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SolidWorks的铣床顶尖座三维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三维参数化设计基本理论,介绍了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在铣床顶尖座三维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在SolidWorks环境中,对铣床顶尖座的标准件、非标准件和装配体进行三维参数化设计,以三维模型为基础,约束造型核心;以尺寸驱动为特征,自动完成对整组图形的变动。实现三维参数化设计,对提高设计效率与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变速箱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了变速箱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方法。以某型号的数控机床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参数化模型并进行动静态性能仿真分析。首先对该变速箱零部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建模和装配,然后导入ANSYS软件中施加边界条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该变速箱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强度和模态有限元分析,为数控机床变速箱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该数控机床变速箱模拟实际工况进行振动分析,发现其抗振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对数控机床变速箱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可为其结构性能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这种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为产品建立一个产品知识库,不仅能完成参数化设计的尺寸驱动和特征驱动,而且能实时地检验设计,提出设计建议,进行人机对话,是一种智能化CAD。它将有效地方便我们在许多行业中进行产品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通过CATIA知识工程顾问模块实现该参数化设计,并结合设计实例探讨这种参数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UG软件为平台,综合运用UG/OpenMenuScript,UG/OpenUIStyler和UG/OpenAPI等UG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齿轮等变速箱常用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模块,并在成组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阶梯轴等变速箱常用非标件的参数化设计,提高了系列化变速箱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变速箱CAD过程中轴类件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参数化基于特征的轴类件设计系统,实现了变速箱多轴系展开图、剖面图直至各轴零件图相互关联条件下的设计、修改,在变速箱CAD实用化、智能化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多轴数控机床较难满足变速箱加工过程中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RM+DSP”硬件结构的参数可重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设计。所设计的数控系统通过参数化自动编程模块,实现了根据变速箱齿轮的参数、加工刀具参数和加工过程参数自动生成数控加工程序,还能够通过专家数据库优化数控程序中周期性参数的设置,同时在所设计的数控系统中应用了一套新型的软件电子变速器,以达到提高多轴同步运动控制精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将所设计的嵌入式数控系统应用于六轴滚齿机,能够有效提高变速箱齿轮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设计参数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一个电机输入通过该变速箱完成两路动作,以满足机器的工作需要。重点论述了该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介绍了设计过程,包括方案选择及其相应的设计计算等。最后介绍了该种变速箱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逆向建模特点与参数化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特征截面轮廓线提取与参数化设计的逆向建模新思路。首先,以Geomagic Studio软件完成对电动汽车车头扫描数据预处理,实现特征截面插入与特征轮廓线的提取,并在CATIA软件中进行曲率分析;其次,通过分析特征曲线曲率变化识别特征点,并测量出特征点三维数据;最后,运用Visaul Basic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以特征点数据为参数,生成截面特征样条曲线,再进行曲面重构,实现参数化设计的逆向建模。结果表明:以Geomagic Studio与CATIA软件为平台,完成了截面插入和曲率分析,获取了特征轮廓线及特征点三维数据,实现了逆向特征提取与参数化设计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行星变速箱的诊断精度,提出了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和多域特征融合的行星变速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为提高变分模态分解(VMD)对信号的分解效果,以天牛须搜索(BAS)为优化方法进行VMD参数的优化.其次,以参数优化VMD完成信号的分解,并筛选出分解所得本征模态函数(IMF)中包络熵最小的IMF.再次,计算包络熵最小IMF的时域、频城和尺度域特征组成高维多城故障特征集,而后通过监督局部切空间排列(SLTSA)完成特征集的降维.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对故障特征进行识别,得到诊断结果.行星变速箱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CATpillar公司D6D履带式推土机动力换挡变速箱各档传动效率的计算为例,通过将计算过程归一为关于行星排参数的简便计算,介绍了速比法在多排行星齿轮变速箱效率计算中的应用。企业的项目实例证明此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可作为变速箱设计或电算化编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的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造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将参数化设计应用到特征以及特征造型中去,形成参数化的特征,并可参数化地造型。提出以参数化造型技术构建产品特征的方法和基于特征造型的机械产品三维参数化设计的思想,给出了产品整机三维参数化造型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这种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为产品建立一个产品知识库 ,不仅能完成参数化设计的尺寸驱动和特征驱动 ,而且能实时地检验设计 ,提出设计建议 ,进行人机对话 ,是一种智能化CAD。它将有效地方便我们在许多行业中进行产品设计 ,提高设计效率。通过CATIA知识工程顾问模块实现该参数化设计 ,并结合设计实例探讨这种参数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苏纯  袁国定  周堃敏 《现代机械》2006,31(1):55-56,76
本文介绍了使用UG/OPEN GRIP开发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应用程序的方法,详细阐明了使用UG/OPEN API实现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模块开发的过程,这两种齿轮参数化设计方法在完成装载机变速箱三维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虚拟造型反求与快速成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东华  陈国富  王建峰 《机械设计》2006,23(3):48-49,52
通过在PRO/E三维参数化环境中对汽车变速箱免拆清洗设备的3DMAX虚拟设计造型进行逆向设计,以覆进行MAGIC快速成型切片、加工的过程,系统阐述了将虚拟造型导入三维参数化环境进行曲线、曲面重构与快速成型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将虚拟设计与逆向设计直接对接快速成型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Pro/E在通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实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Pro/E提供的强大的全参数化、全相关、基于特征建模的思想,不仅能实现零件的参数化设计,也可以方便地建立各零部件的通用件库和标准件库,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并可使设计思想迅速转化为产品,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本文通过对Pro/E功能特点以及主要模块的讨论,论述了Pro/E在通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实施及应用。并利用Pro/E完成了齿轮油泵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自动变速箱设计中,液压离合器作为重要部件,其动作时间在换挡平顺的前提下,要求尽可能的短,以提高换挡效率和液压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以某型号自动变速箱的单个液压离合器为例,进行了结构与工作性能的仿真分析,初步获得满足要求的设计参数,并以此参数加工离合器样件,通过在离合器测试台上测试动作时间,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对于自动变速箱的设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重构设计理论并运用仿真技术,提出了变速箱新的设计过程。从市场调查出发,将可重构设计理论通过模块化分析,巧妙地应用到变速箱的设计中,运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完善了变速箱的结构与运动分析,完成了检测变速箱箱体的性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变速箱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的产品级参数化虚拟设计的可重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氢  卢耀祖  高顺平  周磊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20):1753-1756
以抓斗设计为背景,着重讨论完整产品如何实现可重用的三维参数化虚拟设计:首先自上而下完成总体设计,然后自下而上建立抓斗模型、建立装配和总装模型。在三维参数化设计中引入知识工程的基本原理,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完整产品虚拟设计的可重用性。通过面向对象的封装,虚拟产品的设计中包含了形状和尺寸约束以及相关设计知识,可以供以后的设计重用。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变速箱的虚拟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的虚拟设计是当前众多企业研究的重点,它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降低了设计成本.文中主要对JCS15T1型汽车变速箱开展了虚拟设计研究.零件的参数化特征建模是研究的基础,变速箱的虚拟装配、运动学仿真以及重要部件的动力学分析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客车专用变速箱的开发过程,根据市场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客车专用变速箱设计进行可行性分析,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确定变速箱技术参数,并且通过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