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在迈耶·西OVJA1.6E-3WT双面电脑提花机上开发8色清明上河图织画的工艺过程,重点分析其反面小芝麻点的上三角排列情况及正面布的最佳配置,指出:织画反面使用"小芝麻点"比使用"大芝麻点"对织画正面和图案的衬托效果要好。并以设计和生产8色双面提花织物清明上河图图案为实例,描述8色双面提花织物的上机操作程序。所设计产品具正面花纹清晰、表面丰满、反面平整的特点,为针织企业生产8色双面提花织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行双面多色提花面料的设计,分析提花工艺正面花型设计的原则、图案类型和花型尺寸等,以及2色、3色、多色提花工艺反面设计方法和正、反面花型配合设计。同时提出双面多色提花面料的设计要点,包括正、反面线圈高度比,色纱数与花型尺寸关系,牵拉张力等。并采用6种颜色的11.11 tex涤纶低弹丝,在22针/25.4 mm的双面电脑提花机上开发6色提花奥运福娃织物,详细阐述该织物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包括设备参数、原料选择、花型设计、工艺设计、上机设计等,为双面电脑提花机多色提花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纬编均匀提花针织物的结构特征,选取6块由不同粗细纱线编织而成的不同密度的纬平针织物进行研究,得出了理想状态下的线圈模型。采用圣东尼SM-DJ2TS 双向电脑提花圆机编织反面为芝麻点、纵条纹等不同提花方式形成的双面提花织物,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受反面线圈的影响,反面为芝麻点时织物正面呈现菱形隐条纹,反面为纵条时织物正面呈现二针纵条纹。根据织物呈现的不同外观效应,利用超景深VHX?600 三维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在成圈线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其线圈变形规律,从而得到该类织物线圈结构模型,可为纬编均匀提花针织物仿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针织双面提花织物的悬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织物的外观效果,并决定织物的适用范围。文章采用同机号电脑横机、同种纱线编织横条、芝麻点、空气层、天竺、畦编组织5种双面提花织物样片,并进行悬垂性测试及外观效果比较,静态悬垂系数测试结果:横条为70.37%;芝麻点为55.56%;空气层为51.85%;1×1天竺为40.74%;畦编为48.58%。织物组织适用性和悬垂性评价:横条适用正面,悬垂性差;芝麻点适用正面,悬垂性中;空气层适用双面,悬垂性中;1×1天竺适用正面,悬垂性优;畦编适用双面,悬垂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华  张伍连 《毛纺科技》2021,49(1):11-15
为节省芝麻点提花的编织用时,根据织物特点,将导纱器由低号到高号按顺序进行排列,并对各颜色纱线进行相应编号,阐述了芝麻点提花反面各色纱线的编织规则,即在满足1个颜色纱线只使用1把导纱器、2个正面提花横列为1个提花编织循环的条件下,通过将导纱器合理放置在针床两侧,使横机机头左、右移动时,尽可能多地带动导纱器进行编织,避免了机头空行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半空行移动,以提高各色提花的编织效率;说明了双系统电脑横机2~6色芝麻点提花的具体编织工艺。结果表明:编织2、4、6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均可达到100%,3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75%,5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83.3%。  相似文献   

7.
将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应用于针织意匠图的设计中,使256色的连续调图像处理成2值图像,并运用于浮线提花、横条提花、芝麻点提花、空气层提花等针织提花组织,在斯托尔电脑横机上进行编织,比较各织片面积、厚度、平整度以及视觉效果。结果表明,芝麻点提花织物平整度最好且面积最小,织物保留了原连续调图像的阶调特征,层次丰富;半色调图案应用于嵌花提花组织,实现了仿印花视觉效果的针织织物,拓展了针织提花织物的风格与设计思路,为针织织物的实际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OVJA1.6E-3WT双面电脑提花机上拓宽花型色彩图案组合色设计的规律及方法,以设计3色提花织物马到成功图案为实例,进一步阐述了使正面图案色彩效果由3色组合形成6种不同色彩图案效果(其中3种图案色彩同纱线颜色相同,另3种图案色彩是组合色)的设计方法。介绍了PIC3花型设计系统进行花型设计的方法及各项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裘玉英  陈天里 《丝绸》2013,50(2):35-38
以双面电脑提花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种纱线利用电脑横机设计和编织了4种不同组织结构的双面提花组织,并通过对4种提花组织织物的表面效应分析和厚度、透气性、悬垂性测试,研究不同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和性能.结果表明:横条提花密度、平方米质量和厚度最小,透气性和悬垂性最好;露底提花组织表面立体感最强,密度最大,透气性和悬垂性较好;空气层提花透气性最差;芝麻点提花平方米质量最大,悬垂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双面电脑提花圆机上,设计3款用不同成缝方式形成不同图案效果的绗缝面料,包括反面纱线在正面成圈、正面纱线在正面成圈,反面纱线在正面集圈、正面纱线在正面成圈,反面纱线在正面成圈、正面纱线在正面浮线。详细介绍3种面料的花纹设计意匠图,上机编织工艺,纱线排列,绗缝图案特点等。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意匠图、纱线颜色等要素来选择合适的绗缝图案和成缝方式,进一步丰富绗缝面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