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未来三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需求量大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年会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典型应用颁奖大会”上,公布了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及未来需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电子制造业经历了近30年的飞速发展之后,近几年其发展步伐开始放缓,从珠三角起步,在长三角发展,再到西部重新布局,进入到2013年,中国电子制造业的这列“高铁”其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但随着企业用工需求的不断增加,又频临“用工荒”和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双重压力,如何加强SMT生产的自动化改造、降低用工成本便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如何开源节流,节能减耗足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最中之蓬。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基本单元,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相似文献   

4.
《电子科技导报》2003,4(5):64-67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8%,一直是IT商家的几大重点市场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IT商家就和中国制造企业一起走过了信息化建设的漫漫征程。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趋于清晰,也要加理性。  相似文献   

5.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指出,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调整,2010年中国制造企业终于走出了逆境,重新恢复了增长活力,在新技术方案的推动下,IT投资增速重回2位数.2009年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投入达到460.2亿元人民币,2010年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投入达到529.2亿元人民币,较2009年同比增长15.0%.计世资讯认为占绝对多数的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出现新一轮的IT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6.
地方动态     
《解放日报》3月5日上海:企业信息化进入冲刺阶段上海市近日召开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目标:到2005年年底,大型企业全部实现信息化,80%的中小型企业采用信息化工具从事产品开发或企业管理。同时,完成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及服务平台的构建,形成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这表明,上海市的企业信息化已进入冲刺阶段,将为全面实现信息化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息界》2006,(19):27-27
9月15日,“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副会长邹向群、施风海、陈小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副司长刘贤利,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洪京一,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十余家我国制造业行业协会的代表,来自美国的制造业信息化著名专家,国内专家陈启中、金达人、蒋明炜和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制造业企业的代表共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始自2007年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以惊人的破坏力从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在这一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轩 《中国信息界》2005,(19):39-40
新兴的中国行业信息化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且这一商机正在迅速转化为现实经济利益,这已经成为IT业内一个广泛共识。来自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的信息说,从2005年开始,未来3年中国行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提速增长期,年均提速15%;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达到3817亿多元,比2004年的2549亿元增长49.7%。今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IT投放累计将超过1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无论是在IT场上打拼了十多年的老牌企业,还是近期崛起的新兴厂商,在充满无限憧憬和期望的同时,更应该多一份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2006,30(10):I0004
近日,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作会议。据悉,“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及大型企业集团组成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协调指导小组,围绕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以及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开展“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据介绍,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立足自主创新,持“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创环境”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该工程将针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攻克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行业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通信》2006,(13):30-31
观点 信息化助力制造业实现由"制造"到"创新"的转变,信息服务业也将是制造业信息化重要的推动力量.制造业的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9月15日“,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副会长邹向群、施凤海、陈小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副司长刘贤利,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洪京一,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十余家我国制造业行业协会的代表,来自美国的制造业信息化著名专家,国内专家陈启申、金达人、蒋明炜和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制造业企业的代表共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卢时彻会长在会上发言中指出: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是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风起云涌的一年,其间,一些人物和事件备受瞩目.近日,长期关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e-works推出了由网上投票评出的"2003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风云榜".  相似文献   

14.
《今日电子》2011,(4):58+61-58,61
2011年,中国制造走入了第三个发展十年,正在迈入从世界加工中心到世界创造中心的蜕变过程中,在下一个十年中,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一个全球竞争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对"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主持会议。苗圩指出,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中国制造走入了第三个发展十年,正在迈入从世界加工中心到世界创造中心的蜕变,在下一个十年发展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一个全球竞争市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在国家战略提出后,一切都好像尘埃落定,但在企业端这才刚刚只是开始。工信部电子一所信息化中心主任周剑博士在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15企业互联网+行动大会上提出,企业需要看到互联网+的新机遇、新挑战、新思维,深刻剖析如何从知到行。  相似文献   

18.
市场纵横     
聚焦行业动态三家电子企业名列中国制造业10强8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制造业500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分别位居四、五、六位,其余排名前十位的都是来自钢铁和汽车行业。500强是依据2005年企业年报,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多少排序的,从行业分布看,仍呈现重化工的特征。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比,中国制造业500强仍有很大差距,其中必须重视两个方面:一是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突出主营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美国将启用RFID电子护照日前,英飞凌公司宣称,美国政府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向公民发放电子护…  相似文献   

19.
学界检索     
孙家广:对企业信息化需求不要期望太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孙家广院士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的企业并没有都达到需要信息化的阶段,我们对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期望也不要太高。发达国家实现企业信息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我们的跨越也同样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营造制造业信息化环境氛围的重要内容,也是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体系非常重要的环节.今后一段时间,制造业信息化中介服务体系应该集中抓好咨询、监理、培训这三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