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古潜山油气藏研究已成为辽河油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测井评价的难点包括:①岩石骨架矿物成分变化大,岩性测井划分困难;②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发育,储层识别率低;③缺乏有效的裂缝性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包括裂缝孔隙度以及储层饱和度等;④裂缝型储集空间内流体类型的识别和评价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研究重点是①与②,在常规测井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ECS、成像等测井新技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建立完善复杂的岩性识别方法及储层评价方法例如:测井曲线响应值法、交会图法、ECS测井分析、多矿物组分分析(Optima程序)等;在准确识别岩性的基础上,提高对该类储层的认识,进而提高古潜山储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不断发现新的火成岩油气藏,其勘探潜力巨大。但是火成岩岩性复杂,储层多为溶蚀孔洞—裂缝双重孔隙介质的强烈非均质储层,其岩性测井识别与储层测井评价都非常困难。为此,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成岩为例:(1)针对岩性复杂多样,岩性识别敏感参数不清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该区块的火成岩岩性敏感曲线为密度、电阻率和自然伽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岩性识别图版;(2)针对物性解释精度低,基质孔隙度计算采用岩心刻度测井曲线的方法,分岩性建立了物性解释模型;(3)采用建立成像测井与双侧向测井相关性的方法来表征裂缝孔隙度。结果表明:(1)三维岩性图版比二维图版增加1个参数,更适合复杂的火成岩岩性解释;(2)经过岩心刻度分不同岩性建模计算的基质孔隙度符合储量计算的精度要求;(3)裂缝孔隙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裂缝发育与岩性有着密切关系,储层主要发育在裂缝孔隙度较高的角砾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中,安山岩岩性致密,但裂缝较发育,可作为潜力储层。  相似文献   

3.
����ʯ̿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川东石炭系储层的地质特点,将川东石炭系储层按储集性能划分为石灰岩、孔隙发育白云岩、孔隙不发育白云岩三部分。经勘探实践证实,可作为储层的主要是孔隙度高、裂缝发育的白云岩,因此识别石炭系储层中孔隙高、裂缝发育的层段就成为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测井资料在纵向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岩石岩性及物性的差异,故我们综合利用地质、测井资料获取了川东石炭系不同岩性或同一岩性不同物性的六个常规测井系列的测井特征值,并对所获得的测井特征值进行反演,证实了该测井特征值是成立的。应用此测井特征值可以将石炭系储层中的孔隙发育白云岩、孔隙不发育白云岩和石灰岩区分开,并且可以判别岩石孔隙中的含流体情况。同时,建立了孔隙度与密度、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模型,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确定云岩孔隙发育中的孔隙度值。将文中所述测井特征值应用到地震处理中,可以预测石炭系的岩性及物性变化,进而可以确定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5.
火成岩、变质岩气藏的测井综合评价面临的挑战有岩性的划分、有效储层的确定、裂缝孔隙度及溶蚀孔的计算、流体性质的识别等。为此,综合岩心、元素俘获谱、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等资料,划分了柴达木盆地东坪基岩气藏的岩性:研究区北部区块主要为酸性侵入岩,并夹有薄层的中基性岩脉;南部区块则以花岗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为主,岩性与物性无明确的关系。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将核磁测井、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建立了基岩的孔隙度计算公式,分别求取了总孔隙度、裂缝孔隙度及溶蚀孔隙度。最后,采用双孔介质裂缝储层饱和度模型计算了含气饱和度,并在多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气、试采等资料分析了该基岩气藏的成藏特征。结论认为,研究区为底水块状气藏,北部区块气柱高度相对低,南部区块的气柱高度超过350m。该认识已被后续新钻井的测试所证实,所形成的一整套测井综合评价方法为类似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准西地区苏13井区石炭系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准噶尔盆地西缘苏13井区的勘探效果,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以及三维地震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苏13井区石炭系岩性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物性特征以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岩性以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及泥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以裂缝为主;有利储层主要受岩性和构造作用控制,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为有利储层的主要发育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应力集中带为构造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即不同走向断裂的交汇处或者断裂密集发育区为裂缝的有利发育区;由于苏13井区石炭系发育的各类岩性中易溶组分的含量均较低,不易发生溶解作用,导致风化淋滤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石炭系有利储层预测及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油田六、七、九区石炭系储层岩性以安山岩、玄武岩、杂砂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为主。根据取心井岩心观察和FMI/EMI成像测井解释表明,石炭系储层各类岩性均有裂缝发育,裂缝发育呈现多期次、多角度的特征,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中的裂缝比玄武岩和安山岩发育。试油和试采生产证明了石炭系各种岩性都能形成好储层。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基质溶孔,储层模式主要为裂缝直接连通裂缝型、裂缝间接连通的孔隙-裂缝型,六、七、九区石炭系储层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的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储集层。储层含油性的分布受风化壳和裂缝发育控制。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测井分析、试油和试采生产验证,总结出了石炭系偏低电阻率型、中等电阻率型、较高电阻率型3种类型的裂缝段产层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基质孔隙度低、岩性复杂等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储层类型、评价储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常规测井、成像测井以及丰富的岩心分析资料识别岩性,并利用FMI测井在评价裂缝孔洞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分析确定了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类型及裂缝产状,研究了酸化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并确定了各类储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任杰 《岩性油气藏》2020,32(6):129-137
哈萨克斯坦K油田石炭系KT-Ⅱ段储层为开阔台地相中低孔、特低渗灰岩储层,裂缝对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由于受裂缝产状、饱和度、泥浆侵入深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确定性差、容易误判的缺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有限的取心和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与基块声波时差,再比较二者与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的差异特征,进而综合识别储层不同产状裂缝发育段,最后建立了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裂缝渗透率、总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裂缝识别及参数定量评价。该方法应用的测井综合评价成果与取心物性分析、生产动态情况能够更好地匹配,为该类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油藏电成像测井资料丰富,为了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电成像在岩石组分、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结构表征方面的优势,开展了砾岩储层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深化应用研究。