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世界》2006,(1):48
为了推动中国即将启动的3G业务,把NEC在世界3G商用市场所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带到中国,NEC通讯不断地以实际举动实施"3G,以中国为核心"的战略,为中国香港3G运营商和黄电讯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中国设立3G终端研发中心、为中国用户量身设计3G终端N1001等等.  相似文献   

2.
戈水 《通信世界》2005,(44):22-22
为了推动中国即将启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把NEC在世界3G商用市场所拥有的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带到中国,2004年NEC整合了在华通信业务后组建了全新公司——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NEC通讯推出了“知心你我“的全新品牌平台,加快了在中国3G市场的前进步伐。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NEC通讯不断地以实际举动实施“3G,以中国为核心”的战略:为中国香港3G运营商和黄电讯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中国设立3G终端研发中心、为中国用户量身设计3G终端N1001等等。今年一月,NEC首批在华生产的3G无线基站在中国天津正式下线并顺利地为国际市场供货,表明了NEC在中国建立的设备生产平台已经开始在全球3G应用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3G业务对于运营商来说机会与挑战都非常巨大。3G从概念的提出,到今天逐渐步入商业应用阶段,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中国3G的发展同样面临着错综复杂的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3G的发展无疑将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中国3G的未来发展走向也因此备受关注。自“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提出3G全新的商业模式——3G“SHOPPINGMALL”的概念以来,媒体上诸如“大卖场”或“销品茂”的报道也相继引起关注。相对于“大卖场”,百货业的最高业态“购物广场”更能说明3G的未来商业模式。基于3G“购物广场”的商业模式,运…  相似文献   

4.
UT斯达康 《世界电信》2003,16(10):39-41
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UT斯达康对于3G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从1997年就开始了对3G核心网平台的研究,并且积极参与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关于3G的标准制定工作。目前UT斯达康在3G整体实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2G/2.5G 移动网络,为了实现3G 而全盘否定它们显然得不偿失。因此, 如何通过对现有核心网的升级改造,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3G 发展之路, 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在3G移动网的移动性管理方面实现的流程,介绍了在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下3G核心网相关部分的工作机制,以及移动网间切换和采用不同技术的系统间(2G/3G)移动性相关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7.
《电信网技术》2005,(10):40-41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一文通过介绍朗讯科技的CDMA/cdma2000和WCDMA相关3G 解决方案在全球和中国的市场占有、业务发展、网络建设情况,以及在中国的3G技术试验和3G研发投入情况,向读者展示了朗讯科技3G设备的成熟性和先进性及其商用能力。希望在中国的3G牌照发放之后,包括朗讯科技在内的3G系统提供商同运营商等其他合作伙伴携手一致,共同打造3G在中国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通信行业专家曾经说过,中国的3G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不错,3G在中国的确已经热炒几年了,人们预测中国3G牌照发放的时间也在不同时间出现过多种版本,但始终没有准确过。即便如此,中国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无疑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作为3G产业的直接推动者,厂商们并没有闲着。在中国3G标准TD-SCDMA的试验网建设招标中可圈可点的中兴通讯,就一直在很卖力地向普通消费者推广着3G,其目的就是让3G  相似文献   

9.
3G大阅兵     
叶惠 《通讯世界》2005,(10):38-41
信息产业部在许多场合都表示,中国3G的商用条件已经成熟。被认为是牌照发放前最后一次3G大会的“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不久前举行,这次大会被看成是3G前夜的一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10.
林晓森 《通信世界》2009,(33):31-31
在2G时代,3D手机的优势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随着3G的到来,3D+3G手机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手机的热点,并促进中国3G的大规模运营。  相似文献   

