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永梅  刘琦 《西部探矿工程》2011,23(10):177-178,181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通过采用合理的分析模型,模拟了碳纤维布对砌体墙在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方面的加固效果,得出碳纤维布加固后砌体墙各项力学性能的提高系数,为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框架结构填充墙大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交接处饰面层开裂现象时有发生。通过框架柱与填充墙连接措施的改进,以及对砌体砌筑质量、抹灰质量的控制避免裂缝的产生。结合工程施工实践,全面地介绍了防止框架结构内外填充墙饰面(面层)裂缝产生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与砌体墙稳定性分别与哪些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线性相关,明确研究对象与尺寸参数几次幂函数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本文针对框架结构通过推导规范给出的侧向刚度公式,得出线性相关的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针对砌体墙稳定性,以稳定性水准一致为原则,通过压杆稳定性分析推导出与墙体稳定性线性相关的尺寸参数函数表达式.结...  相似文献   

4.
土城煤矿15#煤层盘区轨道大巷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小煤矿遗留下的平行巷道,使巷道宽度变大,提出使用砌体墙配合锚杆支护方式对大跨度巷道进行支护,通过数值分析砌体墙在巷道支护过程中稳定性及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确定了砌体墙的强度及尺寸。经工业性实践,砌体墙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生破坏,大跨度巷道围岩变形较小,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加固后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对全缩尺模型下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加固法与现浇面层加固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局部后浇带措施替代传统后浇带连接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合理配筋设计的局部后浇带可以替代现场通长后浇带的连接措施;2)缩尺模型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加固砌体可有效提高砌体抗震性能。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赵庄煤矿4号煤层5302工作面构造较多、煤体强度较低、回采期间巷道片帮严重,以及传统的锚网索支护难以控制顺槽巷道大面积片帮这一问题,通过现场勘查及煤岩体力学性能测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注浆加固支护体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控制顺槽巷道围岩稳定的解决方案。从现场试验效果看,采用注浆加固支护技术后,巷道支护效果良好,得出注浆加固支护可以较好控制此类巷道的围岩变形,可以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鲁西矿副井马头门变形和破坏机理,指出膨胀性泥岩、高应力比和水的作用是马头门破坏的三个关键因素。提出了加固拱部,对直墙进行局部修复,采取分段开挖,随后对砌体壁后的泥岩层进行加固,再重浇混凝土的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技术可靠,经济效果亦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底框架结构建筑的加固处理,结合钢筋混凝土梁强度检测,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分析研究,采取了不同的加固处理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砌块填充墙,所出现的裂缝和渗漏现象,分析其原因,总结了预控治理的措施,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砌块填充墙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多层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框架填充墙也由原来的粘土砖改为空心砼砌块、加气砼砌块等轻质材料。应用中发现框架填充轻质砌块裂缝要比填充砖墙严重的多,而且简单修复很难起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不同细度滑石粉填充HDPE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滑石粉细度的增加、填充HDPE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提高了、经偶联剂处理后的滑石粉的填充效果,明显优于未处理的。其中2500目滑石粉的填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在对条带煤柱破坏失稳过程和规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充填墙加固煤柱以提升其性能机理,对低强度膏体和高强度矸石混凝土充填墙提升煤柱性能进行了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墙加固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煤柱侧向约束和分担煤柱承载载荷上,充填墙自身强度和对煤柱的侧向约束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保证煤柱性能提升效果;充填墙主要限制了煤柱塑性破坏区煤体横向变形并使其承载能力增加而宽度减小;充填墙分担煤柱承载载荷,煤柱整体支承压力都有所降低;高强度矸石混凝土充填墙提升煤柱性能效果优于低强度膏体充填墙,相同宽度下可以分担更多煤柱承载载荷、更有效地限制煤柱横向变形并提供足够的侧向约束力;在模拟地质采矿条件下当矸石混凝土充填墙宽度3 m时为最佳,煤柱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又不至过大增加成本,煤柱整体应力分布趋于平缓、均匀,横向变形较小,3 m宽矸石混凝土充填墙可等效7.93 m宽煤柱,煤柱尺寸可减小15.86 m,煤炭采出率可提高17.62%。  相似文献   

