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志甲 《冶金能源》1997,16(2):36-41
本文以套筒式金属辐射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换热器空气侧及烟气侧强化传热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的强化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不同方案的强化传热机理及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对热管换热器的Yong效率进行了分析,讨论传热单元数Ntu和冷热流体热容量率比R对热管换热器Yong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影响热管换热器Yong效率大小的重要参数--传热有效度ε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车调器的高效节能和小型化促进了换热器所用的传热管和铝及铝合金翅片的传热强化,高效内螺纹铜管和各种高效条缝铝和铝合金翅片得到了大量的使用。本文综述了换热器强化传热的发展趋势,闻述了内螺纹铜管新齿型的研究开发动向,并讨论了胀管工艺对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金龙公司研发的各种高性能组合齿型的无缝内螺纹铜管。  相似文献   

4.
高温换热器烟气侧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成波 《工业炉》1997,19(3):16-20
本文通过计算和实验的方法,对高温换热器的烟气侧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换热器中换热管合理的纵、横向间距是S1/d≥2.0,S2/d≥1.5的结论;提出了用金属辐射网强化高温烟气传热的有效方法;并用实验的方法讨论了烟气流速及温度等对换热器综合传热系数的影响。认为对流传热方式在烟气侧的传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对热管换热器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传热单元数Ntu和冷热流体热容量率比R对热管换热器效率的影响,同时对影响热管换热器效率大小的重要参数──传热有效度ε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尹余升  冯旭 《冶金能源》1993,12(6):34-39
在半工业化实验的基础上,对带凸超插件及短扭带插件的管式换热器进行了阻力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光板插件上加工粗糙凸起有增强传热的作用;在不扭转的插件上加工粗糙凸超比扭带等旋转的插件上加工凸起效果更明显;带扭带插件,在Re大或较小时,短者或有一定长度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喷射流股强化对流传热,增加传热系数,提高换热器的热效率。工业炉使用的换热器其传热系数和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很多,通过热态模拟试验揭示了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对传热效果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热态试验结果以及这些参数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高效低流阻换热器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以弓形折流板支撑换热管束,壳程流体绕折流板做垂直于管束的横向流动,存在流动和传热死区,流阻大,传热效率低。近年来国内外开发了折流杆、整圆形孔板、螺旋折流板及管束自支撑结构等来替代传统的弓形折流板,不但大大降低了壳程流动阻力,还提高了管壳式换热器整体传热性能。综述了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支撑结构的开发和应用概况,可为换热器的结构优化和性能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利平  马晓建  陈现玉 《冶金能源》2003,22(4):25-29,49
提出了一种管内装元件强化传热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此方法综合考虑了强化换热器管内传热膜系数的提高和管内流体阻力的增大,与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所带来的投资费用和使用费用变化,这个变化量可用净现值增量△NPV来表示。根据△NPV值来评价强化传热技术,从而为强化传热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及进行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博知 《冶金能源》2001,20(2):47-49,61
介绍了管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着重讨论给热系数的计算、出口烟温和壁温的设定与校正,并给出某厂管式换热器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戎宗义 《工业炉》1990,12(3):35-40
工业炉换热器中,单程换热器内常见的流体流动方式有逆流、错流、顺流三种。从改善传热的角度出发,经常将若干个错流换热器组合成一个整体使用。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各有特点。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取决于其中单程换热器的效果,以及各单程换热器之间的组合方式,本文拟比较四种组合方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义谦 《冶金能源》1995,14(4):51-53
本文所介绍的高效辐射换热器是指在其环缝通道中安装有网状二次传热面的辐射换热器,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空气预热温度、给热系数和阻力系数上的差别.实验表明:高效辐射换热器可强化空气侧的传热,其综合传热系数达59W/(m2·℃),而阻力系数可控制在3000Pa以内.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效换热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彦邦 《冶金能源》1991,10(2):30-38
本文指出了提高换热器效率的途径是同时增强传热壁两侧的给热系数、提高温压系数和单位空间的传热面积。分析和划分了各型换热器采用不同强化手段的总传热系数的区域范围,还分析了降低换热器投资的途径,论述了工业炉采用低烟温、高回收多行程换热器的经济合理性,提出了以回收期作为确定余热回收程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介绍管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着重讨论给热系数的计算、出口烟气温度和管壁温度的设定与校正,并给出某厂管式换热器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空气换热器的更新和改造,对轧钢加热炉节能起着重要作用,承钢连轧厂采用麻花管式换热器和正交逆流式换热方式,增强了换热效果,提高了空气预热温度,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郭杰  侯万升 《冶金能源》1997,16(5):51-53
通过对反射炉喷流换热器结构参数的调整。在保证传热强度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喷流速度,以达到降低喷流换热器的阻力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内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钢燕  赵雪 《冶金能源》2003,22(5):26-31
以内翅片管作为换热器传热元件,通过实验方法对其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在考虑了内翅片使管内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性能提高这一特点,经过反复实验,回归出了内翅片管传热的准则方程式。并对与内翅片管结构和特点相近的内插管,在外型尺寸相同、实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进行了传热性能实验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蒸汽-空气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春 《冶金能源》2000,19(5):47-49
介绍了蒸汽-空气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主要公式,经实践验证它们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换热器蒸汽入口和出口温差小,压差小,管程传热面积大。  相似文献   

19.
盖世海 《山东冶金》2003,25(6):17-19
中小高炉炉体软水冷却采用的空冷器冷却效果随季节变化而波动,夏天时最高进高炉水温达到70℃以上,影响了高炉的安全高产和使用寿命。板式换热器以波纹板为传热面,传热系数高、体积小、拆装清洗方便,换热强度高,换热效果好,根据中小高炉炉体冷却软水系统流量大、温差小等特点,宜选用316或316L不锈钢材质、结构矮胖型、开二备一、3台并联的板式换热器。济钢2^#355m^3高炉采用BR1.IXC(1.0/100)200.2型水-水板式换热器,软化水进高炉温度全年稳定在34~39℃。  相似文献   

20.
济钢高炉软水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济钢6座350m^3高炉软水冷却系统近几年的改造历程,分析了冷却塔和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利用板式换热器进行水-水置换的方案设计、应用以及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