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醇作为一种有机化工产品已在我国工业、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辛醇产品消费量在逐年增长,辛醇产品已成为增塑剂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产量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辛醇表观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3. 35%。目前国内的辛醇产量已远不能满足国内辛醇产品的消费量。目前国内辛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大庆石化总厂、齐鲁石化公司和北京化工四厂等。为了满足国内逐步增大的辛醇需求,一些商家跃跃欲试新建或扩建辛醉生产装置,继齐鲁石化扩建后,吉化化肥厂13…  相似文献   

2.
市场价格波动剧烈 2007年国内长三角地区丁醇和辛醇市场价格走势分别见图6和图7。 2007年。国内丁/辛醇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丁醇一年的价格在13100~15600元/t中波动,辛醇的价格在15100元/t上下波动。2006年底。由于受市场货源供应紧张、下游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市场需求稳定以及相关产品市场走势上扬等因素影响,丁/辛醇市场行情稳步走高。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增塑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增塑剂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外增塑剂的发展动态以及国内与增塑剂工业相关的丁辛醇工业概况,并对发展我国增塑剂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丁辛醇扩能加速,市场竞争形势加剧,随着产品自给率的大幅提升,丁辛醇市场未来走势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丁辛醇国内外生产现状、下游消费、进口变化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并在市场回顾和近2年在建项目汇总基础上,对未来市场前景做出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工业辛醇价格呈现持续下跌的趋势,其主要原因为:①国际市场上,这些品种行情低迷,没有在短期内启动的迹象。②国内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虽然国内工业辛酸生产总量为ZO万吨,不能满足需要,但由于进口工业辛醇和进口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价廉量大,使国内不少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减产或停产,严重冲击国内工业辛酸生产厂,致使价格低迷。③从基本面来看,国家抓大放小,强强联合,大力发展基础产业,这为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工业辛醇止跌回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受国际化工市场的冲击,其价格回升不明显。如果国际化工市场没…  相似文献   

6.
丁/辛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医药、塑料、有机工业、印染等方面具用广泛应用。2006年,全球丁醇、辛醇总生产能力分别为337.5万da、335.7万讹,预计2007年国外丁、辛醇生产能力仍将分别维持在300万t/a和281万讹左右。而亚洲等其他地区由于缺口较大、需求增长快,预计将有一定新增产能。我国丁/辛醇自产率不足,国内产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是世界上最大的丁/辛醇进口国,丁/辛醇在我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进入 10月份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并没有对国内化工市场起到实质性的影响,不少石化产品在坚挺的行情下都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1)市场交易冷淡,用户以及一些中小的中间商普遍都存在着“等待、观望”的心态,导致部分产品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2)部分产品价格下降的压力明显增大,尤其是部分塑料原料、合成橡胶以及有机化工原料等都明显的体现出落价的变化趋势。 辛醇 10月份国内辛醇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市场供需平衡,整个 10月份辛醇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在 6 500元 (吨价,下同)左右。 10月底吉化公司辛醇出厂价格为 6 10…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丁辛醇市场分析及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丁辛醇国际市场历史数据及现状的分析,预测了未来世界丁辛醇的供需状况。重点对国内近年丁辛醇发展状况、现有生产装置、近年进出口情况以及消费结构现状等进行分析,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对未来国内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并根据目前在建及拟建丁辛醇装置的项目进展情况,对未来5~7年国内丁辛醇供需态势进行了分析。依据国外丁辛醇发展进程和经验,针对目前国内丁辛醇建设的投资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2013年我国丁辛醇生产企业装置产能情况以及新建装置投产后新增产能情况,介绍了我国2010~2013年丁醇、辛醇的进口量变化情况以及国内丁醇、辛醇消费量的变化情况。详细分析了产能增加、进口产品冲击以及下游市场低迷等因素对国内丁辛醇市场竞争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对国内丁辛醇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丁辛醇装置低负荷运行甚至关闭,微利或亏损将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田箜 《化工时刊》2005,19(7):56-56
