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沈严峰 《陶瓷》2024,(4):114-115
在紫砂艺术的创作过程之中,青铜器是很好的题材之一,也是广大的紫砂艺人们不断去探寻和追求的历史厚重感的有力参考,所以许多的器型和纹饰都能够找到来源和出处,也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吉金壶”,创作者围绕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在参考原型“敦”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特别是从紫砂黑料和金丝的搭配,使其具有一种非常高级的搭配感,尽管是反映了古代的器型特征,但是却符合现代的艺术审美,这样的设计和创意能够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能够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体会到古人那种仪式感和庄重感。而且这样的器型无论是冲泡茶叶,还是陈列起来欣赏,都能够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紫砂艺术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凸显出广大壶友的艺术审美水准,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青铜器和紫砂艺术的联动,更好地启迪着广大年轻一代的紫砂匠人们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2.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紫砂泥料独特的可塑性,在千百年来的世代传承中,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把紫砂抟制成为变化万千、包罗万象的喝茶实用器和文人雅器,使得我们在今天非常重视饮茶健康和饮茶文化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紫砂壶"世间茶具称为首"的地位.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佛手壶之皆大欢喜",通过简约的小花器设计,主要突出了紫砂壶的实用性,腹部非常饱满,适合各种茶叶的冲泡,在壶身因地制宜地装饰了皆大欢喜弥勒佛和许多小童子的画面,色彩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让我们感受到了"五色土"的神奇,也更加坚定了广大壶友们对于紫砂的热爱,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吉祥寓意和祝福之情.  相似文献   

3.
陶的古都——宜兴,7 000多年的制陶史一直绵延到今天,其中具有代表性就是紫砂艺术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于饮茶的重视,"人间茶具称为首"的紫砂壶和茶叶相得益彰、壶茶同誉,宜兴紫砂壶和宜兴红茶、阳羡雪芽一起,深受广大茶友的喜欢和青睐,谱写出新时代的紫砂发展篇章.紫砂作品"集思壶"器型的修长使得各个元素的搭配都颇费功力,需要突破常规的设计和制作才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同时壶身的陶刻装饰也特别适合竖轴的画面,仙鹤的亭亭玉立和松树的伟岸挺拔融入修长的壶身之中,此壶如果用来饮茶的话,所适合的茶叶品类有点少,但是如果用来陈列观赏则是非常的合适,不仅仅能够看到紫砂丰富的肌理和艺术的造型设计,还能够把紫砂陶刻的精妙手法和文化内涵完美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宜兴紫砂壶经过将近六百年的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无数紫砂大师、巨匠及民间紫砂匠人们的心血与努力,不仅让紫砂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存在,而且也成为广大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的艺术品.紫砂花器作为紫砂造型最丰富多变的壶型又有着强大的紫砂装饰效果,让生活中常见的各类自然形象和形态都可以用过紫砂艺术的形态设计成为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饮茶方式的转变和茶文化的普及,紫砂壶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实用器型,在满足我们饮茶的需求之外,更多地成为了作者抒发情感、寄托思想的载体.不同的紫砂造型代表着创作者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艺术理念,不同的陶刻装饰又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这一特点更加凸显出来,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和了解到紫砂的艺术特征和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就是希望把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的人物关羽突出地展示出来,因为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和民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威震四方壶",正是充分利用了紫砂方器的造型优点,让我们在感受到紫砂造型艺术的神奇魅力时,更加凸显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紫砂壶的造型艺术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圆器、方器、仿生器等诸多的大类,让广大的壶友可以有许多的选择,也让我们宜兴的紫砂艺人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器型来传递出自己的情感表达,引起广大壶友强烈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砖方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更加富有现代艺术气息,在删繁就简之中给人以充分的视觉体验,端握此壶喝茶,可以感受到匠人的精湛技艺,同时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紫砂造型艺术的方器之美,或者陈列起来,细细端详,宛如秦砖汉瓦一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古老的传说,把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紫砂这一种几乎完美的载体呈现出来,让我们在称赞之余,徜徉于紫砂艺术营造出来的良好境地而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7.
程彩华 《陶瓷》2023,(12):134-135
2005年底,紫砂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也让更多的朋友认识紫砂艺术,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从艺术融合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非常具有象征性的事件,促进了紫砂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满足了不同壶友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镜月壶》,能够看到中国传统历史的厚重以及紫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能够感受到紫砂艺人们在不断的汲取学习的过程之中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装饰手法全部的和盘托出,器型的设计宛如镜月一般,而中间的装饰则是像江南园林之中的窗棂一般,再加上精细的彩绘装饰,窗前梅花点点,散发出幽幽暗香,让人们放佛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一丝丝惬意,而戴胜鸟的栩栩如生,则充满了吉祥的祝福之情,无论是在茶座之上冲泡饮茶之用,还是在陈列起来三五好友欣赏,都能够展示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粗犷和细腻,也能够体会到紫砂艺人们蕴藏其中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8.
单志兰 《江苏陶瓷》2021,54(2):43-44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艺人们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并且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葫芦",展示了作者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 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之中,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参与,把书法、绘画、篆刻等等艺术结合起来,浓浓的文人气息让广大的壶友爱不释手,同时,紫砂良好的可塑性让仿生筋囊器的制作成为了可能,也是区别许多其他茶具最典型的器型之一。紫砂筋囊器的存在刷新了我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审美,技艺的难度之高,可谓是观之让人赏心悦目,啧啧称赞。从整体上来看此壶《上合桃》,其中的点睛之处还在于壶身的妖娆的桃叶,和筋纹相结合非常的夺人眼球,同时上面的捏塑细节特别到位,壶体壶盖上下呼应,融合筋纹器为主体与花货作为点缀,可谓是筋纹样式的变体之一。精妙的器型和精湛的技艺让我们在观赏紫砂艺术之美的同时,能够更加充分地领悟和体会到其中关于桃子的吉祥寓意。  相似文献   

