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畔写生     
一支竹杆,一段渔线,坠着一条大江。天蓝蓝的,水静静的,许久许久,垂钓的老者没有动一下,鱼漂也没有动一下。一缕微风,吹皱了江水,象老者脸上的皱纹。他仍然一动不动,象一尊塑像,象一块石头。他只钓到一个安静的期望。突然,鱼漂猛地沉入水中,鱼杆激烈地抖动起来,老者轻盈地从小马扎上跃起来,右手握着鱼杆高高扬起,象电影里握着军刀的指挥官,只是没有喊“冲啊!”左手握着一个抄箩子,象一个捕蜻蜓的孩子,只是没有叫嚷“我捕到一个大绿蜻蜓!”老者笑了,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好大的鱼,也钓起  相似文献   

2.
遭遇暴风雨     
这是一个周日的清晨。  我是在周六和朋友们来到西泉眼水库的。在熬过了一个不眠半夜之后,于周日的1点半起床,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钓鱼工具,摸黑来到水边。借着水面上一条大船的灯光,上好面食的鱼饵,胡乱地扔进水里。当时,我看不见鱼线,更看不见鱼漂。无奈中,就是想跟着感觉走:有鱼拽杆我就提杆。黑夜中钓鱼,我还是头一次。这里有情趣的寻觅,也有想磨砺一下自己的意味。  我坐在船上,擎着鱼杆,一直没等来起早的傻鱼。2点10多分,本该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对面山头的天空乌云盖顶竟出现了闪电,但没有雷声。偶然,我一起钩,…  相似文献   

3.
鄂西南碎影     
野鱼哪里去了鱼是水中精灵。今年初夏,某期《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推出了重头文章《川鄂苏寻渔记》,揭示了当今野鱼之珍贵,也表达了我国水质之忧。川、苏都是我去过多次的地方,鄂更是故乡,个人感觉川水少、苏水浊,鄂水也是污染甚重。惟有三峡地区因处川渝山脉、江汉平原之过渡地带,两岸青山相对出,江阔水清,溪河纵横,方盛产好鱼。我读初中时,约二十年前,暑假里但凡大雨过后,我都乐意随父亲去家边涨了水的清江钓鱼,他根本不用浮子,蚯蚓挂上鱼钩就行,鱼钩上方再绑块小石头当鱼坠,鱼杆也不用,直接把线挽在手上。饶是鱼多,简陋的钓具一下午总能钓个五六斤,个头  相似文献   

4.
山而 《水利天地》2007,(2):23-2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钓鱼的人却并不吃鱼。起先自己对他们不甚理解,既然不吃鱼.为什么还要去钓鱼呢?当走访了数十位资深垂钓者,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才慢慢地有所领悟:原来垂钓具有相当的哲学意义,也是对人生的极好诠释。  相似文献   

5.
<正>享用鱼的美味,宜昌人把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年少时,记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在夏日的骄阳下,偷吃那些被烈日曝晒得流油的电鱼子。父亲是一个推桡的,每每遇到柏木船溯江而上需要"扎水"(洪水季节,一条条柏木船难以独自上行,必须选择一个回水沱停泊下来,或者等待洪水消退一些,或者等待其他的船舶来了结成帮,一起过滩,桡夫子们称其为"扎水"),父亲就会到就近的滩上去舀鱼。大的鱼成为了船工们的下酒菜,小的电鱼子就会被父亲很仔细地一条条剖开,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撒上盐,用一口瓦盆腌渍起来。第二天一早,父亲会从瓦盆里取出那些腌渍了的鱼,用极细的麻绳一条条串了起  相似文献   

6.
林秉南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深冬的一个下午,我特意去采访他。当我敲开林教授办公室的门,迎接我的是一位前额宽阔、精神矍铄的老者,他一面笑容可掬地引我落座,一面拿瓶倒水,一面叮嘱我:“不要脱  相似文献   

