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前对AC′97声卡的印象是:不值钱,只配做附赠品的AC′97软声卡,甚至痛恨主板厂家添加这种无用组件增加成本,可是实际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AC′97全称Audio Codec′97(简称AC′97,意为“音效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是Intel、Creative Labs、NS、Analog Device与Yamaha共同制定的音频电路系统标准,现在大部分声卡都遵循AC′97标准,包括主流的Creative Sound Blaster Live!和Audigy。所谓AC′97软声卡,就是用CPU模拟硬声卡的主处理芯片的功能进行各种数字处理,将数字信号处理后交由外置DAC或者板载Codec输出。  相似文献   

2.
台风 《微型计算机》2004,(11):104-110
在目前全球的PC用户中何种声卡的用户最多?这时您也许会将Creative作为首选,但是真正在数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却是采用符合AC′97规范的板载声卡的用户群。然而,已为板载声卡服务多年的Ac′97规范在现今的应用需求面前却越发显得力不从心,速出PC舞台是必然的趋势,那么,谁将成为AC′97的继任者?在目前看来答案只有一个——HD Audio。  相似文献   

3.
《微型计算机》2005,(6):40-46
板载声卡经占据了目前绝大部分中低端声卡市场从AC’97到如今的HD Audio经历了8年多的发展.现在板载声卡的音质究竟到了哪一个水平?是否还值得选购独立声卡。请看本次板载声卡测试。  相似文献   

4.
1996年Intel联合AD、YAMAHA,NS和Creative一起推出Audio Codec‘97规范(即AC‘97),供其强大的号召力,掀起了一股主板整合的浪潮。现在,使用AC’97声卡的用户占了家用电脑的绝大部分份额。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9日,Intel公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正式公布代号为“Azalia”的下一代音频标准,并且将这一全新音频技术的命名为“高保真音频(High Definition Audio)”。作为AC‘97的接替者,HD Audio具备了众多出色的性能和技术,但是在认识HD Audio之前,我们有必要再重新回头看一下AC‘97。AC‘97以底怎么了,Intel为什么要用HD Audio来替代它?而HD Audio究竟又凭什么在下一轮标准大潮中淘汰AC‘97标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技巧E卡通     
5.1声道板载声卡的连接技巧 正确安装AC’97声卡驱动,在桌面的任务栏的声音图标上点击右键,依次点选“OpenVolume Control→Advanced”在“1 Smart 5.1 Enabled”前的方框内打勾后,点击“Close”关掉此界面。接着,点击“Adjust Audio Properties→Adjust→Advanced”,在Speaker Setup”中选中“5.1 Surround Sound Speakers”选项,点击“OK”退出。最后,在“Line Out”接口  相似文献   

7.
HD英文全称为High Definition,中文词义是“高保真的”,这是个形容词。 HD声卡又被称为HD Audio.开发代号为Azalia.在标准推出后不久.就改名为HDAudio。该标准是Intel携手Dolby(杜比)等80家公司合力推出的音频规范.其最主要的目标是取代先前的AC'97声卡。  相似文献   

8.
freshspace 《大众硬件》2003,(2):118-119
如果你是个音乐爱好者,但使用的声卡却不是“发烧”级,每次听别人电脑中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时,感觉好羡慕。其实,利用已有的一些工具,即可对声卡进行优化。如笔者推荐的AC97 Mixer,只要配置合理,完全可以让你的声卡更加精彩! 是什么原理可以让AC97 Mixer来控制声卡呢?我们都知道,符合AC97规定的声卡,都会有个主要的音效芯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包括玩家、一般用户,甚至普通的硬件玩家都有这样的误区,板载AC97声卡远不如另买的声卡;甚至有的用户摆着高档板载声卡不用.花几十块钱买一块从做工到音质都惨不忍睹的B758,美其名曰:“AC97是垃圾”。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我们请到了国内一流硬件玩家阿亮给大家讲述AC97声卡的故事,相信看完之后,大家时自己的板载声卡会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老刀 《电脑》2003,(1):63-63
随着芯片组的功能日趋强大,很多主板都集成了声卡。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给计算机用户出了难题:这声卡集成到主板上,确实可以省点钱,可这集成的声卡———性能又实在不敢恭维。要是屏蔽掉再添加一块声卡又好像有点浪费,不换吧,又对不起咱这双耳朵。唉……难道主板集成的声卡真这么差吗?下面就请随老刀一游,详细了解一下目前市面上的集成声卡吧。首先上场的这款集成声卡叫AC97,相信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听到它。AC97其实并不是某种声卡的型号而只是一种规范标准:“AC”是AreaCodec的缩写,“97”是指1997年,AC97是由Intel、Yam…  相似文献   

