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与五氧化二磷(P2O5)反应,制备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NP-10):n(P2O5):n(H2O)=2.4:1: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以上.将产物用于金属切削液配方中,加量3%时,10%切削液水溶液的最大...  相似文献   

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烯丙基氯、亚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两步法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基磺酸钠,在磺化反应中,m(硝酸钾)∶m(烯丙基醚)=1∶10、n(烯丙基醚)∶n(亚硫酸氢钠)=1∶2、水作为溶剂、体系pH值为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h,产物的总收率(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基准计算)达到92%。使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烯丙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及产物脂肪醇聚氧乙烯磺酸钠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产物表面(界面)性能以及应用性能(润湿、乳化、泡沫)进行了测试。产物表面张力为29.224mN/m,临界胶束浓度0.204mmol/L。产物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相比,具有较好的乳化力,且泡沫较低,但润湿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以4-壬基酚、多聚甲醛和盐酸羟胺为原料,经甲酰化和肟化2步反应合成了5-壬基水杨醛肟,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甲酰化反应,n(4-壬基酚):n(镁):n(多聚甲醛)=1:0.59:(3~4),保温时间以2 h为宜;2)肟化反应,n(4-壬基酚):n(盐酸羟胺)=1;1.15,以4-壬基酚计的产物收率为97.5%,液相色谱纯度为95.1%。产物结构经MS和~(13)C NMR分析确定。与文献方法相比,收率提高了7%以上。  相似文献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继宪  唐建国 《石油化工》2008,37(2):174-177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共沸分馏酯交换工艺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AEOMA)。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共沸剂甲苯提高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确定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AEO用量0.10mol、n(BMA)∶n(AEO)=11、阻聚剂Z-701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0.30%、催化剂Ca2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2.0%、甲苯用量1.2mol、反应时间9h。在此条件下,AEO的转化率为97.0%。采用油水混合萃取分离工艺,提高了产品分离效率和产品纯度,使AEOMA的收率达95.0%,纯度达97.0%。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AEO分子中的羟基全部转化为酯键,并在分子中引入了双键,生成了AEOMA。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了对壬基酚聚氧乙烯 (n)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 (n =4、7、10、14 )的合成工艺和表面化学及应用性能。讨论了产物分子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随乙氧基聚合数n的增加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酯化反应所需温度升高 ;产物临界胶束浓度减小 ,临界表面张力增大 ,钙皂分散力和乳化力增强。其中 ,乙氧基聚合数n =10时 ,产物表现出良好的去油污力能力  相似文献   

6.
《精细石油化工》2017,(2):39-43
以苯、辛酰氯、硼氢化钠和环氧乙烷为原料,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合成了1-苯基-1-辛醇聚氧乙烯醚(BO-10),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对其反应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得到正辛基酰苯的合成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30℃、n(AlCl_3)∶n(C_7H_(15)COCl)=1.6∶1、n(苯)∶n(C_7H_(15)COCl)=9∶1;1-苯基-1-辛醇的合成的较佳反应条件为:n(NaBH_4)∶n(C_(14)H_(22)O)=0.8∶1、V(C_2H_5OH)∶m(C_(14)H_(22)O)=8∶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80mins。在此优化条件下,1-苯基-1-辛醇的总收率能达到86.01%,目的产物的加成数约为10,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的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7.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黎钢  徐念  祁健  杨芳 《石油化工》2008,37(10):1039
以壬基酚、多聚甲醛和环氧乙烷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双子表面活性剂(GNP-10),对比了不同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第二步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2-羟甲基-4-壬基苯酚(化合物Ⅰ)和二-(2-羟基-5-壬基苯基)-甲烷(化合物Ⅱ)的转化率和收率的影响,并对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及 GNP-10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GNP-10的适宜条件为:第一步,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n(壬基酚):n(多聚甲醛)=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pH 为9,此时壬基酚的转化率为63.1%,化合物Ⅰ的收率为40.2%;第二步,以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n(化合物Ⅰ):n(壬基酚)=1:1、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6 h,此时化合物Ⅰ的转化率和化合物Ⅱ的收率分别为73.7%和69.8%;第三步,n(化合物Ⅱ):n(环氧乙烷)=1:20,120~150℃,氢氧化钠催化下反应2 h,GNP-10的收率为98.0%。3步反应的总收率为27.5%。  相似文献   