目前,国外丁醇产能为323.7万t/a、辛醇为318.7万t/a,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由于国外/辛醇装置生产能力过剩,今后几年其产能将不会有大的增长。而国内丁/辛醇产不足需,自给率不足50%,是世界上最大的丁/辛醇进口国。随着新上装置的投产,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下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丁/辛醇仍将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田凤  梁云龙 《化学工业》2004,22(12):26-28
对辛醇的国内外市场进行了调研.辛醇的主要用途仍为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增塑剂.日本和西欧的消费出现负增长;亚洲消费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测直至2006年,我国市场仍有50%(41万t)的缺口.影响国内生产厂家竞争力的因素为装置规模小,生产技术(催化剂)不能自主.辛醇生产与下游产品生产异地,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工业辛醇的主要生产方法有丙烯羰基合成法和乙醛醇醛缩合法,以羰基合成法为主。国内辛醇的生产厂家共有十余家,其中大型企业四家,已全部实现了羰基合成法生产。羰基合成法中,辛烯醛加氢过程十分重要。用于醛加氢的催化剂可归为四类,即铜铬催化剂、铜锌催化剂、镍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各有其优缺点。液相加氢的反应温度低,因此以加氢活性温度低的镍系催化剂为主;气相加氢则以铜系催化剂为主。国外在醛加氢制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太多。目前,国内丁辛醇装置上所使用的醛加氢催化剂主要还是依靠进口。加快醛加氢制醇催化剂的开发,将会大大推进制醇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硫酸色度是辛醇产品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影响辛醇产品硫酸色度主要是一些轻重组分的不饱和物,尤以未知峰、二聚物及三聚物为主。本文论述了在辛烯醛加氢开车过程中,一些重点工艺指标对辛醇产品硫酸色度的影响,通过控制这些指标,达到减少不合格辛醇产量,降低辛醇合格时间,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辛醇的国内外市场进行了调研。辛醇的主要用途仍为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增塑剂。日本和西欧的消费出现负增长;亚洲消费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测直至2006年,我国市场仍有50%(41万t)的缺口。影响国内生产厂家竞争力的因素为装置规模小,生产技术(催化剂)不能自主。辛醇生产与下游产品生产异地,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 概述 工业辛醇(2—乙基己醇)的生产方法有:丙烯碳基合成法和乙醛缩合法,碳基合成法又分高压钻法和低压铑法。我厂以高压钴法羰基合成生产工业辛醇。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及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已二酸二异辛酯和癸二酸二异辛酯(通常称二异辛酯为二辛酯)等。另外,还用于生产柴油添加剂、合成润滑剂、抗氧化剂、溶剂和消泡剂,以及用于纸张上浆、照像、胶乳和织物印染等方面。工业辛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学助剂。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丁辛醇供需分析及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当代石油石化》2007,15(8):33-38,44
阐述并预测了国内外正丁醇和辛醇市场的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国内丁辛醇的价格走势,简述了羰基合成丁辛醇工艺技术发展动态,最后对我国发展丁辛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建林 《增塑剂》2005,(2):4-14
本文系统阐述了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丁辛醇的供需及消费情况,并对今后我国丁辛醇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面分析了世界丁辛醇生产及需求情况,并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丁辛醇生产技术及进展。对今后我国丁辛醇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丁辛醇加氢催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燕 《上海化工》2008,33(1):25-30
介绍了丁辛醇工业流程中加氢部分的工艺及国外催化剂研制情况,同时对加氢催化剂的国产化进程作了重点介绍,认为丙烯氢甲酰化研究与开发项目中加氢部分的催化剂的选择完全可以立足国内.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丁辛醇市场现状及未来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媛 《当代石油石化》2008,16(12):32-35
对世界正丁醇和辛醇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我国正丁醇和辛醇的生产、进口、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需求进行了预测;结合国外丁辛醇的发展历程,针对目前国内丁辛醇的投资较热情况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