10.
在此基础之上,紫砂器型也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之陶刻装饰等等手法的不断运用,使得紫砂器不仅仅是实用的茶具,而且也是一种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良好载体.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水平壶》采用了非常经典的器型,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实用耐看,是广大壶友基本人手必备的器型之一,也是古代紫砂壶造型的代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器型非常经...  相似文献   

11.
在紫砂艺术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宜兴的紫砂艺人非常善于汲取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容器器型,在经过书法、绘画、篆刻等等陶刻装饰以后,使得紫砂壶成为了非常素雅却又蕴含深厚的人文雅器,给人以无限的魅力。紫砂作品"争艳壶"从设计的主题开始就比较积极向上,通过紫砂的演绎,更多地呈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境界。从壶身的设计来看,也没有采用花里胡哨的形态,而是立足于紫砂壶本来的质感和肌理,结合其实用性,在壶嘴、壶把、壶钮等位置进行一些细节的设计,同时通过壶身的刻绘来凸显出其中的主题,情趣盎然、生机勃勃,让我们在使用此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作者那种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我们广大的壶友,引起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紫砂艺术承载了明代文人雅士对于江南文化的宣传和演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非常迅速地深入千家万户,随着饮茶文化的日益推广和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呈现出方兴未艾、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紫砂艺术作品"仿古壶"让我们在返璞归真的艺术氛围之中,充分地领略到紫砂匠人的坚守和守正,也可以感受到紫砂技艺在长期的发展完善过程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范和体系,可以使得经典比较圆满地继续传承下来,也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3.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和宣传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紫砂艺人们在仿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许多现代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延伸了紫砂艺术的作品造型和文化内涵,带我们走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紫砂世界.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佛莲",展示了艺人强大的创作能力和超高的技艺水准,在紫砂与自然的融合方面打破常规、敢于创新,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冲泡茶叶的饮茶利器,更重要的是把茶叶的草木之心和我们寄托在饮茶过程中的情感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乐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器具时至今日已经有着千百年的历史了,紫砂壶有着独特的材质特点,让更多的人喜爱紫砂壶,成为人们追求和收藏的对象,名声大噪,声誉响彻海内外.众多紫砂器型中花器是可塑性、造型最多变的壶型,不仅有着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极具实用功能,将大自然中的万物展现得更加具有艺术审美,同时也融入人文文化,让整件紫砂花器更具...  相似文献   

