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针对急倾斜薄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矿体连续性差、生产能力低等问题,以阿尔哈达矿业公司深部接续工程Ⅰ-3矿体为研究对象,对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进行了调查,根据该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对传统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上向水平分层分级尾砂充填采矿法,形成了一套针对急倾斜薄矿体高效开采的回采、充填体系。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大幅提高了采场出矿量及采矿作业安全性,采矿损失率降低至6.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对同类型矿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盘龙铅锌矿前期地下开采过程中遗留的空区与矿柱问题,确定采用尾砂胶结充填处理采空区,同时根据矿柱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三种方案的采场生产能力为70~100t/d,采矿损失率为10%~15%,贫化率为7.5%~10.5%。结果表明:矿山采用的充填采矿方案是适用的,且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凤凰山铜矿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山铜矿自投产以来,采用了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无间柱连续开采充填法。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该矿的充填采矿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作者针对矿山的实际,对现行采矿方案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难题,对比分析了浅孔留矿漏斗放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结合的方案,以安全、高效、低成本为原则,通过现场试验对比,确定矿山Ⅲ盘区矿体开采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焦家矿区主要采用上向水平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在厚大矿体区域,矿房与矿柱垂直矿体走向布置,分一步采和二步采,降低了采场生产效率,且提高了采矿成本。因此,在试验采场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房和矿柱。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综合分析上向水平分层开采过程中的采场的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川公司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不适应低品位矿体开采的难题,提出大面积充填体下的崩落采矿方案,选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出不留护顶矿时充填体更容易冒落形成覆盖层,覆盖层高度为分层高度的2倍以上;留设顶柱延缓了上覆充填体的崩落,但不利于覆盖层的形成,故不留护顶矿更适合龙首矿西采二区崩落法采矿覆盖层的形成。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湖北鸡笼山金矿倾斜-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存在采场顶板管理复杂、采矿效率低和矿石损失率高等问题,在Ⅰ#矿体进行了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铲运机脉内转层出矿工艺研究,通过扩大采场结构参数以及使用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在中厚矿体脉内采准低采切比条件下,实现了盘区内铲运机脉内转层高效率机械化出矿作业,提高了采场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铁矿储量的不断开采,易采资源越来越少,面临大量急倾斜矿床的开采,必须对其采矿方法进行探讨选择。通过对卧虎山铁矿急倾斜铁矿地质矿带的分析,确定了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浅孔留矿采矿法(采后充填)两种采矿工艺。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低品位倾斜中厚破碎矿体难支护、难回采、难出矿的"三难"复杂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全面留矿采矿法、中深孔分段空场法、爆力运搬强制放顶崩落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方案,并针对多方案优选难的现状,通过对各采矿方法的回采工艺优缺点、多因素评判等进行初选,进而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学原理,采用系统分析和定量分析手段,在采矿方法优选中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矿产资源得到高效经济开采。  相似文献   

11.
广西高峰公司105号矿体为世界罕见富矿。对105号矿体采空区的治理,主要采用"加固—分割—分区充填"的三步治理方案。残矿回采根据不同区段特点,分别制定了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底盘漏斗分段充填采矿法等不同采矿技术方案。并在-151m中段南端进行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试验。试验矿块生产能力达到260t/d,采矿损失率8%,贫化率10%。  相似文献   

12.
刘滨  姬涛  由伟 《采矿技术》2010,10(3):31-32,69
新城金矿5号矿体厚度大,矿岩破碎,现有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难以开采深部矿体,为此,针对矿山现有采矿方法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实现了新城金矿5号矿体的安全开采,工业试验取得了盘区生产能力477.45 t/d,贫化损失率均为8%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品位、缓倾斜、多层金矿脉的开采一直是采矿工程中的难点,国内外安全高效、低贫损的成功开采事例极少。柿树底金矿缓倾斜矿体品位极低且多条矿脉分支复合严重、开采技术难度极大,多年的空场法开采遗留了大规模的采空区群、严重威胁深部采场作业安全,亟需转型升级为更加安全高效的充填采矿法。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对比,优选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作为主体开采方案,配置凿岩台车、铲运机等机械化装备减少人工成本,采用单步骤间隔回采、非胶结充填工艺最大程度地降低充填成本,实现了低品位、缓倾斜、多层金矿脉的安全高效、低贫损和低成本开采,采场生产能力可达197t/d、回采率89.9%、贫化率7.27%、采矿成本55.29元/t、充填成本仅3.17元/t。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在柿树底金矿的成功应用,为国内外低品位、缓倾斜、多层金矿脉的安全高效开采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铜厂沟铜钼矿薄矿体原来采用普通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采用分次落矿、分次出矿、分次充填的工艺,采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小,充填成本高。改进后的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用一次落矿、一次出矿、一次充填的工艺,在解决生产初期缺乏尾砂充填材料,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基建资金等方面效果明显,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能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5.
当矿体较为厚大,但因其岩矿的稳定性较差,而不适用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时,则垂直分条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是安全、经济且工艺简单的一种采矿方法。本文介绍了该采矿法的应用条件、工艺特点及其在廉江银矿的应用情况。其技术经济指标与上向进路胶结充填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已在获各琦铜矿成功应用。通过近两年的采矿实践,发现获各琦铜矿深部中段CuI矿体中的矿岩较破碎,若继续采用原有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很难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因此,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分析对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发现调整后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更优化,从而为其它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多变产状矿体传统采矿方法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回采率低、安全风险高等缺点,基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倾斜竖分条采矿法优点研究提出了复合型充填采矿法,开发了共用采准工程系统进行分区分条分层联合采矿,有效避免了人员在高顶板下作业的安全风险,实现了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采场生产能力提高至86 t/d,采矿损失率小于6.3%,贫化率小于5%,综合采矿成本为74.1元/t,较之前降低了15.4元/t,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创造性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组合开采的新方案,采场下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部采用浅孔留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成功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矿石运搬难题,同时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指标和采切成本。实践表明,组合开采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182.5t/d,采矿损失贫化指标降低了3~4个百分点,采切比由原来的7.1m/kt降为3.64m/kt,既保证了回采安全性,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林荣平  李真 《采矿技术》2018,18(4):8-10,17
义兴寨金矿属于典型的矿岩不稳固急倾斜极薄矿体。矿山现有的分层采矿法存在劳动强度较大,损失、贫化较大,采场通风效果差等问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矿山安全开采的需要。根据矿山现状,初选4种适合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并采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验证。依据评判最终结果,对于厚度≥0.40m的矿岩不稳固急倾斜极薄矿体推荐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联系生产实际,推荐的采矿方法生产能力较大,矿石贫化、损失率低,回采安全性高,较好地解决了矿山采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公司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张亚鹏  于曙华  薛超  孙广猛 《采矿技术》2021,21(5):10-11,22
嵩县山金矿区边缘探获的薄、短破碎小矿体独立于主矿体,不适合用传统的上向水平进路分层采矿法开采。针对此类矿体,提出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自上而下进路开采,不仅缩减了采准工程费用,而且提高了开采效率;该采矿方法较传统的上向水平进路充填法每吨矿石可多创效益6.1元,经济效益可观。试验结果证明:该采矿方法机械化程度高、采矿效率高、采矿成本低,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