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急需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接续技术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模拟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开展三元体系极限驱油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当弱碱三元体系中碱浓度较低时,聚驱后三元驱的采收率增加值较高,阶段极限采收率可达32.97%;当强碱三元体系中强碱浓度较高时极限采收率可达30.29%。在体系其他组成相同的条件下,基于强碱三元体系对注入系统和油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建议采用弱碱三元体系开展驱油生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又面临新的挑战,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成为油田下一步稳产重要接续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在室内开展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进行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随着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驱后三元体系驱替至含水100%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采收率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随着三元体系中弱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驱后开展的三元体系驱极限驱油效率均有增值,且在弱碱质量浓度接近0.5%时驱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但油藏中仍残留大量原油,因此针对大庆油田目前的开采状况,为提高大庆油田非主力油层实施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进行室内模拟驱油实验,得到不同注入时段和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的驱油效果。通过实验可得:水驱转注为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时间越提前,采收率越高;主段塞内注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体积越大,采收率越大;在水驱基础上,采用Mr(相对分子质量)为800×10~4抗盐聚合物和Mr(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10~4聚合物的三元复合体系在水驱基础上化学驱采出程度均大于22%。  相似文献   

4.
A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后最终采收率在50%左右,有近一半的地质储量留在地下。但聚驱后剩余油空间分布高度分散,开采难度大。为探索聚驱后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技术,2014年在A油田B区块开展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一类油层聚驱后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提高采收率幅度,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萨北开发区北二西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试验,是大庆油田开展的首个化学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以验证弱碱三元体系在一类油层聚驱后的适应性,形成适合一类油层聚驱后的弱碱体系三元驱开发配套技术。试验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注入阶段,通过精细地质解剖、明确剩余油分布、生产动态分析及精细过程管理,开展了规模分注、体系优化及油水井个性化跟踪调整等工作,取得聚驱后再提高采收率10.76%的好效果。本文在分析试验效果基础上,总结出试验区分类采油井见效特征,明确了一类油层聚驱后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BEX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是油田首次在二类油层开展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试验。2005年11月开展空白水驱,2008年10月,在水驱采出程度45.30%、综合含水98.45%的基础上开展三元复合驱,目前处于后续聚合物保护段塞阶段,中心井区已经取得阶段提高采收率24.43%,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28.0%。通过该试验进一步研究弱碱三元复合驱的注采状况和措施效果,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在油田北部开发区二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可行的;弱碱三元复合驱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个性化设计和及时的措施调整保证了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喇嘛甸油田由于距物源近,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油层性质与已开展的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差异较大。为研究非均质厚油层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应用的可行性,2008年在北东块开展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试验效果明显,从动态反应看,三元试验区视吸入指数在前置聚合物段塞下降较快,而后逐渐变缓,下降幅度高于二类油层聚驱;产液指数在前置段塞和主段塞阶段降幅较大,产液能力与聚驱相当;含水降幅高于聚驱,井组间含水降幅差异大;复合驱主段塞阶段采出程度高,阶段采收率高于聚驱。  相似文献   