8.
采用壬基酚与异丁烯等原料和自制催化剂FHSA超强酸合成了2,6-二叔丁基-4-壬基酚。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4 h;n(壬基酚):n(异丁烯)=1:2;催化剂加入量为反应物壬基酚质量的0.019%,产率可达到98%。作为一种受阻酚类液体抗氧剂的母体它可以与其他多功能的助剂复配成多种液体抗氧剂并可提供给橡塑制品、乳液聚合、聚氨酯、多元醇、石油、润滑油、植物油、食品工业等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氨基磺酸为主要原料,尿素为催化剂,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NPSA),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的转化率可达98.39%(质量分数)。对NPSA的表面化学性能、热力学函数、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NPSA溶液的临界胶束溶度(cmc)逐渐增加,最低表面张力(γcmc)和表面最大吸附量(Γmax)逐渐减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cmc和γcmc逐渐减小,Γmax略有增大;40℃、c(NaCl)=0.50mol/L时,cmc和γcmc分别为2.253×10-4 mol/L和24.15mN/m。NPSA的热力学函数表明其形成胶团的过程是个熵驱动过程。NPSA的乳化性、分散力和润湿性都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增溶能力低于LAS,润湿性与LAS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三氯氧磷法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三氯氧磷为磷酸化试剂合成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最佳合成条件为:n(POCl_3):n(OP-4)=1.2:1,酯化温度40~50℃,水解量10%,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4 h。产物均为单双酯混合物,其中单酯质量分数大于87%,双酯质量分数约3%,酯化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1.
以壬基酚、二氯二乙醚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合成了中间体双壬基酚氧乙烯醚。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以壬基酚质量计)10%、壬基酚与二氯二乙醚的摩尔比1:0.5、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5℃。用此中间体制备的孪连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内用一步法合成了松香改性壬基酚醛树脂,考察反应提质pH值,酚醛摩尔比,原料壬基酚,加醛速度和缩合保温时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酚醛摩尔比为1:23,反应介质pH值为9,壬基酚对邻比大于90:10,缩合保温时间为3.5-4h,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二步法工艺。  相似文献   

1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并研究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二元混合体系的复配性能。  相似文献   

14.
脱除混合物中的水和回收苯酚供缩合反应循环使用,是双酚A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由于苯酚和水能形成共沸物,因此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将它们分离。为此,在苯酚-水物系中加入了一种共沸剂甲苯,用共沸精馏法实现了苯酚-水混合物的分离。分离后的水可以直接送到生化装置进行处理,苯酚回收供反应系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复合表面活性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镉为活性单体、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金属离子印迹吸附树脂(简称吸附树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吸附树脂吸附金属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测定,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对吸附树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吸附树脂的微孔尺寸变小,形成的孔结构较致密,吸附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吸附树脂对镉离子的吸附和解吸速率均较快,有利于吸附树脂的循环使用;吸附树脂为丙烯酸盐与N,N′-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吸附树脂的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微孔多但孔隙不均匀。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丙酮酸、碳酸钠为原料制备了丙酮酸钠。考察了丙酮酸钠在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醚中结晶时的溶剂效应。分别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丙酮酸钠晶体的纯度、粒度分布以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偶极距较大的溶剂能提高丙酮酸钠晶体的收率;极性大的溶剂能改善丙酮酸钠晶体的表面平整度和纯度。综合收率、纯度和晶习等晶体的各项指标,在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醚这四种溶剂中进行丙酮酸钠结晶,溶剂乙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相似文献   

18.
高纯和低可水解氯含量环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军营  李建华  李婧婧  萧华 《石油化工》2005,34(11):1091-1094
以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制备了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再与NaH反应进行后处理精制,除去环氧树脂的可水解氯,制得高纯、低可水解氯含量的环氧树脂;考察了溶剂种类及其用量、NaH用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溶剂用量的情况下,以四氢呋喃(THF)为溶剂比以二氧六环和乙醚为溶剂的脱氯效果好;随THF用量的增加,可水解氯含量降低,环氧基团含量基本不变;在无水THF的用量为200mL、NaH用量为0.12g、反应时间为3.5h的条件下,所得环氧树脂中可水解氯的质量分数低于0.005%,达到微电子工业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芴、金属钠与氯甲基甲醚为原料两步合成了9,9-双(甲氧甲基)芴,包括制备芴二基钠及芴二基钠的烷基化反应。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1)制备芴二基钠:以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n(芴)∶n(钠)=1.0∶2.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0h;(2)芴二基钠的烷基化反应:n(芴)∶n(氯甲基甲醚)=1.0∶2.4,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6.0h,在上述条件下,9,9-双(甲氧甲基)芴收率可达6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