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徐遂勤  李耀华 《采矿技术》2011,11(3):121-123,126
以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标本的磁参数测定结果,对石河王铁矿区1∶5000高精度磁测的磁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圈定了石河王和郭家楼2条磁异常带,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矿体的埋深和产状,进一步分析了圈定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经钻探验证,测量及计算结果与矿体吻合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区的区域航空磁测成果以及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对已探明成矿区域进行验证分析,总结航磁异常特征、地面磁测异常特征与矿产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对未探明地区进行找矿远景评价,从而归纳出白马矿区与控矿因素有关的磁异常特征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钒钛磁铁矿磁异常强度高,区域磁异常特征明显,磁法勘探在该矿区的岩体划分、构造单元及构造位置的划分、直接找矿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为解决该区域深部找矿疑难问题、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提供了磁异常特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洪溪  周瑾  王建业  李华  刘博 《金属矿山》2021,49(11):162-171
牛苦头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与祁漫塔格山北麓的交接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三级构造单元为北昆仑岩浆弧,属于东昆仑铁、铅、锌、铜、钴、金、钨、锡、石棉成 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地表未见直接的矿化线索。为对1∶50 000高磁异常进行查证,首先采用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磁异常13处;其次结合磁异常特征布设钻孔并进行井 中三分量磁测,以初步查明异常源和盲矿体的地质特征。详细讨论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等,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变砂岩和大理 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铁矿的磁性特征是有效的、主要的找矿信息,磁测成果中圈定的异常都是直观的、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对1∶10 000磁异常的钻探工程验证,共发现铁矿体22条,划分矿带 3个,初步估算出铁矿石量440.2万t;结合磁异常特征并综合分析已有钻孔资料,认为矿区西段规模较大的C1磁异常存在寻找深部矿体的潜力;已发现的矿体多为单孔控制,个别矿体为2个钻孔控制,充分利用钻孔三 分量磁测井指示的旁侧异常施工钻孔,有望进一步扩大矿体规模,增加区内资源量;△T化极后上延100 m部分磁异常强度变小,而它们的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说明异常源较深,施工深部钻孔验证这些异常,有进一 步发现深部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白洪溪  周瑾  王建业  李华  刘博 《金属矿山》2020,49(11):162-171
牛苦头东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与祁漫塔格山北麓的交接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弧盆系,三级构造单元为北昆仑岩浆弧,属于东昆仑铁、铅、锌、铜、钴、金、钨、锡、石棉成 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地表未见直接的矿化线索。为对1∶50 000高磁异常进行查证,首先采用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磁异常13处;其次结合磁异常特征布设钻孔并进行井 中三分量磁测,以初步查明异常源和盲矿体的地质特征。详细讨论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等,同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变砂岩和大理 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铁矿的磁性特征是有效的、主要的找矿信息,磁测成果中圈定的异常都是直观的、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对1∶10 000磁异常的钻探工程验证,共发现铁矿体22条,划分矿带 3个,初步估算出铁矿石量440.2万t;结合磁异常特征并综合分析已有钻孔资料,认为矿区西段规模较大的C1磁异常存在寻找深部矿体的潜力;已发现的矿体多为单孔控制,个别矿体为2个钻孔控制,充分利用钻孔三 分量磁测井指示的旁侧异常施工钻孔,有望进一步扩大矿体规模,增加区内资源量;△T化极后上延100 m部分磁异常强度变小,而它们的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说明异常源较深,施工深部钻孔验证这些异常,有进一 步发现深部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高精度磁法测量在马来西亚某铁矿上的应用,介绍了该铁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矿区磁异常特征,对所获得的磁异常通过极化处理及不同高度的延拓分析,圈定出至少4处磁异常体范围,从而证实了物探高精度磁法找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坦桑尼亚北部地区是重要的黄金、钻石以及钨、锡、镍矿的找矿潜力地区,分析和研究该地区的航磁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找矿意义.通过时区域航空磁测资料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对航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译,建立了不同形态的航磁异常与区域地质构造和矿产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7.