8.
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具有层数多、厚度薄、渗透性差、非均质差异小的特点,依靠水驱挖潜难度较大,数模预测水驱含水达到98%时,最终采出程度在40%左右。为了探索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开展了喇嘛甸油田喇8-4井区高二组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空白水驱注入情况,并结合2口试注强碱和表活剂的情况,优化三类油层弱碱三元体系配方及段塞参数设计,研究适宜的三类油层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已经进入聚合物后期阶段,为了对提高区块采收率,确保油田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后续水驱不同含水阶段开展聚合物溶液驱油的注入参数,与数值模拟对二类油层注聚后期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研究的成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了当含水为94.7%时,为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的含水界限。该结论对现场为二类油层注聚后期转后续水驱方案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究表明,一类油层聚驱后可再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喇北东块聚驱后小井距高浓度现场试验取得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的效果。而二类A油层聚驱后未采取其他増油措施,为了进一步挖掘二类A油层聚驱后的剩余潜力,开展了二类A油层聚驱后复合体系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研究。研究表明,相同浓度条件下,三元体系的粘度、抗剪切性、稳定性比单一聚合物溶液和二元体系均较差,但只有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能够达到10~(-3)mN/m,正因如此,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也是最好的,聚驱后仍能取得较好的驱油效果,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在贝雷岩心上开展不同化学驱体系的驱油实验,确定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强碱三元体系效果好于弱碱三元体系,三元体系效果好于二元体系,二元体系效果好于高浓度聚合物驱,高浓聚合物驱好于普通聚合物驱。对影响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因素进了分析,三元体系碱和表活剂浓度越高,段塞越大,体系黏度越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2.
室内研究表明,一类油层聚驱后高浓度聚驱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左右。为进一步探索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葡Ⅰ1-2油层开展了聚驱后缩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现场试验。试验注入高浓度聚合物0.095PV后油井开始见效,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但随着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目前试验区含水出现回升趋势。文章通过对注采井开发状况分析,结合油层剖面动用状况、射孔情况、连通和发育状况等地质因素研究,分析含水回升原因,对试验区下步综合调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港西油田聚合物驱油后进入后续水驱阶段的区块逐年增多,聚合物驱油基本失效,如何改善区块现状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港西油田面临的重要问题。聚驱油藏中存在一定聚合物,并以之为营养源的细菌,这样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除去油藏中残留聚合物,以达到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采收率的目的。为此开展了聚驱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自1995年第一个聚合物工业性推广区块投产以来,目前已注聚十年。随着聚合物驱开发规模由主力油层向二类油层的逐渐扩大,聚合物驱全过程的开发规律认识也在逐渐深入。采聚浓度是分析聚合物驱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对萨北油田积累的大量采聚浓度资料研究表明,在聚合物驱开发全过程中采聚浓度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着重阐述了萨北油田聚合物驱采聚浓度与综合含水下降速度、综合含水下降幅度、含水低值期持续时间及后续水驱采聚浓度与综合含水的变化特点,对聚合物驱采聚浓度的变化状况做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聚合物驱采聚浓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深入研究和把握采聚浓度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提高聚驱开发的整体效果,而且对后续注聚区块尤其是二类油层的聚驱开发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室内结合三类油层特点对两种低分聚合物P1、P2及两种低分抗盐聚合物P3、P4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的增粘特性、界面活性、注入能力及驱油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是可行的,特别是P4聚合物三元体系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和驱油效果,采收率在水驱基础上提高21%。  相似文献   

16.
某油田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三元复合驱研究以来,已完成4个主力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随着三元复合驱驱油技术在二类油层的开展,驱替对象的渗透率更低、层间差异更大,由于存在着层间矛盾大、层段多和储层结构复杂等的问题,需要通过注入能力测试和三元复合驱段塞的优选以及色谱分离动滞留实验进行确定。以某油田二三类油层为依托,通过开展了聚合物分子量、浓度和岩心渗透率匹配关系的室内实验研究,计算三元体系的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港西油田总体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开发阶段,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港西油田推广应用已24年,聚合物驱控制地质储量占油田总储量的21.9%,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港西油田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经证实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重点介绍港西三区聚驱后注聚/表二元复合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室内研究、实施方案优化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从而验证了聚驱后注聚/表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港西油田复杂断块"双高"油藏条件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萨中地区葡Ⅰ组主力油层已全面进入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阶段,从开发效果统计来看,已结束注聚区块的采出程度在50%左右,尚有一半的储量没有采出,说明聚合物驱后仍有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因此,开展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具有重大意义,这项技术的成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认清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是这部分储量二次开发的根本所在,本文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取心井资料、动静态资料、测试资料等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应用于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对于葡Ⅰ组主力油层聚合物驱后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渤海J油田二元复合驱中后期出现的含水回升、聚窜等问题,结合海上聚合物注入工艺,优选出性能更好的二元体系,并模拟现场注入条件开展驱油实验.结果表明:优化二元体系相比目前使用体系可提高采收率2.57%.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针对J油田二元复合驱中后期提出的差异化注入方式,相比单一质量浓度注入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采收率8...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的开采,大多数区块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水驱后地层中含油大量的剩余油,因此,开展水驱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由于三元复合体系中存在结垢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优选出无碱二元体系,对比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的界面张力、润湿反转、驱油效果。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实验表明,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无碱二元体系对驱油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