依据砾岩储层电成像上岩石组分电阻率的差异,通过岩心标定确定了电阻率截止值,构建了砾石、砂质和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及伪粒度概率累计曲线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数理统计,构建了分选系数、孔隙度、裂缝孔隙度、高分辨率电阻率的计算方法。基于对砾岩储层主控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利用岩性组分因子、电成像测井孔隙度、非均质性因子、裂缝因子等参数评价砾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储能指数,构建了基于电成像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差与储层指数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电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有效评价砾岩储层的物性、含油性,应用于油田勘探评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砾岩储层电成像测井资料的深化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三塘湖盆地研究区域火山岩岩性的分类,利用常规测井曲线交会图、成像测井和ECS(元素俘获谱)测井技术进行火山岩岩性识别。在求准岩性的基础上,利用混合骨架理论求取测井解释孔隙度值,进而计算含水饱和度等储层参数。从重点井的薄片鉴定结果及其岩心分析资料对比可以看出,该研究所提出的岩性识别和孔隙度的计算方法在火山岩储层评价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太古界变质岩储层裂缝识别与定量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太古界变质岩裂缝性储层特征,针对该类变质岩油藏岩性多样、储层介质类型复杂、有效储集层识别难和储量参数确定难的特点,形成基于电阻率差比法和三孔隙度比值法的裂缝识别综合概率法,建立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缝洞孔隙储层发育程度的标准;采用电成像裂缝识别技术和孔隙度频谱分析技术,结合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分析地层各向异性的方法判断裂缝特征、定量计算裂缝及缝洞孔隙度参数;采用压汞资料建立基质孔隙含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采用经验法确定缝洞孔隙的含油饱和度.研究成果在胜利油区桩海地区、东营凹陷王庄地区太古界变质岩油藏储量评估中完成多井测井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庆如  李敬功 《岩性油气藏》2013,(6):98-102,111
碳酸盐岩油气藏所蕴藏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均超过油气总产量的一半,因此对其开展储量参数评价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次生孔隙变化明显和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导致在储量计算中难以评价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某海上碳酸盐岩气田为例,基于常规测井资料,从岩性识别、储层孔渗参数计算和裂缝识别等方面对双重介质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测井资料能有效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和裂缝,能定量计算双重介质储层原生(基质)孔隙、溶蚀收缩(次生)孔隙、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且能建立裂缝定量判别标准.该项研究可在缺少钻井取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情况下为双重介质储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次生孔隙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为古潜山油藏,岩性较复杂,属双孔隙介质储层,仅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评价难度很大。为此,将常规测井资料和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利用先进的孔隙频谱分析(PoroSpect)等技术对储层次生孔隙度的发育给出定量描述,实现了对储层有效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为古潜山油藏双孔隙介质储层测井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对其它裂缝油气藏的测井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中大安寨段裂缝评价及储层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大安寨储层属于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孔隙-裂缝型储层,裂缝以低斜水平缝为主.研究利用双侧向测井曲线,结合三孔隙度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进行裂缝评价.大安寨储层的产能不受局部构造圈闭的控制,也与构造位置高低无关.由岩性、相对纯灰岩厚度、纯灰岩孔隙度、裂缝发育程度、储层厚度这5个主要指标确定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指标Q.储层综合评价指标与油气产能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储层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成像测井技术在裂缝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成像测井应用于裂缝储层岩性解释、裂缝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沉积相分析、井旁构造分析、裂缝展布及地应力分布规律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应用结果表明,成像测井能提供详细而丰富的储层及地质信息,可直接用于裂缝的识别及其有效性评价,计算储层裂缝孔隙度、裂缝开度等参数,还可以通过多井评价应用于储层精细结构和沉积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火山岩储层的测井评价为例,阐述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了火山岩孔隙度、火山岩储层流体饱和度、渗透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裂缝孔隙度与断褶、构造高位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构造地质因素对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及其分布特点的控制作用.列举了实例.实际应用表明,用测井参数建立的裂缝孔隙度解释模型可以用于火山岩储层的定量评价;在提高岩性识别和裂缝参数计算精度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特点,利用测井资料可以有效地预测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复杂程度及勘探难度都远远超出其它类型储层。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包括火成岩岩性识别.裂缝的识别和发育程度评价,以及综合考虑岩性和裂缝进行储层参数的综合评价等。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研究进展,剖析了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所面临的难题,展望了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火山岩储层的测井评价为例,阐述了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火山岩储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介绍了火山岩孔隙度、火山岩储层流体饱和度、渗透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裂缝孔隙度与断褶、构造高位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构造地质因素对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及其分布特点的控制作用。列举了实例。实际应用表明,用测井参数建立的裂缝孔隙度解释模型可以用于火山岩储层的定量评价;在提高岩性识别和裂缝参数计算精度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特点,利用测井资料可以有效地预测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发育情况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储层裂缝的测井识别及其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毓 《测井技术》2009,33(6):575-578
利用常规测井及非常规测井裂缝识别技术,结合岩心刻度测井,开展储层裂缝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与裂缝测井的定性识别.通过储层裂缝特征参数如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的计算,建立评价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裂缝特征参数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裂缝相划分,通过岩相和构造曲率等影响储层裂缝发育的地质因素进行趋势控制.采用Co-kriging和Sequential Indicator Simulation等三维地质随机建模技术,提出2种裂缝模型优选方法,最终得到了气藏石炭系储层裂缝分布特征及规律.这一研究对后期气藏产能评价、储量评价和进行储层压裂及酸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