7.
树棒     
拉鱼,是种奇特而又趣味异常的钓鱼方式。 在鱼线一端拴上一个大号鱼钩,将蚂蚱销在钩上,蹚进哗哗流淌的急流里,一边抖放线板上的鱼线,一边拉锯般地拉动鱼线;那白鱼、马口、黄箍子等浮鱼,看到鱼钩上游动蚂蚱,唯恐这珍馐美味意外地逃去,猛地窜过来狠狠地就是一口,就这样鱼们上当了。  相似文献   

8.
中河岛钓鱼     
我喜欢钓鱼,更喜欢到沭河汊汉里那中河岛东边的那湾子水旁钓鱼。但最后一次去中河岛钓鱼是在去年深秋,说来快一年了,心里还真思念岛边的那湾子水呢!  相似文献   

9.
钓鱼的经验     
钓鱼的经验钓鱼的时候,若大鱼上钩,又无经验,往往不是扯断了钩线。就是大鱼脱钩而去。这时,应做到一稳、二慢、三靠。稳,就是沉着冷静,不要急于提竿,让鱼保持在水下一米处,任其转圈。钩线与水面的夹角尽量保持在45°~90°之间。以免大鱼脱钩。慢,就是在稳的...  相似文献   

10.
三峡的男人     
从一幅画中看到泰山挑夫,那背向我们岩石般的脊梁和腿肚上紫铜般的肌肉,给了我极深的印象。由此,我也想到了三峡的男人,他们,也是一群背山挑河的汉子哟!三峡的壮丽,一点也不亚于泰山。三峡男人从妈肚子里出生,仿佛是从石旯旮里蹦出来的一个石蛋蛋。娘常常挺着肚子在地里干活,干着干着发作起来,便随意找个地方把娃娃生出来了,然后提着血乎乎的娃娃在泉水里洗干净了,还顺便拎一捆柴禾回家。有的女人是渔妇,发作了就用张渔网一围,便把那血疙瘩生在舱里了。舱里养着打来的鱼,正蹿来蹿去地激跳着,好似在逗弄那孩子哩。这娃娃地里…  相似文献   

11.
老家无河     
老家在洞庭湖边的湖南省澧县农村。“九曲回肠水,湖中一碧螺”,说的便是那个地方。记得小时候,老家好像就生活在水里面,湖边仅有的几块旱地上,也是住满了人家。那个时候,每家房前屋后,都备有一只小船,来来往往靠船而行。河边杨柳掩,湖中荷花开,一片江南水乡风光。我那个时候人小,出了名的顽皮。一日三餐撑饱了,还要跑到河中湖里寻点吃的,饿了便下湖采莲挖藕;想吃鱼了,随便找个河汊小沟,拦上一片乱网,放下几个竹篓,总能网上几条大鱼。网到了鱼,再找点乱草,架上几根树枝,把鱼抹上厚  相似文献   

12.
王升煜 《水利天地》2004,(11):38-38
很久以来,人们都在思索着一个永远的话题: “人为什么而活?”很多人对此都很茫然。为此,我问过鹤发的老者,问过成功的壮年,更问过嬉戏的儿童。急急地问,苦苦地找,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捞鱼之乐     
天气越来越热,每到这个季节,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故乡的那条小河里捞鱼的诸多趣事。夏天里最热的当口,小河里的鱼也最多。这时,年幼的我一颗心就像被火灼烧着,开始坐立不安了。"柱子和他爸捞了一脸盆鱼呢,爸,咱也去捞鱼吧?"我和哥轮番在父亲耳边念叨着。终于,父亲活了心,  相似文献   

14.
在云贵高原北部的乌蒙山脉西北面,桀骜不驯的金沙江像一匹行空的天马,不舍昼夜的在大峡谷中奔腾而去。这里曾是一片沉睡了很久很久的土地,没有掌声为这片土地欢呼,空余的是一片空寂悠静的峡谷,逝去的是一江滔滔不绝之水。 回到三峡已经有些日子了,我又融入了平淡又简单的生活工作中,可溪洛渡之行的整个情景还历历在目,那里的一山一水一物无不勾起我无尽的回忆.我知道,我的心在那里,那里更有我魂牵梦绕的爱人。  相似文献   

