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老柞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和分析 ,得出老柞山金矿床形成的成矿模式。Au、Cu等成矿物质来自元古界麻山群 ,且Au具有幔源性 ;后期作用使金受到反复多次活化和迁移 ,得到初步的富集 ;燕山期脉岩体的侵入使金再次得到活化转移 ,以至成矿 ,并且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部分矿物质。同时对老柞山金矿的成矿标志进行了厘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老柞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和分析,得出老柞山金矿床形成的成矿模式.Au、Cu等成矿物质来自元古界麻山群,且Au具有幔源性;后期作用使金受到反复多次活化和迁移,得到初步的富集;燕山期脉岩体的侵入使金再次得到活化转移,以至成矿,并且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部分矿物质.同时对老柞山金矿的成矿标志进行了厘定.  相似文献   

3.
甘肃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义发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3):186-188,200
甘肃省礼县李坝金矿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金矿.李坝金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其矿体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导矿的主要结构为F1.以李坝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作为基础,通过Ar-Ar年龄测定、地层含进行分析等手段来对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进行相关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得知,成矿主要因素是断裂,矿床的形成主要有4个阶段:沉积成岩期、变质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而大气降水、变质水等为甘肃李坝金矿床的成矿热液,而成矿物质则来自地层,含矿热液进入容矿断裂破碎带逐渐沉淀为矿.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祁连县陇孔沟小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全成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Z1):191-192
陇孔沟小型金矿床属于北祁连金成矿带南亚带(托莱山-达板山亚带).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褶皱带托莱山北坡复向斜,赋矿岩系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金的活化、迁移主要发生在岩体和围岩接触带、断裂构造破碎蚀变带内(韧性剪切带).根据相关资料分析金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体,矿体的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金矿的形成与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及一直持续到中新生代的漫长而复杂的多旋回造山作用过程密切相关.成因与构造破碎蚀变带有密切关系的变质-热液型小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青龙沟金矿床已发现多处金矿(化)点,其矿床规模和资源储量具有一定规模。以青龙沟矿区地质特征为背景,得出,变质作用是金成矿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变质作用对区内金乃至多金属成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先后发现了3个金矿带,分别为青龙沟金矿Ⅰ矿带、Ⅱ矿带及Ⅲ矿带;研究了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控矿因素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矿床成因主要与构造和闪长岩脉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坑头金矿位于湘西—黔东金矿带内,长期以来,区内勘查与研究的对象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床。在近年的地质工作中,发现坑头矿区存在与石英脉型不一样的矿化特征。为厘定坑头金矿床的成因类型,通过对坑头金矿床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对比前人有关造山型金矿的研究认识,从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成矿时期、构造控矿、蚀变矿物及元素组合等角度探索,发现坑头金矿与造山型金矿床呈现极为相似的地质特征,可归属为碰撞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谷芒金钨矿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同德-泽库印支期多金属成矿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出露于兴海-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内花岗闪长岩与碎屑岩内接触带上;矿体严格受北西向、北东向断层控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构造蚀变带中,钨矿体则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石英脉发育区;金矿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钨矿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对比分析认为,同德谷芒金钨矿与加吾金钨矿成矿均位于三叠系沉积地层与中酸性岩体接触部位,并受断裂破碎带严格控制,符合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成矿模型,深部具有寻找隐伏钨钼矿床的潜力;该区金矿床中金元素来源于广布的下-中三叠统含Au沉积建造,印支晚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带来部分成矿物质并为地层中Au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源和驱动力,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寻找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彻底查清磨子潭—晓天火山岩盆地内产于南破碎蚀变破碎带金矿资源及资源量的分布情况、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及内在关联性,基于区内大量地质勘查资料,并结合地质填图、剖面测量、系统取样、同位素样品采集与研究、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方法,对汪家冲—郎岭湾地区矿体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压条件以及成矿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1黄铁矿w(34S)-1.8‰~+2‰,具有下地壳或上地幔深源硫的特点,Pb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大部分铅属于深源的正常铅;成矿流体以岩浆水混入大量天水为特征;石英包裹体主要均一温度100~150℃,爆裂温度300~350℃;区内金矿床属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2区内金成矿模式为初始原生矿源层的形成,早期金预富集,中生代燕山期伴随深成岩浆侵入与爆发,金的再活化、迁移与富集,最终形成了不同成矿类型的金矿床。上述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厘清区内成矿条件及矿床成因、建立成矿预测模型以及开展深部金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董文伟  刘博  陈少玲 《现代矿业》2013,29(9):60-61,103
通过对小干沟金矿区地质特征、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化探异常和金矿化富集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金的主要矿源层为基性火山岩,金矿的富集与热液叠加改造关系密切,控矿因素包括玄武岩、印支期小干沟碱性花岗岩、断层及层间破碎带。综合以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初步判定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巴音杭盖金矿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巴音杭盖金矿床矿源层、金活化迁移、构造控矿及岩浆热液等因素分析,指出了矿床形成的物理及化学环境、金矿的物质来源和金富集成矿的因素,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对青海省曲麻莱县龙木地区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康前砂金矿点、大场岩金矿床以及加给陇哇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赋存规律和矿床类型等特征。结合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区域成矿规律,圈定1处格强勒脉—抗日建金成矿远景区,再根据调查区内的地质矿产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结合化探异常特征,在远景区内进一步圈定了5个找矿靶区。龙木地区具有较好金矿成矿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大兜 《现代矿业》2020,36(9):6-11
