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孙尚军 《皮革化工》2005,22(5):24-26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及复合交联方式,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优异性能的DZ-100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并探讨了引发体系、交联剂与涂膜性能及涂膜性能与皮革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A系列树脂是经特殊乳液聚合工艺制备的全候型皮革涂饰材料。本文通过多种轻革应用试验,并通过同国外同类产品及有关先进产品对比分析,揭示了A系列树脂作为皮革涂膜的多方面优异性能,进一步阐述了核壳结构对此所产生的决定性本质作用,从而肯定了A系列树脂作为第二代丙烯酸树脂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有机硅氧烷化学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性能特点论述了有机硅氧烷种类及用量对改性丙烯酸树脂胶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探索了以酸为催化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粒子的方法,将纳米SiO2粒子与丙烯酸树脂复合,制备了 改性丙烯酸树脂涂饰剂,并对比测定了改性前后丙烯酸树脂成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用于皮革涂饰后皮革 的卫生性能;对纳米SiO2溶胶进行了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对改性前后的丙烯酸树脂进行了多媒体显微 镜观察及DSC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均匀,粒径小;纳米复合涂饰剂成膜 的物理机械性能显著提高;用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酸树脂涂饰皮革,其透水汽性及透气性比未改性的丙烯酸 树脂涂饰的皮革明显增加,耐折牢度达1000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氧化锌进行改性,然后将其与丙烯酸树脂乳液共混合制备了改性纳米氧化锌/丙烯酸树脂复合涂饰剂。通过沉降试验及透射电镜表征,经KH-570改性过的纳米氧化锌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及改性纳米氧化锌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用量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涂膜的力学性能最佳;添加改性纳米氧化锌可以提高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耐摩擦性能及耐老化和抗紫外性能,当改性纳米氧化锌用量为0.4%(质量分数)时,涂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自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体系中,引入丙烯酸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自交联型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讨论了聚合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丙烯酸(AA)共聚改性含氟树脂,合成了核-壳结构的改性含氟树脂皮革填充剂.讨论了NMA、AA用量对改性树脂涂膜热性能、物理性能等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MA、AA用量不宜超过超过1.5%、2%.  相似文献   

8.
含氟树脂的改性合成及其作为皮革填充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总根 《皮革化工》2006,23(3):16-19,3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丙烯酸(AA)共聚改性含氟树脂,合成了核-壳结构的改性含氟树脂皮革填充剂.讨论了NMA、AA用量对改性树脂涂膜热性能、物理性能等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TEM)、差热分析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MA、AA用量不宜超过超过1.5%、2%.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研制PMDD型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的过程,作者应用了高分子理论,引入了交联改性,改变树脂内部结构,制得的树脂产品具有许多良好性能.并探讨了各因素对乳液制备及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DMC作为阳离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合成了阳离子丙烯酸树脂涂饰剂.以粒径、沉淀量、粘度及涂膜吸水率和抗菌性能为考察指标,探讨了阳离子单体DMC用量对丙烯酸树脂乳液及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MC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逐步减小,超过5%以后趋于平稳;乳液稳定性、粘度、涂膜吸水率增加.经抗菌性测试,涂膜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并且随着DMC用量的增加,抑菌圈直径增大,涂膜抗菌性能增加;DMC用量超过6%(对聚合单体质量)后,抑菌圈直径增加不再明显,在用量达到8%时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