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传承徐州古民居建筑装饰技艺的精华,把徐州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技艺充分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让传统民居的魅力重生,营造宜人的老城生活场景.课题组开展了徐州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剖析了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研究结果表明:徐州传统民居中装饰艺术元素作为一种设计符号的表达,可以充分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的立面设计、材料色彩选择、室内陈设设计等,以彰显徐州的地方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民居是一类特殊的建筑类型,其空间格局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居的空间格局在不断演变.以陕西关中半山半塬地区的韩城市芝阳村的民居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现场实测和访谈的基础上,研究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下这一地区民居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为建筑师了解此类建筑的特点和介入此类建筑的整治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湘南民居中的建筑装饰纹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湘南古代人民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1个载体.藻井则是湘南民居中1个重要的装饰构件,从藻井的“形”和“意”2个方面入手,探讨出藻井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特色的构件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九九归一的人生观、外刚内柔的处世观以及尊卑有序的等级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喀什民居特点的分析,说明建筑文化对民居文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加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研究,提高传统文化因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具有科学合理的民居建筑方案.  相似文献   

5.
从邯郸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邯郸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入手,对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适宜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民居在平面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既有华北地区民居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邯郸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邯郸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入手,对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适宜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民居在平面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既有华北地区民居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7.
以晋商大院为代表的山西传统民居建筑,其屋顶的装饰艺术极具地域特色.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对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屋顶装饰特征、屋顶装饰文化涵蕴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传统民居屋顶的构造与装饰不仅包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受到封建政权等级、礼制的制约.山西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是一个时代历史文化背景的缩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直观展现,也是政治与文化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当代江南水乡民居建筑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江南水乡民居由遗存的古民居建筑、居民自建建筑和政府倡导下统一修建的新民居3个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遗存的古民居建筑在某些功能上已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要求,而居民自建建筑风格、规模、样式各不统一,明显失去了传统建筑的特征,严重影响了江南水乡原有的民居风貌。政府倡导下统一修建的新民居大多简单克隆了城市的建筑模式,对本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只是利用一些符号进行简单模仿,形成了千篇一律、不伦不类的假古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为设计一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当代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模式,提出以下建议:营造地域文化,展现地域特色,突出场所精神,表现历史文化特征;优化建筑功能,创新建筑形式,提升建筑技术;政府引导,百姓参与,建造当代江南水乡新民居。  相似文献   

9.
重庆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下,重庆形成了与之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这一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生态环境,其所具有的因地制宜、底层架空、减轻自重等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住宅中加以借鉴和应用。对吊脚楼的传承,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吊脚楼街区进行区域保护,还应该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楼盘开发中进一步发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文化风貌。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运用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徽州民居空间意象的知识与经验,是明清"礼制下行"社会流向的反映,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核是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的可由途径.笔者从礼制观念、民居空间环境和民俗图像入手,分析了徽州典型民居的空间布局、装饰位序和装饰图像的叙事逻辑,归纳出徽州民居空间布局是礼制的缩影、装饰图像是人民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写照,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礼""俗"一体的建筑文化体系.本文运用图像叙事的方法挖掘徽州民居文化内涵,有助于传统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也为当前传统建筑的现代转译,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藏区民居建筑及藏文化为大背景,以丹巴中路乡藏族民居聚落与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本地区其他重要民族的建筑文化,对民居建筑进行建筑学及文化学方面的考察,归纳总结民居建筑营建中普遍存在生态智慧.并结合中路藏族民居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展开更新设计个案研究,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缺点进行改造,并赋予其"不断生长"的发展理念,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四川藏族民间居住建筑,是藏族同胞生活与营造经验不断累积和发展的结果。它与喇嘛庙建筑不同,喇嘛庙能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讲究建筑的规模、气魄,重视建筑繁复华丽的装饰等。而民居因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它必须以最经济朴素的方法,创造出既满足生活需要的居住空间,又适应农业活动某些环节要求的生产空间,同时又有独特别致的造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迫切需要更新与发展。虽然传统民居改造实践较多,但仍存在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不足、改造后的建筑不能融入地区建筑环境中、传统建造技艺缺失等问题。因此,传统民居改造策略更加需要严谨的生成过程。可拓学的基本思想是用形式化的方法处理各领域中的矛盾问题,非常适合作为民居改造实践中科学分析矛盾以及提出可行策略的工具。本文以宝水村民居改造为例,建立基于可拓学的问题模型,对目标、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可拓变换方法解决矛盾生成策略,最后对策略进行优度评价,得出最优策略。探索村落民居改造可拓策略生成过程,一方面为村落民居改造实践过程中的形式化方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使村落传统民居的文化得以延续和重生。  相似文献   

14.
沙漠戈壁传统聚落民居建筑是人类在极端自然生境条件下绝地求生、创造性发展的地域民居文化遗产典范.宗教严格、社会封闭、资源匮乏、贫穷落后,气候恶劣、建设艰难是其建筑文化发展的瓶颈,但同时也是它富含顺应性抗争、创造性发展、本土性智慧等特色的源泉.论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疆麻扎村为例,通过调查与分析,解读麻扎村沙漠戈壁的极端自然生境条件、宗教文化内涵、社会经济状态、历史发展脉理,展现麻扎村聚落空间形态特色,梳理麻扎村传统民居建筑遗产的基本型制、空间形态、生活关系及文化魅力,挖掘整理麻扎村民居建筑优秀的营造经验与智慧,总结在极端自然、社会、经济生境下朴素的建筑结构、材料、构造、节能等适宜性技术经验与智慧.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土楼的建筑艺术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居之一,在中国甚至在世界民居建筑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整体分析了福建土楼的建筑艺术特色,归纳出其建筑艺术特点:土楼建筑体量巨大,极具雄伟之美;其造型简洁独特而又丰富;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建筑空间富有节奏,内外对比强烈,内部空间丰富有序适宜;建筑装饰古朴自然、丰富多彩、工艺高超精湛.  相似文献   

16.
荣巷荣梅春宅保留了太湖流域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但又具有一些无锡地方建筑的特征和西式建筑的特点.文章在测绘的基础上,对荣梅春宅的平面布局、结构体系、外观特征、细部装饰等建筑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它的背后,可以了解到荣巷历史街区的建筑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苗寨具有极高的自然、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当前村落资源,发展地域经济文化,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苗寨村落民居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在一些地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这些传统聚落和乡土建筑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重庆彭水罗家坨苗族特色村是现今保存较完整的乡村聚落,在此通过对罗家坨村落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现存问题及保护措施和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沈阳故宫建筑的外檐装修(门窗隔扇),它不仅具有强烈的满族民居特色,又融合了汉藏民族宫殿、民居建筑的做法,这是其它宫殿建筑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胶东庄园民居作为山东民居众多类型中的一支,兼摄府第建筑和地域民居之神韵,形成了与山东内陆民居迥然不同的建筑形态与精神气质。文章以栖霞牟氏庄园、李氏庄园和龙口丁氏故宅作为胶东庄园民居研究案例,从建筑布局与形态特征、建筑雕刻与装饰特征、建筑材料与结构3个方面归纳梳理了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特征;威高集团休闲度假服务中心设计以胶东庄园民居为蓝本,通过对其建筑布局与形态设计、建筑雕刻与装饰设计、现代材料的技术的应用,在满足现代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对胶东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阐述,以期再现胶东庄园民居建筑神韵,为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西桂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其民居是桂北文化的一个载体,渗透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桂北地区民居主要建筑形式“干栏”,是根据桂北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环境、交通以及气候等条件决定的,它包含对民居的保护和对民居本身蕴藏的丰富建筑思想元素的合理利用,对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