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洋  王佳慧 《包装工程》2022,43(24):294-301
目的 探索社会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以首钢工业园区为例,对工业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为文创产品拉动工业企业消费升级、助力工业企业品牌推广、盘活遗留工业资源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 基于工业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文创产品对工业文化传播的作用,运用皮尔斯符号三元关系理论,深入探讨工业旅游文化结构层次、工业旅游文创产品属性及用户情感认知三者间的关系,构建首钢园区工业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模型,解析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的差异化和多元化,是衍生其特色,为工业企业增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结论 致力于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性研究,推动工业旅游发展,为工业企业和地区文化传播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带给用户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本领域的研究作出高影响、有现实价值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程辉 《包装工程》2019,40(24):65-71
目的理清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集中展示的各类展览会的实地走访,并综合运用实地观察、访谈询问、网络搜索、统计分析等市场调研方法,完成对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轨迹的跟踪;通过对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理清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结论博物馆文创产业在系列化开发、授权机制、商品包装、体验设计、商品品类、营销推广等六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地域发展差异明显、商品化程度不高等。为了促进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如正确认识文创产品、构建产品开发体系、打造文创设计孵化器等对策建议,以解决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博物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急需改变文博旅游文创设计开发相对滞后的现状.通过实地考察与设计案例分析,梳理了当前民族地区博物馆文创开发的困境,提出了"民族文创"的开发路径与对策.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博物馆为典型的民族博物馆案例,剖析了康巴文博文创的设计创新方式,助推民族文创紧跟新时代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4.
王姿 《包装工程》2023,44(18):109-119
目的 对国内外博物馆体验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以便客观真实地了解现阶段博物馆体验研究的重点和动态。方法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CNKI核心数据库中2000—2022年博物馆体验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核心合集期刊进行量化分析和质化论述,内容包括发文时间、关键词聚类、发文刊物分布、国内外研究侧重点论述、研究共性及差异解读。结论 检索范围内国内外博物馆体验研究发文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中文发文刊物主要分布在艺术设计领域,国外发文刊物集中在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热点都涉及新媒体技术、文化旅游发展、观众研究方面,但国内主要围绕新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观众体验的跟踪调查研究和文旅融合下的游客研究,国外研究主要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对博物馆休闲娱乐氛围的营造、博物馆中的集体学习体验、文化旅游中博物馆的真实性表达。  相似文献   

5.
在创意经济和体验经济活跃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符号语言所体现的设计价值极具潜力。文章通过肃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裕固族服饰图案形态及文化内涵和裕固族服饰图案的设计价值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建议,以求为肃南地区裕固族民族文化推广和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佟玉权  杨娇  赵紫月 《包装工程》2020,41(18):147-153
目的 探讨提升博物馆顾客体验价值的路径选择,丰富对博物馆顾客体验的理论思考,并为有关部门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问卷调查获取研究信息,在SPSS20.0支持下,利用IPA分析方法探索大连旅顺博物馆的游客满意度状况。结果 针对旅顺博物馆特点,在体验旅游视角下,构建由差异性体验、参与性体验、全过程性体验、精神性体验及智能性体验五大因子组成的,涵盖二十八个具体测量指标的博物馆体验旅游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分析重要性—满意度的统计特征,阐述分析结果的IPA象限分布及其因素作用。结论 从体验旅游的设计要求看,博物馆应高度重视游客的智能性体验,最大限度提高全过程性体验水平,提供依据个性化差异的细节性服务,以及设法增加博物馆与游客及社会的互动参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外出旅游开阔眼界、丰富人生。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也由过去注重风景而转变为注重文化内涵,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自身必须要深入与文化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开发出更加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紧密融合。如何在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将旅游企业标准化科学、完整、合理的培育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融水县旅游企业标准化实施效益评价进行深入分析,为融水县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做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验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在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而产生的。所谓旅游体验则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的旅游需要的满足程度。蒙古族文化旅游顺应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在产品开发中融入旅游的体验类型,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西夏博物馆作为承载着诸多西夏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对于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西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进行分析,将博物馆的文化特色归纳总结,从图形、符号、色彩等3个方面进行重点阐释,丰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从而通过文创产品对文物特色进行弘扬与推广,深入挖掘西夏历史文化,带动西夏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依托特色资源,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乡村振兴与旅游产业的关系,以班洪乡下班坝村为例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沧佤族村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给出建议,希望推进临沧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孔祥铮  丛珊  李美  孙喆 《包装工程》2024,45(4):158-165