15.
张梦洁 《江苏陶瓷》2021,54(4):63-64
在宜兴,最为著名的当属传承千年的紫砂陶艺术,尤其是在今天非常重视饮茶环境和氛围的情况之下,紫砂作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选择,凝聚着紫砂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无尽的心血,也折射出江南文化对于艺术形式的影响和我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紫砂作品"掇球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理念,把"掇球"的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同时还非常的大气实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和传统的"掇球壶"相比较,它采用了青灰色的色泽,整体的设计更加轻盈舒展,非常适合上手把玩,通过多年的临摹紫砂光素器的经验和对于器型特点的把控,在细节的处理方面更加游刃有余,让我们可以在摩挲之中充分地感受到紫砂器的光素之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经过宜兴世世代代紫砂艺人的妙手生花,让我们在饮茶的时候能够使用到更为称手、造型更为丰富的紫砂器,在充分利用了紫砂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的前提之下,可以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今天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之中,可以在喝茶品茗之间放松身心,启迪未来的生活.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子冶石瓢壶",让我们通过规范的形态和良好的泥料特征,感受到紫砂艺术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作为紫砂艺人,就是希望把传统器型之美继承和发扬光大,凸显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希望广大的壶友明白经典是如此的耐看和值得把玩,永远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沉淀,更加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韵味.  相似文献   

17.
蒋峰 《陶瓷》2024,(3):129-130
紫砂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滋养,更离不开紫砂艺人们世世代代的坚守和匠心守正的传承。从整体上来看紫砂艺术作品“长乐壶”,创作者通过方器的设计、陶刻装饰以及纹饰点缀等不同的手法,营造出了人们非常喜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展示出了精湛的技艺水准以及装饰手法的多元化,非常符合现代紫砂艺术的审美。特别是在四方抟制的过程中,许多转角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弧度,起到了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而“三生兔”的概念诠释和画面的运用,更加具有中国哲学文化中的思辨思想,再加上铭文的诠释后,令人心生神往,非常期待能拥有这样一把既有超高的颜值。同时使用也非常称手的作品,在茶座之上定然能够演绎出和谐的乐章,提高广大壶友的艺术审美,也让更多形式的文化艺术和紫砂完美地结合起来,推动了紫砂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也启迪更多的紫砂匠人能够在传承紫砂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领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之后,宜兴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紫砂艺术,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在丰富多彩和琳琅满目的紫砂器之中,寻觅到自己喜爱的雅器,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和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松风习习壶》,可以窥探出作者对紫砂传统壶形的不懈专研和临摹,对于井栏这一壶形充满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够和松树...  相似文献   

19.
经过紫砂艺人世世代代的不懈传承,宜兴紫砂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造型艺术和完善的工艺体系,让我们广大的茶友能够选择到"世间茶具称为首"的佳品雅器,同时也在把玩和欣赏紫砂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书卷提梁壶》,作者巧妙地把我们古代学子的寒窗苦读和中国传统的山水人文画卷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20.
周芳军 《江苏陶瓷》2021,54(3):32-33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把紫砂艺术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从小在泥凳边长大的一代,接受了系统的艺术理念教育之后又反哺紫砂行业,潜心做壶,让我们广大的壶友可以欣赏到蕴含丰富的紫砂艺术作品,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引起我们的共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杨梅吐气壶",可以说很接地气.宜兴的杨梅受到了许多朋友的喜爱,杨梅不仅是食用的好水果,也是泡酒的好材料,把对于杨梅的喜爱都融入到了紫砂艺术的创作之中,希望自己的匠心独运可以带给广大壶友更多的艺术享受和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