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新型有机硅树脂,低极性丙烯酸树脂,低极性、低毒性脂肪烃溶剂200#溶剂油开发出一种弱极性溶剂有机硅双组分环保涂料,讨论了影响涂料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以植物油脂为原料合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及聚氨酯的合成方法、部分聚合反应机理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植物油基聚合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对植物油基聚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以植物油脂为原料合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及聚氨酯的合成方法、部分聚合反应机理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植物油基聚合物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对植物油基聚合物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张胜军 《中国涂料》2013,(10):43-46
采用羟基树脂、混合溶剂、助剂为A组分,含-NCO混合溶液为B组分制备双组分聚氨酯(PU)亮光清漆,通过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等一些常规羟基树脂的筛选搭配,制备性能较佳的PU亮光清漆,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基增塑剂因具有原料来源广、结构可调、增塑性能优良、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基环保增塑剂。然而,植物油基增塑剂结构中长链烷基比重过高,导致其与PVC树脂相容性较差,通常作为辅助增塑剂使用,应用价值未得到有力彰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油基增塑结构进行化学改性,开发了系列多功能植物油基增塑剂(如增容、耐热、阻燃、耐迁移等),实现了植物油基增塑剂的“提质增效”。本文从植物油分子结构设计出发,通过分子模拟、微观和宏观分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建立了增塑剂结构和增塑后PVC制品性能的“构效”关系,旨在为高性能、多功能植物油基增塑剂的结构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耐候低光粉末涂料用环氧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规律及其在粉末涂料中的应用。讨论了单体、溶剂、引发剂的选择和用量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丙烯酸树脂用于粉末涂料,其光泽稳定易控制、耐候性优异。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是改进并提升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而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是一种环保高效、成本低、高精度的闭模成型工艺。概述并分析了传统RTM成型工艺过程及优缺点,并对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轻质树脂传递模塑成型(LRTM)、真空辅助树脂灌注工艺(VARTM)、西门(Seeman)树脂浸渍技术(SCRIM P)等RTM衍生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8.
PVB树脂溶解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溶剂与PVB树脂溶解性的关系,测定了PVB树脂的溶度参数。指出PVB树脂的溶解性能不仅决定于分子量的大小,更决定于分子结构,特别是分子结构中OH基含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亚临界水回收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超临界/亚临界水分解热固性树脂基(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复合材料的研究,该方法可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分解为单体或低聚物,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聚苯乙烯树脂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后与三乙烯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有三乙烯四胺功能基的多胺型聚苯乙烯树脂。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物料比、时间和温度对树脂合成的影响,研究了树脂的稳定性及其对4-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偏三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在160℃下反应20 h,制得的多胺型聚苯乙烯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为4.35 mmol/g,树脂对4-硝基苯酚的平衡吸附量为192.43 mg/g。  相似文献   

11.
沈斌 《山西化工》2009,29(5):47-49
介绍了环保油墨的类型,分析了纯植物油油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纯植物油油墨是一种环保、性能优良、使用效果好并且节能的新型油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性水溶性棉籽油型醇酸树脂配合片状二氧化硅及高填充功能性粉体作填料研制成水性环保填剂,用于油性涂装体系具有优异的填充性及附着力,配合水性透明色浆调色涂装后可使木材纹理更清晰,同时具备填充与着色双重功能,减少了油性涂料的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及对施工人员身体的伤害。并保留了油性涂装给木器带来的保护性及装饰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丙烯酸预聚物,植物油、马来海松酸酐等通过单甘油酯法合成了丙烯酸改性松香基醇酸树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涂膜性能以及酸值测试研究了丙烯酸树脂用量,植物油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豆油和亚麻油,慢速升温,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2%~8%。合成的改性醇酸树脂较传统的醇酸树脂表干、实干时间短,硬度高,耐冲击性、附着力和耐介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烃类溶剂的分类、用途、市场和生产技术,强调了环保型溶剂开发的紧迫性,对在我国建设环保型溶剂油生产装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大豆油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大豆油为绿色原料,通过环氧化得到环氧大豆油,利用环氧大豆油开环制得大豆油基多元醇,再用此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大豆油基聚氨酯泡沫、大豆油基聚氨酯乳液以及溶剂型大豆油基聚氨酯树脂。同时介绍了大豆油基聚氨酯在泡沫、涂料、胶粘剂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蒸馏妥尔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巧玲 《应用化工》2005,34(9):579-581
利用造纸厂纸浆废液中分离出的蒸馏妥尔油,合成了改性酚醛树脂,并对反应机理和树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控制为1∶0.6~0.9,蒸馏妥尔油加入量为苯酚的40%~60%时,改性的酚醛树脂性能最佳,与聚合物和溶剂的混溶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环境友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制备油茶籽油,考察了压力、时间、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对茶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当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30L/h、萃取时间为3h时茶籽油萃取率可高达4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出的茶籽油,无需进一步精制即可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2716—2005,而除含皂量、水分及挥发物外的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茶油标准GB11765—2003;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富含73.6%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萃取茶籽油具有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萃取出的茶籽油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氨基硅油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带有氨丙基的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反应,制备了聚硅氧烷改性的环氧树脂,并对改性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氨基含量以及反应体系中溶剂存在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硅油接枝到环氧树脂链上,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主要依赖于氨基硅油的氨基含量,当摩尔含量5%的氨基硅油与环氧树脂反应,可以较好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提高柔韧性,在摩尔含量5%时就能较好提高改性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