15.
雨夜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时常有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竹筒碰撞声。搜寻这声音,我仿佛又看见在骇人的闪电里,父亲那忙碌的身影。他在绑竹筒,系蓑衣,提马灯,戴斗笠。我知道雨夜,父亲和叔叔们要在这风雨之夜里去测流了。昏黄的油灯摇晃着,糊在天花板上的报纸一会儿明一会儿暗。当最后一缕昏暗的灯光伴随着急切而又轻微的脚步声从门的夹缝里消失的时候,我不敢想父亲和叔叔们乘一叶木舟在惊涛骇浪里与洪水搏斗的身影和雷鸣电闪中映现出一张张苍白脸孔;也不敢去想年轻的阿姨孤独地站在河的对岸高举着马灯,分不清是雨还是泪的眼睛。我睁着眼晴数数,盼望消失的灯光从雨夜里重现。那时潮湿的办公室重又将飘起旱烟管“喇叭筒”那呛人的烟叶味,以及  相似文献   

16.
深夜退鱼     
今年4月24日晚上七点多钟,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洪泽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杨静因在乡下办案回家较晚,他到家刚把自行车放好,借着从屋里射到院内的灯光,映入他眼帘的是院子里放着的两只蒲包,近前一瞧,一包是乌鱼,一包是长鱼,他下意识地拎起来掂了掂,  相似文献   

17.
中村好文在《住宅读本》里说的那种住宅——找一块自己的地。请一名建筑师,跟他诉说自己的梦想和期待,拜托他为自己设计一栋房子,去看图纸,听他讲,再纠正他:“不不.我不喜欢这样的窗户”,直到“对对,我想要的正是这样”,眼睁睁看着工人把房子盖起来,把毕生家当都倒腾进去,对着尚且干净的房子搂过妻小豪迈地说:“这就是我们家了!”  相似文献   

18.
一条河,只有被一位名人抽进笔囊,然后再从笔囊中流淌出来,才会身价百倍地在世人心头创造一种神奇,留下一份羡慕与向往。呼兰河,就是一条这样的河,萧红使它名扬天下。今天,我走在呼兰河畔,穿在脚上的拖鞋,便把久储在向往里的那份神奇,不可复拼地踏碎了。呼兰河并不美,太不美了,将我家乡的河任意从脑海里抽拿出一条,都会便呼兰河产生无可奈何的嫉妒。河水是那样的浑浊,就象洗过脏衣的废水一样,浑浊得难见一滴清澈,根本不象我家乡河那样,深的地主,也能望进去几尺,浅的地步,一搭眼就见了底。河底石头的颜色甚至纹理.以及穿…  相似文献   

19.
把辽河撇在身后,把松花江撇在身后,现在我转身北上,向西北行,去考察黑龙江,踏勘她的上游河段和支流。让黑龙江她富饶而美丽的形象,不再是书本上的一条曲折的蓝色的线条,而成为一条汹涌奔腾的江河,在我的眼前生动起来,活泼起来,流淌起来,带着闪烁的银波,也带着大地的土香和草香,和我一起穿过历史和岁月的屏蔽。让我走近她,仔细地而不是一闪即逝地打量她,欣赏她,把她的美丽的芳容拍摄下来、刻录下来,让那些远离她的人,也能一睹她的风采,让她美丽的英姿传遍世界。  相似文献   

20.
张菁 《水利天地》2012,(9):47-48
习惯在黯然无光的夜里,把心事煮沸。走了很远很远,走不出你的包围,走了很久很久,走不出爱的牵绊。终是逃不过那个亘古的主题。一篇篇惆怅而落寞的文字,等你踏歌而来。闻雨听风,你的声音,轻松地穿透我的身体,在血液里游走,经过心脏的那一瞬间,层层包裹的心事,渲泄成奔涌不息的河流,从眼里奔流而出。如果有前世今生,如果有转世轮回,那么,你我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