置换法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预成孔置换强夯法。该方法通过将高能级强夯法与预先成孔填料相结合,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通过开展试验区(24 m×24 m)试验,在夯后进行平板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充水预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最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整个软土地基场地。试验结果表明:夯后动力触探击数提高了260%以上,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280 kPa,储罐基础沉降最大值、相邻测点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要求。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今后类似地基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佳木斯市煤气工程地质勘探中97个钻孔资料中的触探试验成果,阐述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大小的影响因素,后果及解决办法。对佳木斯市煤气厂工程地质勘察中97个钻孔资料进行分析,同一岩性、深度、不同设备,试验指标相差很大。同一岩性、深度、相同设备,试验指标也有偏大或偏小。在同一地貌单元、一定范围内(建筑场地为三级),试验指标有大的差异,除地层因素外,设备,人为影响是主要的。只要排除这些因素,原位测试才能真正反映出每个层位的真实情况,才能准确地评价地基土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依据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对拟建住宅小区大面积素填土和液化土地基进行强夯处理。通过平板荷载、标准贯入、静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研究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强夯法处理此场地地基的适用性与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加固相关素填土与液化土地基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王磊  熊政专 《治淮》2005,(7):44-44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基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桩长6.1m,桩径800mm~1000mm,扩大头直径为1600~2500.桩端持力层为第四层粉质粘土.工程地质勘察揭示,场地土层分布为: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扩建工程二沉池地其土为粉土和冲填土,用30kW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后,通过轻便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桩体重Ⅱ型动力触探、桩估密实容重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等检测手段检测,证实冲填土和粉土地基采振冲置换法加固后,消除了地基土的不均匀性,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清徐调蓄水池场地的液化判别及场地液化等级划分,综合判定场地存在地震液化问题,液化等级为严重,影响调蓄水池地基稳定。结合工程特点及场地情况,经过对常规消除地基土地震液化措施分析,从场地液化土层厚度、施工费用、施工环境影响、处理效果等综合考虑,建议采用振动沉管挤密法消除地基土液化处理措施,确保调蓄水池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天然地基、粉喷桩加固后地基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以后地基土的现场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和研究粉喷桩加固效果和影响范围以及在复合地基循环荷载试验条件下地基土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综合静力触探、十字板等原位试验及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对环太湖大堤浙江段的土层特征进行分析。在土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隐患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大堤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下游河漫滩地区水泥粉喷桩地基静力触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天然地基,粉喷桩加固后地基和复合地基荷载试验以后地基土的现场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和研究粉喷桩加固效果和影响范围以及在复合地基循环荷载试验条件下地基土强度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干振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土及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结合三个工程实例,分别对复合地基的桩体与桩间土进行了检测。桩体密度的检测采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N63.5)试验;桩间土的加固效果检测采用双桥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和取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并对比桩间土在加固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具体评价和论证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消除地基土液化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同时,指出了此类复合地基中,桩间粉土与杂填土的挤密效果要比其它软粘土的挤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的检验,对静力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动力触探锤击数与复合地基承载力关系,可为今后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大型调水工程,建筑物基础开挖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作为一种比较简便、快捷的原位测试方法,多用于持力层承载力验槽检测工作中,但在不同地质成因地层、不同地域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运用过程中发现,其锤击数存在大于30击和小于15击的情况,超出了相关规程规范对地基承载力的适用范围。在分析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室内试验等多种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确定适合该工程区地基检测的轻型动力触探换算公式。相关结论为检验基坑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二期工程场地稳定性,通过对比分析场地内两类沉积区:正常沉积物和古河道分布区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本研究采用标贯和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手段和物理性质、固结特性、抗剪强度特性等室内试验手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环境直接影响土层的颗粒级配及组分,颗粒级配又决定了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上层粘性土表现为含水量高,密度低,孔隙比大,粘聚力大,内摩擦角小;下层砂质土表现为含水量低,密度高,孔隙比小,粘聚力小,内摩擦角大。海底表层的水动力作用以及粘性土与砂质土分层界面的侵蚀作用导致土层呈现出超固结现象,对土体的物理性质也有部分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某水电站坝址土层测试实例角度,提出旁压试验应用于砂卵石地基勘察工程的原位测试,并针对河床砂砾石层的特点,结合水布垭水利枢纽和乌东德水电站河床砂卵石层中的旁压试验经验对测试方法进行了一定改进.对旁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水电站坝址砂卵石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并与现场超重型动力触探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其成果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