泉店-灵井铁矿床位于河南省中部,是近年来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在许昌铁矿成矿区发现的又一大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赋存于太古界登封岩群武庄岩组二段,呈层状、似层状多层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由于受古断隆构造和含矿地层控制,矿体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且多呈断块产出。笔者在讨论矿床地质特征的同时,对区内磁异常特征、构造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深部沿矿体倾向方向和部分磁异常分布区尚有较大找矿空间。通过进一步勘查,矿床规模将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鞍本地区的大型及超大型铁矿多以沉积变质的"鞍山式"铁矿为主。该地区航磁资料超大规模的低缓异常若具备与"鞍山式"铁矿相似的地质条件,往往由埋深较大的大型或超大型铁矿引起,大达连地区的深部大型铁矿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发现的。通过分析工作区内磁异常特点,结合区域岩石地球物理特征,配合地面磁法勘查以及综合分析解译,确定了区内异常为矿致异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反演计算,建立了矿体模型,模拟出了矿体赋存特征,经区内深部钻探验证,证明了利用磁法勘查寻找深部大型磁铁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比里亚某铁矿位于西非克拉通南部马恩(Man)地盾太古宙成矿区,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规模为一大型铁矿床,由国内企业取得探矿权。太古宙马恩(Man)地盾比里姆绿岩带为区域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了多处铁矿床与矿点。利比里亚某铁矿为该成矿区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一般呈层状、似层状,整体呈“U”形和“W”形产出。结合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及相关地质工作成果,针对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分布广且厚度大、区域变质程度高、矿体形态较为复杂的特点,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和EH4测量。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获得的正磁-负磁-正磁异常分带识别含铁建造区域,根据EH4低阻异常对含铁建造与矿体进行空间定位,结合地质测量、探槽、钻探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该区取得了找矿勘查突破。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构建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模型,并对选定的2处找矿靶区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该区后续找矿工作以及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某铅锌多金属矿勘查区进行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总结了勘查区的磁场特征、磁异常特征,并根据磁测成果推测了7条断裂构造。结合已有的地质和物化探成果资料,在勘查区内初步预测了3处铁、铜、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的有利区域,对下一步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辽北铁矿的分布特点及赋存规律,全面分析了辽宁省抚顺县毛公铁矿的地质、物探资料,从成矿地质环境及磁异常特征着手,论述了该区铁矿的找矿远景.通过与邻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比,认为毛公铁矿体在空间上为一个铁矿层,并首次采用深钻对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工程验证,在孔深359~620m处发现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鞍山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这对今后在辽北地区开展第二轮深部找矿,提高铁矿床技术经济价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孜洛依北铁矿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在孜洛依北铁矿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进行找矿,圈定的磁异常与地表出露的已知矿体对应关系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分量井中磁测是以研究岩体、矿体的磁性特征为物理基础,不同磁性的岩、矿体将产生不同形态和强度的磁异常,在井中测定这些磁异常,并通过推断解释,解决地质勘探和找矿等问题。本文主要论述JCX-3型三分量井中磁力仪的磁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即根据原始磁测资料中计算出各磁异常的分量值;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功能实现,能快速处理数据,绘制图形。整个系统性能稳定,用途广泛,操作方面快捷智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已有的地质、钻探资料,结合当前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缩小找矿靶区,结合该区的物性特征,布设少量的磁、重、电综合剖面是一种快速评价找矿前景的有效方法。河南省社旗县青台-唐河县源潭航磁异常查证通过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扫面工作,确定了12个局部异常区,缩小了找矿坝区,结合该区物性特征,选择了磁、重、电联合剖面综合测量,引用了工作区内李店地区SDC-05高磁异常钻孔(ZK101、ZK201)资料及岩芯标本磁参数,通过磁、重、电联合剖面的正反演,快速确定了该异常为含磁铁矿化辉长岩体引起,初步确定了磁性体的规模及埋深状态,得出了岩体无明显磁铁矿分异富集特征,不足以形成工业矿体,暂不实施钻探验证,节约了勘探施工资金。  相似文献   

15.
孙秀国 《现代矿业》2015,(4):96-97,100
通过对钻孔实施三分量磁测,能够直接有效地观测地下磁场的分布特征,通过对磁异常分析研究,并结合地面磁测及地质相关资料,可判断旁侧及深部矿体是否存在,进而指导钻探工程是否继续钻进或者重新布置钻孔。在对三分量磁测成果解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三分量磁测在承德地区寻找磁铁矿床中的应用,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程龙 《现代矿业》2020,36(7):1-4
阎庄铁矿位于汶上—东平成矿带北侧,为探讨该矿床成矿标志,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其成因并总结找矿标志,对区内找矿工作具有借鉴价值。矿体赋存于山草峪组中,其形态受基底背斜控制,呈似层状产出,岩浆岩对矿体的连续性起破坏作用。矿床成因为与新太古代火山活动及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泰山岩群变质岩系与磁异常是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激电中梯法和高精度磁测法在多不杂矿段的找矿实践,分析和总结了矿区内地球物理场特征与矿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矿体附近激电异常特征表现为低视电阻率和高极化率,并且随着矿物中金属硫化物含量的增加,极化率也增高;矿体上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表现为低磁正异常。总体来看,矿区内物探异常围绕花岗岩岩体及接触带附近分布,套合良好,真实反映了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体及矿化蚀变分布范围,为今后多龙矿区内寻找铜金矿床提供了地球物理场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难以解决危机矿山深部找矿突破的问题,以井中三分量磁法测量为研究对象,结合王旺庄、侯家庄和南龙磁异常,分析了井中三分量磁法测量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井中三分量磁法测量结果,当矿体在观测孔以北时,ΔZ曲线呈反“S”型,当D大时,正值小于负值;若D很大时则呈似“C”型曲线;当D减小,正异常逐渐增加,而零值点伴随“D”的增大相应有所抬高;当矿体在观测孔以南时,ΔZ曲线呈正“S”型,其特点与反“S”型相反;钻孔验证结果显示,在王旺庄CK8、CK9分别见到65.69m、58.47m的磁铁矿体,在侯家庄11A-4钻孔和南龙0-2孔中见到了预测磁铁矿体,找矿实践证明,井中三分量磁法测量在深部找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