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磊 《江西建材》2023,(11):57-59
文中针对不同粉煤灰用量及不同龄期下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呈现正相关关系,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养护龄期呈现负相关关系;3 d养护龄期和7 d养护龄期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粉煤灰掺量呈现负相关关系,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粉煤灰掺量呈现正相关关系;28 d养护龄期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粉煤灰掺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相关关系,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粉煤灰掺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相关关系,当粉煤灰掺量达到15%时,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氯离子扩散系数最低。由此可知,自密实混凝土龄期影响因子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现先提升后稳定的趋势,随养护龄期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周文凯 《砖瓦》2023,(12):67-70
主要开展28d养护龄期下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养护龄期(3d、7d、28d)及不同聚灰比对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氯离子渗透系数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强水泥砂浆的28d养护龄期下抗折及抗压强度与粉煤灰掺量呈现先近似正向相关后下降的相关关系,氯离子渗透系数与粉煤灰掺量呈现先近似负向相关后上升的相关关系;当粉煤灰掺量达到15%时,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达到最优。高强水泥砂浆的抗折及抗压强度与聚灰比呈现先近似正向相关后下降的相关关系,氯离子渗透系数与聚灰比呈现先近似负向相关后上升的相关关系;当聚灰比达到4%时,高强水泥砂浆的抗折及抗压强度达到最高。高强水泥砂浆的抗压及抗折强度与养护龄期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养护初期,水泥砂浆的抗压及抗折强度提升更为显著。粉煤灰掺量及聚灰比的增加对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盼  王治江 《江西建材》2023,(12):50-52
文中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水泥掺量、废旧沥青掺量及养护温度对水泥混合料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泥混凝土力学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呈现先明显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规律,而随着废旧沥青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养护温度在养护前期对水泥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较大,在养护后期影响较小。掺入废旧沥青的水泥混合料应根据工程需求采用适当的配合比及养护温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系列室内击实、直接剪切和无侧限抗压试验,探究了水泥固化淤泥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固化土样的最优含水率略有下降,最大干密度先下降后增大;相同水泥掺量及养护龄期条件下,压实度越高,直剪强度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相同竖向荷载条件下,直接剪切强度随水泥掺量及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且粘聚力随着两者的增加而增大,而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在60 d龄期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5.
文中主要对不同养护龄期及不同硅粉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与硅粉掺量呈现负相关关系,且在高掺量硅粉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下降幅度增加;硅粉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氯离子扩散系数均与养护龄期成正相关关系;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硅粉掺量呈现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的关系,氯离子渗透系数与硅粉掺量呈现先负相关后正相关的关系;当硅粉掺量为5%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邢锋  倪卓 《混凝土》2015,(2):50-55
以水泥、玄武岩纤维和环氧树脂微胶囊为原料,制备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研究纤维掺量、微胶囊质量分数、水灰质量比和养护龄期密度对复合材料超声波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微胶囊玄武岩纤维/水泥自修复复合材料超声波性能的最佳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声时随着纤维掺量、微胶囊质量分数及水灰质量比的增加,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超声波波幅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随微胶囊质量分数及水灰质量比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超声波频率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随微胶囊质量分数及水灰质量比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复合材料经损伤后修复,超声波波速修复率为113.67%,恢复率为101.04%;超声波波幅修复率为175.07%,恢复率为102.32%。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省宁德市连城路(疏港路—学院路段)道路工程项目为依托,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养护龄期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掺量和养护龄期均相同时,试验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小于标养箱;在同一水泥掺量下,试验箱和标养箱中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与养护龄期成正相关,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长,但其强度增长幅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养护龄期下,不同养护条件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长,且试验箱和标养箱中试样的强度差值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8.
对花岗岩残积土试样进行水泥浆处治初步实验研究,经处治后的花岗岩残积土,其抗崩解性能显著改善,浸泡在水中数日不会崩解;同样其抗压强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当水泥掺量大于10%之后,试块强度反而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浸水后的试块,其强度基本是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未浸水试块强度基本呈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而水灰比及养护龄期对浸水试块的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磷渣比表面积、磷渣掺量、窑灰掺量影响着水泥体系物理性能,研究表明:配置高掺量磷渣硅酸盐水泥,磷渣细度应控制在比表面积500m^2/kg左右为宜。窑灰作为混合材,其最佳掺量应控制在15%左右。掺加15%的窑灰对配制大掺量磷渣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性能将有显著的改善,特别是后期强度,与不掺窑灰的浆体相比,掺15%窑灰的浆体28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22.3%、28.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配合比和养护龄期对塑性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测定了相应条件下塑性混凝土的pH值和电导率,明确了水泥掺量和龄期对pH值和电导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发现塑性混凝土pH值、电导率与强度之间存在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pH值和电导率均增大;随着龄期的增加,塑性混凝土强度增大,pH值和电导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下,塑性混凝土pH值可划分为3个阶段:11.60~12.20、12.20~12.35和12.35~12.80,各阶段下电导率与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水泥土防渗墙、基坑、堤坝等抗渗性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研究背景,对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进行了渗透试验,得到了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土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渗透系数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水泥土渗透系数逐渐降低。