11.
笔者爱机里有两块声卡,块是做工很好的雅马哈724声卡.一块是815EPT主板集成的AC 97声卡。独立的雅马哈声卡音质很棒,我接了漫步者音箱来听音乐.看大片。集成的AC 97声卡则接了耳麦用来聊天和晚上玩电脑用。声卡工作切换我就用“控制面板”里的“声音和音频设备”(我用的是Windows XP系统,在桌面建了个快捷方式)来切换,很方便。再也不用搬箱弄桌地到机箱后面拔来插去了。  相似文献   

12.
笔者爱机里有两块儿声卡,一块儿是做工很好的雅马哈724声卡.一块儿是815EPT主板集成的AC97声卡。独立的雅马哈声卡音质很棒,我接了漫步者音箱来听音乐,看大片。集成的AC97声卡则接了耳麦用来聊天和晚上玩电脑用。声卡工作切换我就用“控制面板”里的“声音和音频设备”(我用的是WinXP系统,在桌面建了个快捷方式)来切换,很方便。再也不用搬箱弄桌地到机箱后面拔来插去了。  相似文献   

13.
早期流行的Intel 810、815、815E和815EP芯片组系列等很多主板都集成了声卡,常见的是AC′97和Creative CT5880声音芯片,其中AC′97的成本较低,而对音效要求更高一点的可能会选择集成Creative CT5880声音芯片的主板。技嘉出的GA-7ZMM、GA-6OXE,联想新出的支持DDR内存的KD7-C、技嘉的GA-7VTX及GA-8ITXR都内建Creative CT5880声音芯片。现在四声道的声卡越来越普及,但很多朋友在平常的  相似文献   

14.
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的板载AC′97声卡不能发声了,以前一直用得好好的。我告诉他重新安装声卡的驱动程序就可解决问题。但过了一会,朋友又打来电话,说已经重新安装了声卡驱动程序,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我赶到朋友家里查看他的电脑,发现声卡驱动程序是好的,系统也没有丢失什么文件。运行DirectX诊断工具里的声音诊断功能,在测试的时候,发现其中有“此声卡不支持硬件缓冲”的信息,会不会是软件缓冲区太小导致不能发声  相似文献   

15.
回忆一下,你最后一次看到声卡这种配件是什么时候?三年前还是五年前?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声卡这种东西渐渐从装机配置单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事先印好的“主板集成”或者“AC97声卡”之类的字样。  相似文献   

16.
ASIO是Steinberg公司推出的一套专业色彩很浓的音频输入输出API。通过ASIO API可极大地减少系统对音频流信号的延迟,增强声卡的处理能力。然而,ASIO一直都是专业声卡的专利,必须有声卡芯片的硬件支持才能够实现。为了给众多的中低档声卡及板载AC′97声卡增添ASIO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让AC97腾飞     
现在,不少主板都集成了AC97声卡,但在大部分用户眼中集成声卡都是“鸡肋”。事实上,如果能设法将AC97集成声卡优化一下,同样可以提升声音效果。如果对自己的集成声卡不满意,那就赶快开始行动,挖掘集成声卡的每一项潜能。毕竟不用花钱升级声卡,经济实惠的免费大餐没有人会拒绝。  相似文献   

18.
笔者爱机里有两块儿声卡,—块儿是做工很好的雅马哈724声卡,一块儿是815EPT主板集成的AC97声卡。独立的雅马哈声卡音质很棒,我接了漫步者音箱来听音乐,看大片。集成的AC97声卡则接了耳麦用来聊天和晚上玩电脑用。声卡工作切换我就用“控制面板”里的“声音和音频设备”(我用的是WinXP系统,在桌面建了个快捷方式)来切换,很方便。再也不用搬箱弄桌地到机箱后面拔来插去了。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前我正在网上和侃友聊得起劲的时候,MM却要听音乐,MM之命难违呀!害得我悻悻然地旁边坐着去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让MM可以听音乐,又能让我同时上…  相似文献   

19.
声卡在现代电脑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很少有人装机器而不配声卡的,最不济也要把主板上内置的AC97软声卡利用起来,没有声音,还谈什么多媒体? 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声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主板内置AC97软声卡;2、主板内置硬声卡;3、PCI声卡。我们分别讨论它们的特点,并据此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Wincat 《电脑自做》2003,(6):63-63
朋友买了一块二手AMR接口的Modem,但装上Modem后板载AC′97声卡(ALC201 Codec)却不能发声。通过查资料才知道市场上出售的AMR/CNR接口的Modem或声卡分两种:一种自带晶振(Primary,主模式),另一种不带晶振(Second,从模式),由主板提供基频。主模式的AMR扩展卡容易与板载声卡的晶振发生冲突。换用PCI接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