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造既有建筑的同时,如何实现其绿色改造与优化,已成为既有建筑改造研究中的关注点。结合常州江南护养中心改造实践,探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的设计策略及适宜技术。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内涵,促进既有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可持续发展,为绿色建筑创作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济南市低碳发展工作方案(2018-2020年)》正式印发,济南将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发展,到2020年,新增绿色建筑4000万m~2以上,新建节能建筑5000万m~2以上,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300万m~2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40万m~2以上。济南还将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推广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筑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服役建筑结构都已经达到了其寿命的中老年阶段,在使用当中由于使用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自然或人为灾害影响,很多建筑存在着种种安全隐患,这些危险隐患危及生活、生产安全,因此急需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改造或加固补强.由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既有建筑的维修改造所消耗的费用相当大,有些甚至超过初始建造成本的数倍,因此在对既有结构进行维修之前,维修方案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LCC(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引入在役建筑结构维修加固领域,分析了在役建筑结构寿命周期成本的组成,得出基于结构可靠度的在役建筑结构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结构加固有重要意义,是延长建筑寿命的重要手段。某办公楼建设年代久远,既有建筑已经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改造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可能产生的结构风险。以该建筑改造为例,说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的结构加固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5.
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许多未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物相继被拆除,建筑生命周期短暂的现象令人深思。因此,本文对影响建筑寿命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的延长建筑寿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苏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所建典型住宅建筑为例,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构造了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技术方案,对各节能改造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提出了保障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序推进的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彭波  陈宏  郑国庆 《新建筑》2013,(4):70-73
如何在改造既有建筑功能及形象的同时,实现其绿色改造与优化,已成为既有建筑改造研究中新的关注点结合武汉建设大厦绿色改造的设计实践,探讨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的设计策略及适宜技术,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内涵,拓宽绿色改造的领域,促进闲置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速度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也逐步向地下空间发展: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需要通过旧城改造,在拆迁原有接近寿命期或过时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以满足现代化高标准建筑的要求。但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的建筑,往往造成新、老基础的重合或交错,在施工中就必须排除原有基础障碍物,才能保证新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为倡导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宁夏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建筑的全寿命期,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截至目前,宁夏已实施绿色建筑约54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5. 4%。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为加强政策和技术标准保障,宁夏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各方建设主体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的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对绿色建筑发展从规划建设到运行改造等活动进行规范,使全区绿色建筑发展步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钱进 《化学建材》2011,(2):51-52
老工业厂房在失去生产功毹后能够通过设计改造成其它用途,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延续凝聚在工业厂房当中的发展印记和历史情感,而且能够延续老工业厂房的“建筑寿命”,并且由此带动老工厂、老工业区的更新和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老工业厂房区改造为商业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理念,对旧住院楼建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漏水问题、结构安全性问题、节能与环保问题、消防问题等探讨了相应的改造思路,提出了对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几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12.
沈朝霞 《工业建筑》2012,(Z1):41-43
绿色建筑诞生于能源危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以迪拜帆船酒店、上海世博园区南市电厂改造工程为例,来探讨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在大量营造了新建筑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多老建筑改造问题。其中之一是对老建筑进行周期性的修缮与翻新,保持并改善其原有功能不变,使其寿命得以延长,另一种是因业主的更换对原有建筑提出新的功能要求,形象也有更高精神的要求。冠县文化活动中心的改造设计就属于这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6,(5)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对于老建筑我们要思考如何去改造这批建筑,而不是粗鲁的拆除。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阶段,工业能耗、建筑能耗和交通运输业能耗是我国总能耗的主要方面。在建筑方面,随着建筑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的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能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为应对日益显著的能源危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在做好新建建筑物节能降耗的同时,对既有建筑节能降耗的改造更是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建筑内的机电设备能耗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改造方案,从而实现延长设备寿命、降低建筑运行费用,实现资源的节约。  相似文献   

16.
正仇保兴指出,新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正在从单体建筑到绿色建筑集群转型,从耐用、实用性向健康性、超低能耗和高端化转型,从居住功能向建筑健康、荚观和更人性化转型。我国城市现有400亿m~2旧建筑中约有1/2必须进行抗震、节能、适老、节水等绿色化改造,产生约15万亿的新投资需求。以"绿色化改造"替代"棚户区改造"不仅节能减排,更能使百姓的生活更美好。仇保兴在报告中提出旧小区绿色改造的九大必备选项和八大拓展选项。必备选项包括:建筑性能检测和加固——确保三十年寿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南京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现场调研与测试,分析既有公共建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明确绿色化改造的目标及原则,提出了适宜的绿色化改造和抗震加固技术,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再设计,达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最小能耗,从而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8,(3)
正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天津市政府日前出台《天津市绿色建筑管理规定》。5月1日起,学校、医院、保障房等新建建筑,都将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鼓励既有建筑改造和工业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据悉,本规定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等级。  相似文献   

19.
从既有建筑改造节能潜力、改造效益和节能风险评估等3个方面概述了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价理论研究现状,其中分别从建筑能耗分析、节能技术和建筑热工性能3方面论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潜力,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3方面论述节能改造效益。梳理了国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改造效果和改造风险评价等四方面理论研究动态。揭示了基于增值寿命视角研究节能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是值得探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全寿命周期     
《工程质量》2008,(5):50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起源于英国人A.Gordon在1964年提出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对建筑而言,建筑物的前期决策、规划、勘察设计、材料构件生产、施工、运输、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的管理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全寿命管理系统。建筑的一次造价和使用期间操作运行费用、维修费用、更换及改造费用等构成经济学家所称的“全寿命费用”。建筑产品的后期投入与一次造价的比例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项目而异,但后期投入始终是非常可观的。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为保证和延长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