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燃煤发电厂是煤炭消耗的集中区域,煤炭燃烧生成的污染物飞灰和SO2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通过对125 MW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实际测试,得出了飞灰中不同碱性物质含量对SO2生成减弱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350MW燃煤锅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PSA两相流动模型、煤粉燃烧综合模型以及后处理的NOx生成模型,对一台350MW锅炉煤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炉膛出口处模拟结果与锅炉热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情况较好.另外,重点分析了炉内煤粉燃烧过程和NOx排放沿燃烧器出口中心线和炉膛高度方向上的生成规律,得出了NOx的主要生成区域,并指出了降低NOx排放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催化燃烧Ⅴ型冷凝锅炉催化燃烧及空白独石气相燃烧情况下的烟气排放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强制排烟式燃气热水器的烟气及燃气灶的烟气分布情况做了研究.试验证明燃气热水器排放的烟气及燃气灶的烟气都被明显稀释过,但污染物排放浓度仍然比催化燃烧高,空白独石气相燃烧污染物排放也较高.说明了催化燃烧比普通燃烧的优越性:近零污染及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4.
煤粉的水平浓淡燃烧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研究,辽化热电厂对原有的燃烧器进行了改造,利用煤粉的水平浓淡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稳燃能力。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燃烧稳定性,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300MW燃煤锅炉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电厂一台300 MW燃煤锅炉为研究对象,在改变锅炉运行负荷、烟气含氧量、配风方式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情况下,测定了锅炉尾部烟道NOx排放浓度,分析了锅炉燃烧调整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额定负荷下,NOx排放浓度倒塔配风时最低,正塔配风时最高,且均等配风和倒塔配风的NOx排放浓度与烟气含氧量存在一个最佳点;合理调整磨煤机组合方式可有效降低NOx排放;通过锅炉燃烧调整,在保证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不受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浓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直接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将城市生活垃圾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在高温管式炉内进行富氧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塑料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NOx浓度增大;氧浓度增加,NOx浓度增大;但纯氧条件下RDF燃烧,NOx浓度大大降低.塑料比例增加,燃烧过程中SO2浓度增大;氧浓度增加,SO2浓度降低.当氧浓度为80%时,CO浓度相差不大,纯氧时,塑料比例增大,CO浓度减小;氧浓度增大,CO浓度呈减小趋势,纯氧时CO浓度最小.NOx、SO2、CO的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说明RDF富氧燃烧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影响,提出了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技术和控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煤粉的水平浓淡燃烧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国内外都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研究.辽化热电厂对原有的燃烧器进行了改造,利用煤粉的水平浓淡燃烧技术来提高锅炉的稳燃能力.实践证明,该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燃烧稳定性,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分析生物质气与煤混合燃烧对燃烧产物的影响,基于Aspen Plus软件搭建生物质气和煤混合燃烧模型,对混合燃烧生成的污染排放物进行模拟计算.随着空燃比的变化,生物质气的成分和低位热值发生改变;将气化效率最高时的生物质气和煤掺烧,研究燃烧温度和生物质掺混比例对NOx和SOx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气的低位热值随空燃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NOx和SO2排放量逐渐增加,而SO3的排放量逐渐减少;随着生物质气掺烧比例的增加,NOx和SOx的排放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民用燃煤排放的细颗粒物的单颗粒排放特征及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选取烟煤、无烟煤和蜂窝煤三种煤型,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民用煤燃烧模拟实验及污染物排放水平监测,并采集了燃烧不同煤种细颗粒物的单颗粒样品,对其进行了气态污染水平、单颗粒微观特征及元素组成等研究。结果表明:(1)烟煤引燃阶段以链状烟尘颗粒为主,燃尽阶段以不规则形貌的矿物颗粒为主,无烟煤和蜂窝煤整个过程都以近球形粒子的有机颗粒为主。三种煤型排放颗粒物皆以碳质颗粒为主。(2)燃煤颗粒的粒径分布在0.05~0.80 μm之间,烟煤排放的烟尘集合体粒径均值在0.45~0.55 μm之间,球形粒子与蜂窝煤的球形粒子大小相近,粒径均值在0.15~0.20 μm之间,无烟煤的球形粒子相对较大,粒径均值在0.25~0.35 μm之间。(3)三种煤型的CO排放因子皆比SO2排放因子高,且烟煤的CO排放因子整体高于无烟煤和蜂窝煤。  相似文献   

11.
燃煤电站锅炉汞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而选取合适的汞浓度测试方法是实现汞污染控制的关键.重点介绍燃煤烟气汞排放试验中,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汞浓度测量方法——安大略法来测量各种形态的汞浓度,以及利用安大略方法试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燃煤电厂硫化物、氮氧化物与重金属汞这3种污染物的排放特征,阐述了这些污染物在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相关的脱除技术,以及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技术.指出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是未来污染物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高效的联合脱硝脱汞方案.  相似文献   

13.
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脱硫方法以及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的控制情况,总结了目前燃煤工业锅炉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案,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以利于对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开发与选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掺烧橡胶燃料对燃煤锅炉的影响,采用烟煤,用卡车轮胎粉末作为主要掺烧对象,掺烧比例分别为20%,40%,60%。根据Fluent模拟结果,绘制了4个工况下锅炉中部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及NOx分布云图,以及高度方向相应的折线图,得到了煤粉和卡车轮胎粉末混燃时锅炉内温度分布及污染物生成情况。研究表明,随着卡车轮胎粉末掺烧比例的扩大,炉膛中心温度逐渐增大,炉膛出口处的NOx排放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是控制大气污染排放,有效预防酸雨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烟气脱硫技术达200多种,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因工艺成熟、效率高被燃煤锅炉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常用的两种方法即石膏法脱硫(以废制废)与氨法脱硫(以废制用)的技术工艺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柴油内燃机的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排放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对近5年来关于柴油机尾气污染物排放以及减排措施的研究进行搜集、整理和总结,主要讨论柴油机尾气污染物在不同工作条件(海拔高度、车速、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下的排放特征.结...  相似文献   

17.
面向行业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动,化工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殊行业,对节能减排更应该重视。结合当前的形势,通过资源与能源损耗、生产技术特征和产品特征、资源的综合利用、污染物的排放和环保制度的落实情况等5个方面构筑了面向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进而为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工业试验的方法对两台分别燃油及燃煤的电站锅炉的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灰污系数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燃油锅炉中,过高的烟气流速并不能改善积灰状况,而在燃煤炉中,受热面的灰污系数随烟气流速的增加和管壁温度的提高而减小。由实测数据推算的灰污系数的数值均远大于前苏联1973年《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所推荐的数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监测与燃烧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站锅炉和大型工业锅炉中火焰监测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运行,近年来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监测研究十分活跃,大有在未来5~10年内进入实用阶段的趋势。国内研究的热点在于三维温度场的重建和污染物的降低,并且在软件方面研究活跃;国外则侧重于硬件设备的开发和基于新型硬件基础上的新方法试验,如激光诱导荧光(LIF)和粒子跟踪等手段。此项研究将有望导致对燃烧机理进一步明晰,火焰图像信息的更探挖掘和新的燃烧技术出现。  相似文献   

20.
电站锅炉燃烧稳定性诊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炉膛的动态数学模型。应用前人提出的燃烧稳定性评价指数,该指数以燃烧过程能够克服的最大的燃料量的扰动来定量。通过仿真求出不同燃烧工况下对应的CSI值,以此作为评价燃烧稳定性的基准值,将实测的燃烧工况的CSI值与基准值相比较,据此对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做出评价。运行人员应以燃烧稳定性基准值为燃烧调整的目标,优化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