胶莱盆地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优越条件,是胶东地区又一重要的金及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为探讨该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通过对龙口—土堆金矿及周边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得出: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总体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桃村断裂、龙口—土堆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的混合区,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萃取了荆山群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120±10)Ma沿盆缘北东走向的滑脱构造系统及其次级断裂内交代、充填成矿。在酸性流体环境下形成以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为主的黄铁矿化蚀变岩型金矿。提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集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硐门钒矿成矿地质特征的阐述和分析,厘定其成因类型为与寒武系下统王音铺组底部黑色岩系有关的沉积型矿床,形成于海湾—泻湖相环境。该层位区域上分布广泛,蕴含有丰富的钒矿资源,并伴生镍、钼等多种有用元素,具有广阔的勘查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北属秦祁昆造山系,青南属三江造山系,成矿带青北属秦祁昆成矿域,青南属特提斯成矿域,石墨矿较为丰富。省内石墨矿床主要分布于青北秦祁昆成矿域柴达木周缘地区,该区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分布较为普遍,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发现了众多的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点),找矿前景较好。对柴达木周缘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石墨矿分布以及典型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时代、成矿温压条件、碳质来源、矿床成因、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内石墨矿的可利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柴达木周缘石墨矿的赋矿地层柴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达肯大阪岩群,柴南缘主要为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富含有机质,碳同位素测定表明,碳质来源为地层沉积的有机质;②石墨矿沿元古代变质老地层及构造带分布,受岩浆活动影响,规模总体一般,但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一般,品位较高,矿石质量一般;③柴达木周缘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石墨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6个成矿有利区段;④柴达木周缘晶质石墨矿的成矿阶段可以划分为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具有区域变质+构造-岩浆改造的特征,成矿温压条件具备,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⑤大通沟南山、黄矿山北和巴勒木特尔等地区的晶质石墨矿床选矿回收率较高,有一批具有工业价值的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可利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迁西十八盘金矿位于华北陆块晋冀成矿带上,该带为我国重要的金属资源基地之一,带内矿床类型多样、复杂,以铁、金、铅、锌、金、银等矿产资源为主。矿床成因多样,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系统控制、具多期成矿特点。以十八盘金矿为研究对象,在大比例尺专项地质测量、老硐清理编录的基础上,采用槽探、坑探、钻探等山地工程和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和综合研究,查明了区内金矿脉分布情况,矿体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表明综合地质调查方法在区内能够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丰富了成矿带内找矿成果,提出区内具有寻找斑岩型—低温热液型矿床系统条件,可为研究区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郑泽光 《现代矿业》2020,36(1):42-46
浑龙河铁矿是挟持于红河断裂与绿汁江断裂之间的典型“大红山式”矿床之一,被视为多岩浆旋回作用下的铁、铜矿床。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因机制,结合区域成矿背景,以云南省新平浑龙河铁矿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构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并对成矿物质基础和控矿构造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①铜—铁矿带严格受地层层位及沉积旋回控制,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成因,铁矿带则受火山岩浆热液改造作用,属火山沉积—改造成因;②构造、变质作用及岩性岩相不同程度控制着矿化沉淀、富集,基性凝灰质片岩、钠质沉凝灰岩为成矿提供丰硕物源,后期热液沿断层上涌、运移,并于有利部位改造、富化早期形成的沉积矿(化)体;③综合岩性组合、蚀变作用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曼岗河组地层、富钠质熔岩与辉绿辉长岩及岩浆岩发育地段成矿潜力较好,是下一步矿区深、边部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铅锌矿床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类型较齐全、成矿作用复杂多样,但成矿地质时代及成矿期相对集中,研究矿石矿物特征对分析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及找矿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荒田铅锌矿矿石矿物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及白云石;氧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及异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确定了主要矿物的生成顺序,并将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此外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26~290℃之间,属中温热液成矿。因此,荒田铅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8.
金是湖南的重要矿种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南近年来金矿床勘查进展及其主要类型、主要成矿时代、主要矿集区等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湖南金矿成矿规律。湖南金矿床具有类型多、成矿时代杂、线性分布的特点。金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矿床、岩浆热液型矿床(层间破碎带型)、岩浆热液型矿床(微细浸染型或卡林型)、变成型石英脉-交代石英岩型矿床、变成型蚀变破碎带型矿床、砂矿型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共同控制金矿带的分布及金矿床的定位。金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集中分布于21个五级成矿带内,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13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9.
阿尔山地区位于中蒙边境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上,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但由于该区为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且地质勘查程度低,长期以来找矿一直未取得较大进展。结合1∶5万矿调工作成果,将区内铁多金属矿按成因类型划分为3类,对经济价值巨大的矽卡岩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与蒙古国南蒙古、我国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南蒙古—东乌旗—阿尔山铁多金属成矿带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控制,矽卡岩都为与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钙矽卡岩,容矿围岩都含有利于矽卡岩矿床成矿的碳酸盐岩石,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等;该铁多金属成矿带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受NE向褶皱控制,都为与大规模燕山早期酸性侵入岩有关的BIF型铁矿,都具有原始海相沉积后期变质叠加改造成矿的特点,都为低品位矿石,主要容矿围岩都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等中低级变质岩。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阿尔山地区铁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并划分出不同成因矿床的成矿远景区。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加强,该区有望发现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大中型沉积变质型铁多金属矿及中小型热液脉型铁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20.
五龙沟金矿是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在搜集五龙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区内典型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等方面对区内金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从矿床成矿时间、空间分布及成因等方面对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①五龙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产于构造韧性剪切带中,受构造及其演化控制明显;②金矿床在时间上具有多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分布规律,在空间上严格沿3条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分布,各剪切带内矿床具有等距性和平行性的分布特点;③多金属矿床多分布于剪切带与后期NE-SW向的断裂带交汇部位,往往成群成组分布;④金矿体形成于多金属矿之前,以深部岩浆为主的壳幔混源、壳源是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伴随构造演化使成矿物质进一步活化并富集形成金多金属矿体。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金多金属矿、构造热液蚀变型矿床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