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和规律,在室内建立二维砂槽模型,以NaCl溶液为溶质代表,采用电阻率成像的方法监测溶质运移过程。研究发现:在稳定流条件下,NaCl溶液沿水流的方向移动距离较大;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受水动力弥散和重力的作用,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步向下扩散;低阻区沿水流方向的移动速度比垂直方向的入渗速度快。由电阻率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出咸淡界面的迁移过程,说明应用电阻率成像法监测溶质运移过程是有效的,为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视化手段,为求取地下水流速和水动力弥散系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纳米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对纳米胶体和保守性示踪剂在末端 的电导率穿透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胶体与保守性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非常相似,均可 用一维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对不同截面、不同电极间距、竖直方向的电阻穿透曲线的比较,说明利用 高密度电阻率仪监测纳米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是可行的。无论是传统示踪剂还是纳米胶体,在同一截面上 不同电极间距几个测点的穿透曲线非常相似,沿着水流向前推进的溶液锋面到达同一电极截面的时间非常接 近,说明多孔介质是非常均质的。同时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动态反映砂柱中纳米胶体运移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黄土中水分入渗过程的定量描述方法,开展了天然与重塑黄土的染色剂溶液土柱淋漓试验,对溶液入渗过程中土柱的电阻率变化及淋漓试验结束后不同深度横剖面染色区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入渗条件下,天然黄土电阻率随时间降低程度较重塑土高,而重塑黄土的电阻率呈阶段性减小.由于大孔隙结构的存在,水分在天然黄土中较重塑土能入渗至更深处,并且天然黄土横截面染色区面积比随深度降低程度较重塑土小.染色区边界分形维数在重塑黄土中随深度单调增大,而在天然黄土中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计算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了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建立 可行的电阻率反演算法的问题。在对三维点电源二维地电体电位场模型有限元法正演计算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SQP方法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反演算法。根据勘测中测量电极间距的不同,提出按不同 的电极间距分别建立优化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对模拟电阻率模型和实际观测资料的反演计算,表 明该算法进行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是可行的,其具有对初始模型无特殊要求、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这一反 演算法可望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的反演计算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2.5维问题电阻率正演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格林函数导出了2。5维问题,以研究区域网格化中任意电性分布条件下空间电位所满足的边界积分方程。用边界元法解该方程求得地下的电位分布,从而进行视电阻率模拟,运用该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前人所作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作者提出的方法克服了有限元法和α-中心法的许多缺陷,将其用于电阻率成像可大大提高成像质量,扩大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实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岩体破坏过程中的电阻率变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典型煤矿岩样,研究了岩体在受压破坏时其电阻率的变化特征,详细介绍了有关试验过程,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电路,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观测精度. 通过对几十块岩样的测试分析,得出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电阻率和压力变化关系曲线.通过试验说明了岩体电阻率是岩体破坏过程中变化十分敏感的参数,岩体电阻率法可以用来进行岩体动力破坏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直流电法应用于树木内部结构探测的成像效果,通过直流电法层析成像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树木进行了检测实验研究。运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弧度修正系数对电性参数进行了修正,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树干电阻率剖面。三种树木电性剖面对比发现,不同材质的树木电阻率值差异明显,且树干断面电阻率分布整体表现为里高外低的特征。电阻率分布特性可为树木健康状况诊断提供相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中关于提高深部目标体分辨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实测视电阻率数据进行第一尺度反演,其次将第一尺度反演的结果进行正演,并将得到的视电阻率值采用"比值法"对实测视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视电阻率数据进行第二尺度的反演,得到基本不包含浅部信息二次反演的地电断面,最后采用二次反演得到的地电断面构造"比值参数"对第一尺度反演的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反映全区域地电信息的反演断面。通过模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深部异常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孔隙水化学环境对Q3黄土的电阻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模拟酸碱溶液对不同压实度的Q3黄土进行污染,并利用伏安法电阻率测试装置分析不同污染类型(酸、碱)、不同含水率、不同污染浓度等在不同压实度下的黄土试样的电阻率演变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污染黄土的电阻率随含水率增加而呈幂指数减小,含水率增加至阈值后电阻率基...  相似文献   

10.