13.
齐宏伟  杨颖 《煤炭工程》2011,(6):111-112
 [摘要]本文比较了现行规范中对砌体抗剪强度取值的不同规定,对影响砌体抗剪强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尽快建立砌体抗剪强度统一公式的必要性。提出偏心压应力和墙段高宽比对砌体抗剪强度有重要影响,讨论了砂浆强度对砌体抗剪强度取值的影响。所提建议可供试验研究和修订规范参考。  相似文献   

14.
活性超细重钙在PVC制品中的应用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活性超细重钙在PVC制品中填充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其填充效果优于活性轻钙。应用试验表明 ,活性超细重钙在PVC制品中取代活性轻钙进行增量填充 ,可部分提高PVC制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黏土水泥浆作为应用广泛的矿山注浆材料,注浆加固初期抗渗滤能力差、结石体强度低且易发生脆性破坏,影响注浆加固效果。以氧化石墨烯(hGO)为改性剂,掺入普通黏土水泥浆,制备了新型黏土水泥浆。通过室内试验,在对比分析h GO掺入量对黏土水泥浆的黏度、稳定性、塑性强度及结石体力学性能等主要性能参数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SEM),从微观形貌角度对h GO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h GO改性黏土水泥浆结石体的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hGO改性黏土水泥浆液固结后,结石体内部形成了以h GO片层为核心的黏土—水泥团聚物空间骨架,黏土颗粒填充其中,形成浆液体系架构,这是h GO改性黏土水泥浆性能优于传统黏土水泥浆的主要原因;随着h GO掺量的增加,黏土水泥浆液的黏度最大提高163%,浆液流动性下降;hGO改性黏土水泥浆的稳定性和塑性强度明显增强,同一养护时间塑性强度最大提高7.11倍;浆液结石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23.94%和25.27%,对浆液耐久性的优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凹凸棒石/气相白炭黑填充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凹凸棒石(AT)和气相白炭黑(FS)作为复合补强剂,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耐热性能的MVQ复合材料。考察了AT和FS不同填充比例对混炼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热分析(TG、DTA)研究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T和FS复合填充MVQ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围岩强度判据,建立中岩墙受力模型,提出了非对称小净距隧道中岩墙稳定性判别式,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中岩墙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岩墙极限承载力随隧道埋深和锚杆预应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加;对中岩墙布设锚杆时,应控制锚杆密集度,以提高承载力的作用;注浆加固对中岩墙极限承载力的提高程度与其自身内聚力的大小有关,能显著减小塑性区;采用锚杆和注浆联合加固,能降低塑性区贯通的风险,加固时,应将联合加固的范围扩大至隧道拱顶至拱底。  相似文献   

18.
由于结构功能变化,为确保结构可以继续安全使用,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以恢复或者提高其承载力。针对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改造实例,在对原结构进行分析鉴定的基础上,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技术、植筋增大截面法对框架柱、梁、板进行加固补强。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加固方案和对实施过程进行优化,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旨在为同类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9.
对某建筑于不均匀地基之上的框架结构填充墙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建筑物框架结构的安全性,并针对性地采取了合理的处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饶兴堂  李珍  曾金波 《非金属矿》2007,30(3):32-33,57
研究了采用原位组合改性超细重钙不同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改性超细重钙填充量的增加,PVC的抗冲击强度逐渐增强,肖氏硬度先降低后增大,但30份填充量时的抗冲击强度和肖氏硬度都最小。通过显微结构分析,探讨了原住组合改性超细重钙在PVC中的分布特征:20份和25份填充量超细重钙颗粒分布均匀、与PVC形成紧密的交联网状结构,进一步反映出填充量为25份时对增强PVC性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