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备受关注,三农问题可以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建设和农民技术教育息息相关。只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进而转化为科技生产力,最终才能促进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有效加强农民技术教育,促进农民增收,成为当前面临的重点。首先阐述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分析了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最后加强农民技术教育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最重要主体,农业科技培训将是提高农民素质水平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对现阶段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科技培训平台化模式,建立具备碎片化、便携式的学习平台,以实现个性化、自主性、互动性的培训模式,达到提高广大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素质水平的效果,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人民经济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而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发展对农业进步来说,既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又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初步的调查分析,总结了新形势下阻碍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发展的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学历低、资金不足等因素,主要针对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宣传科技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素质和实行科学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城是农业大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了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寻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及对策很有必要,对今后农业生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完善农民技术培训的体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内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科院的调研会议中也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的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农民科技培训的特点出发,在分析农民科技培训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民科技培训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建设的力度,农业科技培训对提高农民素质和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将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目前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解决。针对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中的领导组织结构不完善、培训经验不足、缺少培训资金、网络培训设备不完备、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对策,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同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装备制造业承担着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丁具的重要任务,是用物质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产业。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对于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标志,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是农业机械化的主力和先锋,是最直接、最具体、最具实效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推进农机装备水平提升、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实现农民节支增收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农机科技创新推广,就没有农业机械化;没有农机科技创新推广,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研究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有利于农业机械实现精准作业,实现农业智能化,提高农业产出比,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有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它借助于各种适用于农业生产的物理技术和装备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发展现代物理农业,推广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丽江市植物保护机械现状及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丽江市在着力改进植保机械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用药,鼓励植保合作组织发展,推广应用成熟技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为满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操作人员安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是促进丽江市植保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丽江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农民以老年人、妇女居多,致使农村土地出现了产量低与撂荒现象,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标和教育培训模式,以期提高农民专业水平,加快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及省级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是国家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让更多的农民获得更优的技术,更高的效益的一项富民措施。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器械的覆盖率,而且有利于农业丰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更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富裕劳动力增多,农民对科技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多,层面不断的扩大,他们因种植结构的不同,而要求不同,本文通过对彭阳县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重点乡镇的调查,提出农民农机科技培训需求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并完善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加快发展效率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农民进行科技指导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农民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针对这样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帮助农民完善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逐渐自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这大大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业的生产力。为持续提升农机作业水平,扩大农民使用农机先进技术的效益,对影响制约农民使用农机先进技术的因素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农民使用农机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从农民自身文化素养、农业生产收入水平、农机科技市场情况、应用技术因素等几个方面,就制约农民使用农机先进技术的因素做系统分析,为扩大应用效益,提升应用质量,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原县农机部门在农机化建设中突出人的因素,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目标和发展农机、服务农业的主线,不断提升农机工作整体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为全县农业基础建设提供了先进适用的农业装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新时期农业技术发展的需求,创新农机教育培训模式,在农机培训方式方法上因地制宜,真正提高农民群众对先进农业机械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使农机教育培训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1发展龙头企业、实现贸工农一体化龙型经济是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三中全会以后农业土地实行转制,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就我们地区来说由于人多地少,农民仅维持一个温饱水平,生产出的农产品无特色、无规模,仅限于内销,形成了一个小农业经济,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引进有实力的业户,政府政策扶持,科技部门技术服务,形成了龙头企业,拉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几年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城镇地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将农村向着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农民的劳动水平,使他们成为现代化的职业农民,才能够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安心做好农业种植。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利用技术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水平。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会产生一批既懂得农业种植技术、又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和管理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分析我国新型农民的教育开发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根据目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