11.
8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3G中国行"大型活动在深圳举行.这是继7月15日在上海举行"3G中国行暨中国3G上网普及工程"启动仪式以来,在华南地区展开的3G知识普及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三大运营商3G布局及其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霞 《移动通信》2009,33(17):62-66
从2009年1月7日我国3G正式发牌,至今,三大运营商已基本完成3G的布局,从网络、品牌、资费、业务、终端等方面各施其策、各展其技。本文试图对3G商用初期,三大运营商在各自3G布局中的重要举措逐一列举,并对三大运营商的3G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能大致勾勒出目前我国三种3G制式及其运营商的生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3G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3G网络各种设备测试的持续深入,各个运营企业也在积极进行3G网络建设前期的网络准备。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目前3G核心网络(CN)的演进及特点,详细探讨了3G核心网络的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法,为网络规划者提供了3G核心网络规划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湖南通信技术》2001,(3):16-16
我国正处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前夕,面对移动通信的庞大市场,有关3G标准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标准的发展前景变幻莫测。如何对日新月异的移动新技术做出明智的抉择,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所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中国联通CDMA项目的启动,标志着3种3G技术标准在中国的3足鼎力之势有望确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因此,中国的3G技术格局将对全球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将选择何种3G技术?3G牌照将怎么发?这些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不久,中国的3G试验将开始启动,非常需要一个能沟通政府、运营商、制造商和其它关心中国3G发展人士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3G一触即发     
最近,有关方面透露,随着奥运的临近,新建的北京地铁10号线以及经过改造的地铁1号线、2号线工程都将覆盖TD-SCDMA(以下简称TD)信号。北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主要赛事场馆、交通线路可享受3G服务外,一些独具特色和作用的建筑(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也将引入TD通信。这和我国政府官员承诺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提供3G服务的口径相吻合,3G生活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只是迟迟未能发放的3G牌照牵动着业界各方的心弦,于是,一年一度的"3G在中国峰会"被寄予了厚望。人们希望在这个最高规格的3G会议上能够捕捉到"重大政策信号"。9月25日,在这个象征美好团圆的中秋佳节,"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如约而至,只是,此次会议让翘首企盼重大政策信息的人们再次大失所望。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此次略显缄默的3G峰会上,内行人士还是看出了些许门道。有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说,虽然政府官员并未明确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但这并不代表中国3G事业裹足不前,其实中国政府正在有序推进3G的发展,此次未做明确表态,只能说是时机尚不成熟,但毫无疑问,中国3G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柳暗花明已经为期不远。该人士还表示,虽然此次会议没有"重磅消息",但仍有很多亮点值得关注,比如TD、WiMAX、B3G、4G等,而随着技术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中国3G牌照发放将是水到渠成之事。该人士比喻说,中国3G事业就像上膛的子弹,一触即发,目前只是处于爆发前的沉默阶段。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在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研究试验、测试之后,宣布将于2003年9月17~19日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隆重举办“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现场解密中国3G测试实验网,与业界人士分享电信研究院3G方面各项研究成果,共同深入探讨中国3G发展路径,开启3G在中国之门。此次会议将以“中国3G为全球通信业发展提速”为主题,围绕产业政策、市场驱动力和技术策略三方面内容,深入探讨中国3G的政策走向与产业化推进策略、全球3G市场的发展动态与中国3G业务应用分析预测以及3G技术、标准最新发展动态和实验检测情况现状和未…  相似文献   

18.
3G核心网中的软交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软交换在3G核心网中应用的分析,论述了软交换在3G核心网中应用的优势及在网络建设时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信技术》2004,(4):52-52
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通信产业报》及CCID经济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等联合承办的备受关注的“3G与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于2004年3月18日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3G促进中国经济成长”为主题,以“理性务实”为基调。会议就3G与中国经济、3G与传统产业、3G与相关产业、3G与网络经济、3G与信息化等相关话题展开了研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有关专家预测,3G的兴起能够带来1万亿元的产值,到2010年,3G对我国GDP的贡献将达到6%~7%。但另一方面,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闻库认为,目前虽然3G的发展已顺利很多,但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宿建光 《通信世界》2005,(11):39-39
没有人怀疑3G终究会走进中国这一事实,同样也没有人否认中国3G的巨大市场。正因为如此,中国通信行业,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培育3G市场,事实上,从今天的国外3G发展情况来看,启动3G这一庞大的产业链并不像一些制造厂商所言的那么轻松。而作为3G先行的NEC,却在不断发力中国市场,其怎样理解中国的3G市场,其全球3G建网经验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日前,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主管3G发展的高层以及3G技术专家就3G市场、产品技术、3G运营及NEC未来的中国市场定位与策略等话题和媒体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