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水开发油田采出的地下原油到达地面后,不同程度的含有油、气、水三相物质。为了顺利的对原油进行脱水、储备、运输以及后期的石油加工,必须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初期分离。三相分离器是油田中常用的油气水分离设备,它是连接采油井和脱水原油外输的重要中间环节。其运转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和运行,为此,在进行分离器使用前,必须对其承压性能、密封性能、防腐性能、分离性能等进行严格的技术检验和检测,只有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产品才能投入生产环节使用,确保整个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分离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油田生产的原油中含有足够的水,采取最佳的原油脱水工艺技术措施,可促使原油中的含水达到行业标准的规定,得到合格的油品外输,完成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的任务。原油中不仅含有水,而且含有机械杂质,给油田生产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海S油田原油物性,结合S油田钻采平台的空间布局情况,对该油田的原油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满足原油外输要求的四种原油脱水稳定方案。结合各个方案特点和设备布置情况,对该四种方案进行了空间布置、能耗和经济性对比,最终选择了"生产分离器+电脱水器+脱气罐"高压方案作为该平台的原油脱水稳定工艺方案。该方案降低了设备费用,有效的利用了平台空间,同时满足了原油外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速度飞快。在这些行业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石油能源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在油田生产工作过程中,油井产物主要是油水气三项混合物,对这种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能够把原油当中的游离水和乳化水进行脱出,从而达到外输原油的质量标准,在将其向外输送,以此来完成油田的生产任务。本文对原油脱水工艺进行一系列的描述,采用最佳的处理方式,使得原油脱水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油田生产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原油的含水率增长速度快,葡萄花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随着油层注水量的增加,原油含水不断上升,为了确保原油外输的质量,必须进行原油脱水处理。通过对葡一联合站的原油脱水工艺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原油脱水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发现解决脱水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外输原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目前已经建成投产联合站4座,分别于1979年、1983年、1985年、2001年投产,主要担负濮城油田四个采油矿的油气集输任务,完成油气分离、原油脱水、稳定、原油即天然气外输工作。站内主要采用了分队计量、电-化学两段原油脱水、负压闪蒸原油稳定、密闭集输、微机监测等工艺技术。目前联合站站内主要有油气水三相  相似文献   

7.
受处理液量增加和聚合物返出影响,渤海某油田外输含水上涨,严重影响到油田上下游安全生产。为降低外输原油含水,开展室内瓶试评价研究聚醚改性非离子型破乳剂BH-531在其生产流程中脱水效果,结果表明对于电脱水器入口低含水原油脱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该油田电脱入口加注质量浓度为50 mg/L的破乳剂BH-531,可将外输含水从30%~36%降低至8%左右。该药剂的应用解决了现场生产瓶颈,有利于油田进一步释放产能。  相似文献   

8.
油田生产的产物一般为油气水三相的混合物,经过一系列的油气集输过程,实现油气水三相分离,得到合格的产品外输。因此,有必要研究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应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分离效果,从而提高油田生产的经济效益指标。  相似文献   

9.
《化工设计通讯》2017,(7):120-121
随着我国内陆油田进入中后期,海上油田开采显得尤为重要。海上平台油气集输系统将开采出的原油进行油、气、水的分离、净化、计量和外输。原油进一步处理后得到合格的商品油外输;气体经三甘醇脱水处理后得到合格的成品气外输;污水进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入海。该系统包括:原油处理系统、气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通过研究国际先进的海上油气集输方案,提出符合中国海上油气集输系统的集输方案,对将来中国海上油气进一步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气、水三相卧式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油气处理设备,可以将上游井口来液的大部分油、气、水分离出来。目前中国海上80%的生产平台都采用了三相卧式分离器进行油气处理[1]。目前海上油田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在设计阶段所采用的原油物性参数与实际工况下的原油物性存在差异,使得原先分离器的设计不符合现在实际生产的需求,影响原油脱水效果,本文通过建立水力学模型的方式,分析出原油物性差异与脱水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一种对分离器进行适应性改造的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外输合格原油的海洋平台,其井口采出的原油一般需要经过脱水以及脱气稳定后,才能通过海底输油管线输送到集输平台或陆地终端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目前海洋生产平台多使用分离器对井口原油进行脱水脱气处理以达到外输要求。本文结合南海项目的生产平台,介绍一种原油稳定及脱水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原油外输泵作为海上油田开发中广泛应用的动设备,是油田生产主工艺流程中重要的节点,其稳定运行时间直接影响了油田生产效益。目前,海上操作以计划性维修与事后维修为主。缺少预防性维修和预测性维修所需相关技术手段。因此,本文主要就原油外输泵振动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满足海上平台原油外输泵的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油气集输联合站是油气集输的最终环节,通过原油脱水处理后,得到合格的原油外输。由于原油脱水、原油外输、含油污水处理、注水等系统的存在,因此,存在风险事故,在联合站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风险管理,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联合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渤海某油田原油黏度和含气量高、原油系统停留时间短、脱气脱水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室内脱水实验研究了溶解气对原油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自制有机硅消泡剂的消泡性能及其与破乳剂的协同脱水效果。结果表明,溶解气析出形成气泡阻碍了原油脱水,投加消泡剂能够快速消除原油中的气泡,进而提升破乳剂的脱水效果。现场实验结果显示,在二级分离器入口加注20 mg/L该消泡剂后,二级分离器油室液位大幅降低,系统各级设备出口原油含水量均下降,外输原油中水的体积分数从2%降至0. 8%,达到现场原油外输标准。  相似文献   

15.
油田生产过程中,油井的产物为油气水三相的混合物,为了得到合格的产品,进行油气水三相的分离,获得合格的油外输,合格的含油污水作为注水的水源处理,合格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应用于油田生产现场或者输送给用户,满足用户的用气需要。因此有必要研究油田采出水处理的机理,优化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措施,提高水质处理的标准,满足油田生产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华庆油田原油特性引进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以期取得一段脱水达到净化油标准,同时实现伴生气有效分离和利用,使两相分离技术转变为三相分离的先进工艺,这也标志着长庆油田含气、含水原油处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步入特高含水期,各种不同的工艺在开发生产中的应用,进站原油物性日趋复杂,给联合站原油脱水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集输泵站原油含水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井排来液中存在部分泥浆、堵剂、压裂、酸化液等难以破乳的物质,引起进站原油物性发生变化,造成外输原油含水率出现阶段超标。经过不断探索,采取对原油处理流程改造、原油加热设备改进及密切跟踪监督采油队特殊井等措施,将外输原油含水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  相似文献   

18.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实现油田产物油气水的三相彻底分离、原油脱水、天然气净化、含有污水处理等功能,通过油气集输是三脱、三回收、得到四种合格的产品,满足油田生产的需求。先进的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应用,提高石油矿场油气集输的效率,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联合站生产过程中,实现油气水三相的分离,获得合格的油品外输。优化设计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技术措施,提高分离处理的效果,采取各种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降低联合站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联合站生产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油田生产的过程中,采出液中含有油气水的混合物,通过原油脱水处理技术措施的应用,将原油中的游离水和乳化水脱出,经过进一步处理,作为油田注水的水源使用。对原油脱水处理工艺技术措施进行优化,提高水处理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