目的 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向好的背景下,研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博场域,促进文博事业有创新、长久的实质性提升与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掌握文博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将文博场域从前、中、后,以及全过程的游览角度进行分析,避免研究主体的空泛、不落地;通过理论分析法,立足于数字孪生技术,对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展开设计,提出数字化技术文博场域设计的三要素,进而将数字孪生技术融于文博场域游览的全过程,更好地打造精准、一体化的体验,以智能化技术改善和提升文博场域的管理和应用。结论 在精神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文博场域与数字化技术手段的结合具有极高适配性,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推进文博场域物理和虚拟空间的融合,为观者带来更加沉浸、长远的体验和感悟。打造文博场域的数字化管理和游览全过程,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性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晓丹  束霞平 《包装工程》2018,39(4):242-244
目的探究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的主要方向。方法以体验经济为背景,总结现实的产品设计需求,同时结合旅游产品设计、儿童产品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具体论述,探讨产品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及方法。结论基于体验经济的产品设计,既具备功能性和审美性特点,又包含整体的感受过程,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多的认可,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朱蓉  吴尧 《包装工程》2018,39(4):19-22
目的研究工业遗产博物馆在空间改造与更新中所采用的叙事性设计方法和策略。方法将文学中的基本概念叙事性,以全新的视角,引入以地区或历史建筑的产业历史作为主题的工业遗产博物馆艺术及建筑环境设计表达之中,通过室内外工业景观、工业流程、历史物品等展开叙事,同时整合游览路线、室内展陈设计、新技术媒介性,来营造空间叙事情境,使参观者充分体验历史遗迹的真实感。结论通过介绍苏格兰国家矿业博物馆设计的代表性实例,从室外景观、陈列设计、行为叙事等角度,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工业遗产博物馆保护与更新设计中,通过空间叙事性手法来对历史空间内容进行整合与诠释,使参观者产生深度记忆体验的可行性与发展方式,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博物馆发展工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季铁  陈俊材  郭寅曼 《包装工程》2019,40(12):42-48
目的 以侗族油茶的饮食文化为切入点,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为目标,探索针对特色饮食文化资源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方法。方法 将饮食文化作为乡村文化资源的代表,基于主观幸福感理论分析饮食行为中的幸福感三层次,结合产品服务系统设计(PSSD)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设计“侗心油茶坊”的产品服务系统作为实证研究,对文化旅游中当地人与游客在饮食体验上的幸福感设计的方法和路线进行分析。结论 在文化旅游中,通过对本土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进行充分调动,将物质资源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形产品,而非物质资源转化融入服务与体验,并通过产业升级与创新,使当地人在文化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实现经济创收,提升他们在乡村生活中的主观幸福感;同时,通过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服务,使其获得文化熏陶与精神感染,提升他们在旅途中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赵庆旸 《包装工程》2024,45(4):355-358
目的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探寻一种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有效途径,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生命力。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针对相关观点列举出一些案例,以进一步优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思路。结论 文化旅游新模式实施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应该把握文创产品的设计定位,了解用户诉求;凸显文化独特性,加强产品创新性;提取典型符号,赋予文创产品文化特色;深度研究当地旅游业,拓宽产品开发与销售渠道;打造优质品牌,关注品牌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6.
杨道陵  毛红  邢明 《包装工程》2017,38(18):119-122
目的探索东莞家具产业设计在互联网思维下的策略和服务模式。方法研究东莞家具产业设计的现状,结合互联网背景下的家具产业设计趋势、需求和供应链模式,探讨传统产业设计升级与未来设计服务模式创造性融合的基本方法。结论通过应用实践和系统完善,创新出适用于东莞家具产业设计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完善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的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提供一定的学科理论参考,促进工程机械领域的工业设计发展。方法 通过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阐述了工程机械工业设计与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工程机械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工程机械工业设计在品牌识别、外观造型、色彩涂装、人机工学等方面设计与研究的现状。结论 基于团队工程机械产品设计及研究的多年经验积累,总结了工程机械工业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论述了目标导向设计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系统地探讨了工程机械品牌的构建理论。针对当下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工程机械工业设计及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志家  张求慧 《包装工程》2021,42(8):184-189, 204
目的 将快递纸箱进行纸家具设计,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方法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瓦楞纸家具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研究分析了快递瓦楞纸箱的类型、尺寸和特点以及瓦楞纸家具所适用的人群特点,确立了用快递纸箱进行家具设计的可行性,结合理论条件以及相关技术工艺条件,设计出一系列以快递纸箱为原材料的成本可控的瓦楞纸家具.结论 将快递纸箱二次利用直接进行纸家具设计,在给环境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是再次实现了其自身的一个使用价值,更是给有需求的群体节省资本带去便利.快递纸箱作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在进行家具设计时可以跟随DIY家具的潮流,让使用者自身也参与到瓦楞纸家具的制作中,使其感受到纸家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