m序列在电法勘探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序列的基本特性和相关函数及其频谱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将m序列应用于电阻率法勘探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在不考虑复电阻率情况下利用m序列互相关函数的频谱辨识电阻率的原理。在现有电法仪基础上改造得到的实验样机,通过电阻测试和野外测试与直流电阻率法对比,对辨识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序列的电阻率法对电阻率有很好辨识能力,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和自然电位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回填土堆场局部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试验研究.野外工作中采用重庆奔腾仪器厂生产的WDJD-3型高密度电法仪,测量方式为温纳装置,点距1m,电极60根,结果表明:含硫酸盐、硅酸盐的土壤电阻率在4~7Ω·m,相对非盐化土壤15~20Ω·m的电阻率明显偏低;含有建筑填碴电阻率在25~55Ω·m,相对土壤...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利用岩(矿)石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在工程、资源勘探方面应用,近年来在城市基岩勘探工作中应用频繁。本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三极(联合剖面)装置,在探测基岩中进行模拟实验。三极装置是一种测深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的特点,能较准确地反映基岩面的起伏情况,但对基岩中的低阻体反映不佳。利用视比值参数λ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高阻基岩中的低阻异常。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密度电阻率法对铬污染场地的探测效果,建立了典型铬污染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铬污染的电阻率特征,得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不同装置类型下的不同污染程度的探测效果。随后对河北某铬污染场地进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得到该厂区地下污染羽的分布范围,探测结果得到了钻孔取芯验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探测结果表明,地下土体受到铬污染后,其电阻率表现为相对低阻特征,与同层未污染土体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随着污染程度减弱,高密度电阻率的识别能力也随之降低,并且不同装置类型的探测效果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法原位连续监测3种水灰比(0.23、0.35和0.53)水泥净浆早期水化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全过程,同时结合等温量热仪测试的水化程度,建立水泥净浆随时间发展过程中浆体电阻率与孔结构发展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根据电阻率及其微分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把水泥水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溶解期、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水灰比越低,毛细孔隙率和收缩因子变小,曲折因子变大,致使浆体电阻率升高,而孔溶液电阻率却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的WDZJ-3型高密度电法仪,采集了既有线沪昆铁路某段+000~+450的温纳装置视电阻率数据.对采集的资料用RES2DINV软件进行了反演,结合地质情况对既有线地下不良地质病害进行了解释推断,结果表明岩溶洞穴的电阻率与围岩的电阻率有明显差异,在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和反演成像图中表现为低阻异常区...  相似文献   

16.
温州制革、电镀等轻工业发达,废水中Cu2+含量较高,多处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选取典型温州软黏土,将土样重塑,加入不同浓度的Cu2+和适量水泥进行固化,通过测试不同土样电阻率来研究Cu2+对土体性能的影响。电阻率测试在改装的一维压缩固结试验中进行,压缩中部分土样电阻率变化不显著,但可量测到压缩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阻率可以很好地评估加入水泥之后土体性质的改变,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用来反映土体的污染程度;土体在Cu2+含量和含水量很高时,不宜采用电阻率法评估土体污染压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不同石墨掺量下钢渣导电沥青混凝土(conductive asphalt concrete using steel slag as aggregate,CACS)的电阻稳定性,研究了温度、氯盐溶液、载荷变化对钢渣导电沥青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钢渣作为集料复掺石墨制备出的钢渣导电沥青混凝土,电阻随时间变化小,在氯盐溶液中其电阻稳定性也良好.钢渣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阻呈现明显的正温度系数效应(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具有良好的温敏性;电阻率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卸载后电阻率有所增加,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电法在查明潜伏断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所以高密度电法也被称作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本文阐述了应用高密度电法对一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工作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断层进行勘查,并进行了钻探,经比对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查明了工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