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水泥土渗透系数随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变化方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水泥掺量、养护龄期、水含量和外掺剂含量等因素对液态粉煤灰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液态粉煤灰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液态粉煤灰混合料的强度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一般不宜过大,在8%左右为最佳;液态粉煤灰混合料的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加,但在7d~28d之间强度增长最为迅速,之后增速放缓;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混合料的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40%左右时强度最大;外掺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增加液态粉煤灰的早期强度,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螯合剂常用于固定重金属污染物,水泥可有效提升材料的强度,而碳化效应对水泥基材料工作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采用水泥和螯合剂对固体废弃物焚烧飞灰进行协同处理制备固化飞灰复合工程材料,并探究碳化效应对其强度及环境友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养护28 d的飞灰复合材料强度达到3~6 MPa,高达规范中水泥土强度标准的7.5倍,且其强度随着龄期及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碳化效应可有效的提升材料的强度特性;经处理后的飞灰复合材料中重金属Cd、Pb、Ni和Cr的浸出分别仅为原灰的2.0%,1.0%,19.2%和14.1%,碳化试样浸出略高,但仍满足固废浸出标准;碳化深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与水泥掺量呈反比。优良的工作性能和环境友好性使材料在建设工程领域展示出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许多地区河道湖泊环境受损,淤泥淤积速度加快,淤泥质软土地区易发生严重的地基或边坡失稳,通过固化/稳定化技术对淤泥土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稻壳灰和水泥进行淤泥固化处理,通过无侧限压缩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评价固化土力学特性;并结合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试验,分析稻壳灰掺量对固化土孔隙尺寸、矿物成分、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揭示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土的机理。研究表明:稻壳灰能显著提高固化淤泥土强度,稻壳灰-水泥土强度随稻壳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当水泥掺量8%时,稻壳灰最优掺量为15%,稻壳灰-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抗剪强度参数随着养护龄期增大而增大。稻壳灰-水泥土养护28d试样的XRD图中出现水化硅酸钙(CSH)衍射峰,而T2分布曲线中大孔峰值及面积明显降低,同时观察到SEM图中大量网状水化硅酸钙凝胶,该凝胶能够起到填充土体孔隙、联结土颗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木质素改良粉土热学与力学特性随养护龄期的演化规律,通过击实试验、热阻系数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压汞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试验,探讨改良土热阻系数、强度和刚度与木质素掺量、含水率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规律,同时定性/定量评价改良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改良土热学特性与力学特性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改良土最大干密度较素土增加,最优含水率减小,干密度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性增加;热阻系数随掺量和养护龄期增加而增加,60 d养护龄期后热阻系数趋于相同,热阻系数与土体密实度和组成成分的热传导特性密切相关;改良土强度随掺量和龄期增长而增加,28 d龄期12%掺量改良土强度约为素土强度6倍;回弹模量的变化特征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类似,对于改良粉土,木质素最优掺量约为12%;改良土孔隙总体积和平均孔径显著减小,木质素包裹、连结土颗粒并填充孔隙,形成更致密土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含盐量与固化材料掺量对固化盐渍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滨海盐渍土的低强度和大变形问题,采用水泥、石灰、SH固土剂固化盐渍土,研究含盐量、固化材料掺量、养护龄期和浸泡用水对固化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证实:含盐量大于1%,固化土抗压强度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掺加水泥、石灰、SH固土剂均可提高土的强度和水稳性;随养护龄期的增加,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增加;石灰固化土和SH固土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稻壳灰对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稻壳灰掺量、不同龄期以及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等因素影响下开展了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的研究,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冻融循环试验后掺入稻壳灰的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通过SEM试验揭示了稻壳灰对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融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稻壳灰掺量在一定范围内,水泥基材料的强度与稻壳灰掺量成正比例关系;养护龄期28 d、稻壳灰掺量7%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4.1%、74.4%;随着冻融循环试验次数的增加,稻壳灰水泥基材料的抗折和抗压强度降低速率与基准组相比较为缓慢;SEM试验结构表明水泥基材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稻壳灰可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吸水树脂(SAP)和硅灰复掺对水泥浆体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电阻率和温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AP的掺入降低了试块的抗压强度,SAP掺量为0.4%时,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大,硬化水泥浆体的3 d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但28 d抗压强度逐渐增大;SAP能延长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硅灰则缩短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不同掺量SAP和硅灰的水泥浆体电阻率变化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SAP能明显降低水泥浆体12 h龄期后的电阻率,而硅灰能降低水泥浆体24 h龄期后的电阻率;随着SAP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内部温度峰值逐渐降低,而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内部温度峰值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试件养护龄期、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以及水泥掺量的变化对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加能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随着试验龄期的增长,抗弯拉强度不断增长;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小于0.1%时,随着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基本呈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2016,(3)
研究了超细钢纤维增强粉煤灰水泥基材料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抗压、抗折强度发展,以及其干缩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细钢纤维增强粉煤灰水泥基材料标养28 d及蒸养3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106.6和109.4 MPa,蒸养和水浴可提高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水泥基材料抗压强度随纤维掺量增加先轻微下降后增加,其抗折强度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线性增加。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干缩与龄期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其15 d最大干缩值为0.000 521 mmmm,其3 d内的干缩应变均达到后期干缩应变的50%以上。钢纤维掺入水泥基材料干缩值最大降低了15.3%,且将干缩值趋于稳定的龄期提前;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随钢纤维的掺量增加,抗压强度增加值不超过25%,抗折强度最大增加接近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